六集纪录片与恐龙同行(纪录片与象同行先导片)

来源:【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

凭借着寻找新家园的执念,象群一路向北,从西双版纳到昆明,已经走了600公里。

越往北走,人类活动越密集,越没有适宜它们生存的栖息地。也许是时候采取措施对象群进行引导,帮助它们回家了。

国新办对外推广局指导,解读中国工作室和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共同出品的纪录片《与象同行》,今日推出新媒体短片《过桥》。

六集纪录片与恐龙同行(纪录片与象同行先导片)(1)

△纪录片《与象同行》海报

2021年盛夏,北移象群已经到达了云南北部的昆明境内,专家们认为,不能再任由它们一路北上了,要为它们寻找最近的适宜象群生存的栖息地。

△《与象同行》之《过桥》

人们开始着手研究帮助象群南返的路线。距离昆明300公里的普洱进入了专家的视野,这里分布着一百多头此前由西双版纳陆续迁徙而来的亚洲象,是目前距离短鼻家族所处位置最近的栖息地。

六集纪录片与恐龙同行(纪录片与象同行先导片)(2)

△象群北上南返路线

300公里的距离对于人类来说似乎微不足道,但对不走寻常路的象群,这将是一条困难重重的回家路。人类特地为它们规划了回家路线,但象群显然并不打算乖乖按照设计的路线行进。

空旷的大路往往会让象群没有安全感,它们总是偏爱树木遮蔽的林间小路,或者长满作物的田地。长时间的跋涉也让刚出生的小象有些吃不消,为了照顾小象,象群一路走走停停,森林消防监测队员们更是时刻不敢放松。经过两个月的跋涉,象群终于到达了元江边,这也是它们此次南返最大的障碍。

六集纪录片与恐龙同行(纪录片与象同行先导片)(3)

△象群南返最大的难点在于过元江

一年多以前,它们北上时正值旱季,沿途的河流大多处于枯水期,但现在随着雨季到来,河流水位急剧上升,水流更加湍急。虽然亚洲象善于游泳,但对于刚出生的小象来说,冒险渡河还是面临很大的风险。工作人员们做出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决定——引导象群从元江大桥过江。

根据大象的习性,它们并不喜欢在大型的人类设施上长时间停留,此前更是没有大象过桥渡江的先例可以参考。

六集纪录片与恐龙同行(纪录片与象同行先导片)(4)

△工作人员通过车辆封堵对象群进行引导

工作人员们通过投食、车辆封堵等方式引导大象过桥。在人类的指引之下,象群似乎意识到,这是它们渡过元江的最佳路径,它们派出侦查象和警卫象,试探着前方未知的高桥。在确定没有威胁的情况下,短鼻家族全员排着队,悠然地从元江大桥上渐次通过,从头象到尾象,用时三分钟左右。

六集纪录片与恐龙同行(纪录片与象同行先导片)(5)

△象群通过元江大桥

对于最终象群能如此顺利地渡过元江,一路护送它们的监测队员们也很意外。这让人不禁联想,也许是一路的默默陪伴与照顾,让大象了解了人们的善意,愿意相信人类伸出的援手,返回适宜它们生存的家园。

普洱只是短鼻家族的临时落脚点,要回到野象谷的老家,还有漫漫长路在等待它们。明天,让我们跟随纪录片《与象同行》之《回家》的镜头,走近“象”往的家园。

本文来自【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