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被拐父亲怒杀三名人贩子(重庆男杀死亲生儿女)

儿子被拐,生父苦寻十年,找到后儿子选择与养父母生活

山东聊城,郭刚堂2岁的幼子被人贩子抱走。此后十年,这位山东大汉踏上了寻子之路。他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失孤》,由刘德华主演,2015年上映。

儿子被拐父亲怒杀三名人贩子(重庆男杀死亲生儿女)(1)

案件最终在2021年告破。人贩子被抓获。孩子在河南安阳林州市被找到。认亲之后,已长大成人的孩子,决定留在年迈的养父母身边。郭刚堂表示理解。

儿子被拐父亲怒杀三名人贩子(重庆男杀死亲生儿女)(2)

为讨富二代女友开心,把亲生儿女从15楼扔下摔死

2020年11月2日,重庆南岸区锦江华府,一男一女两个不到3岁的幼童,从15楼飘窗掉下去摔死。孩子的父亲张某在现场痛哭不止,称自己睡着了,没看住孩子。

儿子被拐父亲怒杀三名人贩子(重庆男杀死亲生儿女)(3)

但事后,警方发现这不是意外,孩子是被张故意扔下去的。原因是张正在与孩子的生母办理离婚,协议两个孩子均由母亲抚养。但小儿子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但张的现任女友叶某(重庆某食品公司创始人)无法接受张有小孩的事实,不由张抚养也不行,遂谋划了此事。当天,张以为女儿买衣服、让两个孩子多呆一会等理由,将女儿骗到自己身边。

儿子被拐父亲怒杀三名人贩子(重庆男杀死亲生儿女)(4)

人类靠什么识别自己的亲人?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从进化的角度讲,为了延续自己的基因,父母会本能的养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会本能的与生父母更亲近。但为什么在上述两个案例中,这种本能没能体现呢?

这与人类对于亲人的识别方式有关。

不同的动物,通过不同的方式识别自己的亲人。比较常见的方式是气味。但很遗憾,人类没能进化出这种能力。所有才有某男子发现养育多年的孩子并非自己亲生的悲剧。也不用DNA亲子鉴定,凑过去闻闻就知道了。

部分鸟类会把自己破壳而出后,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当做至亲。科学家将其称为“印随效应”。

儿子被拐父亲怒杀三名人贩子(重庆男杀死亲生儿女)(5)

人类对于亲人的识别方式,是长期的共同生活。换而言之,长期共同生活的人,都会被我们的潜意识当做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一旦被纳入亲人的范围,会产生两种本能反应:1.加以善待,2.很难产生性吸引。

就是说,兄妹之间难以产生性吸引,并非由于他们的血缘关系,而是因为他们自幼共同生活。这一点在收养在同一家庭中的孩子身上同样得到验证。有学者统计了台湾近代童养媳的生育率,发现比平均生育率低了一半。

但如果是没能经历共同生活的血亲,无论血缘关系多么接近,也有可能彼此吸引。韩剧中,失散多年的兄妹相爱的烂梗,是有科学依据的。2019年,一位来自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21岁女孩,第一次见到了自己40岁的亲生父亲。后来,二人彼此吸引,并结婚。从生物本能的角度分析,父亲缺席了女儿的成长,导致二人潜意识中无法将彼此视为亲人。

儿子被拐父亲怒杀三名人贩子(重庆男杀死亲生儿女)(6)

重庆的两个孩子,一个随母亲生活,一个随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并未参与其成长,就无法在潜意识中将其视为自己的骨肉,反而成了自己入赘豪门的绊脚石。

山东被拐的孩子,也会因此与养父母更亲近。当然也不能排除其它社会性因素。

最后,强调一点,两个摔死幼童的父母,曾在某“小贷公司”工作后相识。资深中国人应该明白,这种公司是干什么的。幼童的生父张某出身贫寒,父亲是泥瓦匠,早已去世。只有小学文化的张,凭什么二十多岁,住进重庆南岸锦江华府这种高档小区?下手之狠毒,也就不难理解了。

儿子被拐父亲怒杀三名人贩子(重庆男杀死亲生儿女)(7)

最后,愿每一个父母都不再缺席孩子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