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怎么读啊(安徽六安的六到底应该怎么读)

按照普通话音发展趋势, 读 liù'ān , 不建议读 lù'ān 。但是,读lu'an可以理解。

音韵、审音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用情感、保留历史底蕴(这个字,liu比lu更古老)来说明读音等问题跟民科没有啥区别。

要回答“六安”的读音问题,需具备以下知识:

(1)“六安”的来历;

(2)“六”字的方言读音;

(3)“六”字的音韵地位;

(4)“六”字的普通话语音演变规律。

我对上述四点简单说明。

(1)“六安”的来历。

“六”的记载最早见于先秦文献,如《春秋·文公五年》:

秋,楚人灭

后来太史公的《史记·夏本纪》记载:

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或在许。

而“六安”的直接记载在《史记·五宗世家》:

以贤为胶东王奉康王嗣,而封庆于故衡山地,为六安王。……六安王庆,以元狩二年用胶东康王子为六安王。

至于流传甚广的六安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义,并非历史典籍记载,而是1985年历史学教授姚治中根据西汉初的历史史实提出。况且,历史上“六”念的也不是现在的lu,而是入声。因此,不要觉得“六地”就是“陆地”,差了十万八千里,跟历史底蕴没什么关系。

(2)“六安”的方言音。

六安话属于江淮官话方言。在当地,无论是表示数字“六”还是地名“六安”,都念普通话已经消失的入声[luʔ]音。所以说,在当地“六安”的读音并没有比数字“六”特殊,都是读[luʔ]。

换言之,如果当地人认为,数字“六”的读音在普通话念liu,那么“六安”也不应该特殊处理念“lu”。

从音韵角度看,当年定“六安”为“lu”,是因为当时的语言学者根据当地人的方言读音,像是lu(实际不是,这就是所谓的美丽的错误),又考虑到lu是官话中的文读音,因此六安的读音定为lu'an,并且让当地人由liu改读lu。

随着时代发展,文读音lu逐渐被淘汰,读liu顺理成章,也是对当年错误的拨乱反正。

特别要说明的是,当年根据当地人方言读音来定音(类似于百色当时被定为“bo”色,后废除),本身就存在问题。因为方言音不能决定普通话读音,况且普通话入声已经消失,入派三声,否则广州的粤语读音guang zao,上海的sang hei等方言读音也要入权威词典了。

因此,名从主人不是音从主人。名从主人的意思是在多音字中尊重主人的读音,这个读音必须是普通话中的读音,而不是方言读音。如果名从主人是要尊重主人的方言读音,那大家可以不用学普通话了。

另,因为疫情原因,我特地找了几个六安的同学问了一下,他们的说法基本一致:六安不同区县念的音有差异,当地人有的念liu,有的念lu。

(3)“六”字的音韵地位。

“六”在现存的古代韵书中,如《切韵》《玉篇》《广韵》《集韵》《说文》所注的音都是:

力竹切。

这意味着其音韵地位是“中古音通摄合口三等入声韵”,在意义上无论是数字还是地名,都念[luʔ],后来文白异读,liu和lu并存。就目前所见的文献而言,“六”字并不读去声,即不读成如“路露”等去声字读音。

那些认为“六”字自古就是特殊读音,自古就读去声的说法是不对的。

(4)“六”字的普通话语音演变规律。

“六”字在普通话中存在 lù 和 liù 两个读音,这是典型的文白异读情况。

从韵母上看,u 为鱼模韵,iou 为尤侯韵,完全符合《中原音韵》通摄入声分别读鱼模韵和尤侯韵的规律;从声调上看,均读去声,完全符合普通话次浊入声归去声的规律。这正说明普通话“六”的两个读音都是来源于古入声,而不是来源于古去声,更不是什么自古有之的特殊读音。——摘自审音委员会委员刘祥柏的论述

到了近代,“六”出现了文白异读,即读鱼模韵的u为文读音lu,读尤侯韵的为白读音liu。这两种读音只是音的区别,不具有别义的功能。

更为具体论述请参考 @江汉思归客

江汉思归客:如何评价央视将「安徽六安」读作「六(liù)安」,主持人称「系字典唯一读音」?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读liu安和lu安均可。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很多文读音慢慢被废弃,白读音占优势,成为了唯一规范读音,如“确凿”(注:把“确凿”的读音从“zuo”改成“zao”并非广为讹传的大家读错了才改的读音,因为文白异读不是错读)。

在“六”这个字中,随着时代发展,文读音lu渐渐被废弃,审音委员会和权威词典于是顺从现实,淘汰了lu的读音,属于语音发展的正常现象。有趣的是,《现代汉语词典》早在2005年修正定稿第五版中,“六”字在用作地名时被取消了“lù”的读法了。

还有人传第五、六版《现代汉语词典》编撰有纰漏,漏了六的“lu”音,第七版会修正。实际上,第七版依然没有承认lu的读音。可以说,那个传言,只是谣言。

很多人拿输入法、百度百科、民政部门地名注音、当地地标等来论证读“lu”。输入法、百度百科的更新本身就跟不上权威词典的更新速度,经常出现迟滞现象,更何况百度百科貌似谁都可以编辑,可信度……我们做学术都有一条基本不成文的规矩:不能引用百度百科。

如果拿民政部门的地名标注来论证lu安的读音,那各位要清楚,民政部门是普通话读音的使用者,而非规范者,规范读音要看审音委员会和权威词典。这个请参考

@李鶱棹 的回答:

如何评价央视将「安徽六安」读作「六(liù)安」,主持人称「系字典唯一读音」?

还有拿地标来论证lu安的,为什么只选择自己支持的呢?这些就视而不见了?

这只是以地标反驳拿地标论证的人,实际上标牌并不能论证读音问题。

六安怎么读啊(安徽六安的六到底应该怎么读)(1)

六安怎么读啊(安徽六安的六到底应该怎么读)(2)

六安怎么读啊(安徽六安的六到底应该怎么读)(3)

综上所述,从音韵学、普通话演变规律来讲, 应读 liù'ān , 不读 lù'ān 。普通话规范读liu安,并不妨碍当地人读入声[luʔ]安。

在一般场合,你念lu安,没啥问题。但是在诸如央视等正式场合,念规范音liu 安,这是基本原则。

最后啰嗦一句,我支持读liu安,但是对于坚持读lu安的,也表示理解。毕竟,语音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还涉及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