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需要国家审批吗(我国每年百亿级的基因检测费用花哪去了)

以我创建的3千人肠癌群六年以来的粗略统计,每个肠癌患者几乎都会被医生以各种理由鼓励去院外做各种基因检测一次以上,甚至有些会遇到3-4个医生以3-4种理由热情的推荐和督促患者和家属去做基因检测,理由总是似乎和患者的病情能否顺利治愈息息相关,价值巨大和不可或缺。甚至被误导做2-3万元不必要的基因测序检测,东北某省的基因检测套装价格最高38888元,让人叹为观止。平均下来每个肠癌患者大概要做一万元以上的基因检测,假如其它癌种的患者也是平均大概做1万元基因检测的话,以我国每年平均癌症发病人数和存量癌症患者远远超过1百万人计算。也就是说,我国的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年百亿级,甚至几百亿级以上的规模了。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基因检测需要国家审批吗(我国每年百亿级的基因检测费用花哪去了)(1)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那么,假定这每年医保和患者支付的这2百亿以上的检测资金。假如有一半用于基因肿瘤治疗的前沿研究,或者有20%的资金用于这种前沿科学研究。那么20年下来基因治疗这个方向的科研资金将达到1千亿至2千亿之间的规模。以我学mba出身和研究过不少医疗、医药行业宏观发展和微观经营运作的人的感觉来说,我感觉上千亿资金投入的研发方向应该在20年内出现哪怕不是颠覆性的科研成果,也会出现很多应用性研究的丰硕成果。华为每年巨大的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就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可遗憾的是我国现在基因治疗的主要研究力量依然是靠几个全国排名前十的肿瘤医院做临床研究,和少数国家支持的研究单位和名牌医学院做基础研究和学术研究。

基因检测需要国家审批吗(我国每年百亿级的基因检测费用花哪去了)(2)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就拿基因治疗治疗这个前景非常好的研究方向来说。每年医保和癌症患者付出的上百亿级的检测费用,其中更加超过一半的检测是没有必要的,是有些不良和不专业的医生误导患者去做的,做回来那本基因检测天书,前几天极力热情推荐患者去做基因检测的医生,患者和家属花了天价做回来的天书,他(她)都懒得假装看一下和看一眼,这种做法确实很伤人。

而每年医保和患者贡献百亿级的基因检测费用,要是有50亿经费能够花在基因癌症治疗的研究上,20年来上千亿的经费投入研究,我想现在肯定会有有效的基因癌症治疗成果出来。

可惜,其中超过一半的绝大部分经费成为渠道费用了,(什么叫渠道费用我就不用解释了吧)这也导致基因检测被滥用。根据我们3千人的结直肠癌康复护理联盟qq群的经验,肠癌患者平均一个人要支付1万元左右的不必要基因检测费用。而有觉悟的患者事后发现被骗去做不必要的天价基因检测之后都解嘲说:“就当支持国家的基因治疗研究吧,虽然我等不及了,能够造福后人也好”。

基因检测需要国家审批吗(我国每年百亿级的基因检测费用花哪去了)(3)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可惜,癌症患者这点忍辱负重的善良愿望也落空了。据熟悉基因界运作情况的人透露,基因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支付了渠道费用,一半作为检测成本和利润,而几乎没有一分钱用于基因前沿治疗研究。或许比较大的如华大基因等这种公司还会有小比例的检测费收入用于做癌症治疗的前沿科学研究,而众多的小基因公司,事实上已经成为依附在医保、公立医院和肿瘤患者身上的寄生虫。

还经常被报道引诱公立医院高层犯罪,还腐蚀了公立医院医生的职业操守,不断侵蚀留在患者和家属心目中已经买少见少的医生正面形象,消磨患者和家属对公立医院医生的信任和挑战国家医疗医药管理当局的耐性。

基因检测需要国家审批吗(我国每年百亿级的基因检测费用花哪去了)(4)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你说基因检测在癌症治疗中完全没有作用吧,就肠癌的治疗来说,晚期患者要选靶向药需要检测基因是野生还是突变,晚期患者有5%以下的概率适合做免疫治疗需要做必要的基因检测,和极少数患者要做遗传性林奇综合征等筛查。而这些少数人的少数必要的基因检测都不需要超过一万元的检查费用,而讽刺的是绝大多数1至3期的非晚期患者,经常被不止一个医生鼓励、忽悠去做高于1万元的非必要的基因检测,其忽悠患者的理由各显神通、五花八门、令人叹为观止之后转为一声叹息。面对每天3千人的肠癌群里一有基因话题就有数个群友反映被忽悠地埋怨和询问做某种天价基因检测的必要性难题,我也无可奈何的用一句打油诗做回应;“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应交智商税,野生突变皆天然,四字万金忽悠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