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和家里人沟通交流(孩子在家不和父母沟通)

我们小时候读过的童话《灰姑娘》,主人公灰姑娘长期遭受恶毒继母和姐姐们的虐待,在家里,她知道继母和姐姐很恶毒,于是温顺低调,低声下气,以免遭到生气和毒打。

但是偶尔她有机会接触到外面其他小伙伴时,当别人不欺负她了,她就可以展现自己可爱美丽的一面,于是赢取别人的喜爱和关照。

在舞会上,她的家人认不出她来,因为她的言行举止,和在家被欺负时,完全不一样了。

孩子不和家里人沟通交流(孩子在家不和父母沟通)(1)

在生活中,也有孩子的行为反差是很大的。

有些孩子在家里不说话,但和同学在一起时畅所欲言;在家里不吃青菜,但和同学一起吃饭时,吃青菜吃得特香;在家里和父母对着干,他也不肯帮忙干点活,但和别的孩子在一起,他又很愿意主动帮忙。

以上这些情况,让人很困惑。

这时,就会有一个假设,那就是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发展出不同的自我、不同的行为特点。

孩子不和家里人沟通交流(孩子在家不和父母沟通)(2)

孩子在不同环境中发展出不同的自我

像灰姑娘一样,大多数孩子至少有两个不太一样的环境,家里面和家以外。每一个环境都有各自的行为规范和奖惩规则

孩子会逐渐发现在这个情境中适用的行为,在另一个情境中不一定适用。灰姑娘的例子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她的两个环境相去甚远,仅此而已。

儿童,即便是学龄前儿童,也十分擅长从一种行为模式切换到另一种模式,甚至有时候比大人更擅长。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家长会感慨,孩子在学校和在家,就像是两个人一般。

孩子不和家里人沟通交流(孩子在家不和父母沟通)(3)

和朋友畅所欲言,玩得开心

孩子不和家里人沟通交流(孩子在家不和父母沟通)(4)

在家不想和父母说话

家长本身也善于切换不同的行为模式

其实家长也是很会从一种模式切换到另一种模式的。在辅导作业时,面对孩子是很气的,严厉批评,但一转眼,和朋友通电话时,马上就会开开心心,说话温柔。

不一样的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最合适的行为方式,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孩子在家不想和你说话,可能是怕他说多错多,被你骂得更多,不说话是他心里的最优选择。在朋友面前,大家畅所欲言,没有责骂,说话使他感觉和大家关系更好,这也是他心里最优的选择。

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孩子在家表现不好,出到社会还不一定会栽跟头,因为他会根据环境做出最优选择,用不同的方式来应对目前的环境。

孩子不和家里人沟通交流(孩子在家不和父母沟通)(5)

家长要清楚你不是能完全塑造孩子的人格的

人格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是环境的。天生的部分与孩子如影随形,在某种程度上,它影响孩子在每一个情境中的行为。环境的部分与某个特定的情境相关。环境包括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有些因素是家长所不能控制的。

孩子不和家里人沟通交流(孩子在家不和父母沟通)(6)

孩子的人格形成受多方影响

灰姑娘在两个社会情境下的人格特点大相径庭,一个唯唯诺诺,一个大放异彩,当她被王子带到城堡之后,没人再能察觉到她低声下气的一面,大家只能看到在家庭以外她自信美丽的一面。

她那自信美丽的那一面,并非是她继母和姐姐所教的,而是她自身心理不断发展,有自己的意识,在众多环境中,她能模仿和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环境做出不同的行为。

孩子不和家里人沟通交流(孩子在家不和父母沟通)(7)

结语:

提升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需要家长的教导,也需要家长适当放手。家长也不要强迫孩子在家一定要怎样怎样,在外规定孩子一定要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

家长要明白,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发展出不同的自我、不同的行为特点。他自身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你只需正确引导就足够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