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六种方法和技巧(1分钟学会超省心排版技巧)

相信不少人小时候都听过这句顺口溜:红配绿,赛狗屁;红配黄,赛流氓;红配紫,赛狗屎。

虽说有些绝对,可是打开你家庭的微信大群,点开你爸妈转给你的各类养生推送,现实常常用各种惨烈的例子告诉我们:没有丑不到,只有想不到……

排版六种方法和技巧(1分钟学会超省心排版技巧)(1)

▲啊多么痛的领悟(可以上下滑动查看)

丑的理由千奇百怪,美的原因却基本相同,那就是简约、和谐、融洽。在介绍超好用的配色技巧前,先向大家科普配色的基本知识和术语,可能有些难懂(大致知道就好,主要还看自己的审美!!!)

一、配色基础知识扫盲

1)什么是色轮

(1)色轮由 12 种基本的颜色组成,首先包含的是三原色,即红、黄、蓝。

排版六种方法和技巧(1分钟学会超省心排版技巧)(2)

▲12色相轮

(2)原色混合产生了二次色,再用二次色混合,产生了三次色。

排版六种方法和技巧(1分钟学会超省心排版技巧)(3)

▲从上图可以看出,三原色在色环中的位置是平均分布的

排版六种方法和技巧(1分钟学会超省心排版技巧)(4)

▲每种二次色都是由离它最近的两种原色调合而成

排版六种方法和技巧(1分钟学会超省心排版技巧)(5)

▲三次色是由相邻的两种二次色调合而成

2)RGB、色相等术语傻傻分不清?

(1)RGB:即在RGB颜色模型下任何一种颜色,都是由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相加而成的,数字越大,对应的亮度越大。比如黑色RGB (0,0,0),白色RGB (255,255,255),天蓝色RGB (135,206,235)。

(2)色相:是色彩的基本属性,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颜色名称,比如紫色、青色、品红。

排版六种方法和技巧(1分钟学会超省心排版技巧)(6)

▲常见的色相图

(3)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度,饱和度越高色彩越纯越浓,饱和度越低则色彩变灰变淡。

排版六种方法和技巧(1分钟学会超省心排版技巧)(7)

▲同种颜色在不同饱和度下的效果

(4)亮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亮度值越高,色彩越白,亮度越低,色彩越黑。

排版六种方法和技巧(1分钟学会超省心排版技巧)(8)

▲同种颜色在不同亮度下的效果

二、超好用的配色技巧

广义上的常用配色技巧有黑白灰法、互补色法、同类色法、主题色法等,对于公众号文章来说,由于文字量较大、展示空间较为有限,因此比较适合采用主题色法和黑白灰法,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案例吧~

1)黑白灰法

以情感大号咪蒙为例:

排版六种方法和技巧(1分钟学会超省心排版技巧)(9)

除了插图和示例,咪蒙在推送中一般就只用了黑白灰三种颜色。黑色是正文的颜色,灰色是注释的颜色,白色则是默认背景色。根据色彩相关理论,黑白灰并不属于色轮中任何一种颜色,他们在配色上显得很安全。

优点:

非常简洁大气,通过大面积的留白、人为分割段落,营造出设计感。

不足:

需要借助分段、留白等方式营造出节奏感,初学者要多加练习。

2)主题色法

以公众号新媒体课堂为例

排版六种方法和技巧(1分钟学会超省心排版技巧)(10)

可以看出,除了黑白灰三色,还采用绿色(色彩编码为#3C764C)作为主题色进行强调和视线引导。通常黑色和白色为背景色或者字体色,任意单个颜色为主题色。由于黑色和白色可以归为无色,所以这种配色方式就只有简单的一种颜色。

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了,如何选择主题色呢?这里提供两种思路:

1) 直接从公司/公众号logo和头像中取色

从推送头图中提取颜色,主要用于标题、重点内容。(小提示:可以用QQ截图快速提取主题色的rgb编码)

公众号一条(LOGO比较简单)的主题色为黑白,是从公众号头像中提取的颜色,主要用于重点内容、表格表头。

排版六种方法和技巧(1分钟学会超省心排版技巧)(11)

▲从LOGO中取色可以打造出品牌感

2)根据文章主题选择对应颜色

如果是婚庆、过年等主题,可以考虑使用中国红(色彩编码为#e60000)作为主题色。如果是环保主题,可以考虑使用森林绿(色彩编码为#2aad2a)作为主题色。如果是科技主题,可以考虑采用极客蓝(色彩编码为#1e90ff)作为主题色。

3)小提示

(1)慎用高饱和度、高亮度的颜色。饱和度、亮度较高的颜色虽然吸引注意力,但是把握不当就容易呈现出廉价感,并且长时间阅读会使人产生疲劳感。所以适当降低饱和度和亮度,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阅读体验。

(2)采用主题色法时,应该合理控制主题色出现频率。主题色一般在文章中充当引导视线、提示重点内容的角色,密密麻麻的主题色不仅起不到上述效果,反而容易使人眼花缭乱、抓不到重点。

#你看明白了吗?#

排版六种方法和技巧(1分钟学会超省心排版技巧)(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