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当学吕端(吕端大事不糊涂)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既是一副精妙的人名对联,更是领袖毛主席对叶剑英元帅在党和人民军队、国家命运关键转折时期所做功勋的高度赞扬。那么,主席为何借用吕端来评价叶帅?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哪些为人处事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呢?

为人处世当学吕端(吕端大事不糊涂)(1)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少年聪明机警,最初因为父亲做官的荫庇得到千牛备的小官。北宋开国后,吕端因处事得体官阶逐步升高。968年,宋太宗讨伐北汉,留秦王赵廷美(太宗四弟)守东京。吕端劝到:“现在皇上栉风沐雨,征讨不义,您却在京都安享太平,多么不合时宜,更有损于你贤王之名。”于是廷美恳请和皇上一起北伐,得到允许。

太宗宰相赵普很欣赏吕端,称赞他沉稳、镇定、干练,受到压抑不沮丧,受到褒奖不欣喜,“喜怒不形于色,是真正的宰相人才啊!”太宗也早有意重用吕端,于是提拔他做了参知政事,宰相之一(宋代宰相有多个)。位列寇准之上,但吕端坚决要求位在寇准之下。为了平衡关系,太宗寇准和吕端按日轮流值班。

为人处世当学吕端(吕端大事不糊涂)(2)

一些朝臣对皇帝任命吕端为宰很有意见,说吕端很糊涂,宋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并更加亲近信任她。而吕端为相,正确的处理几件大事,稳定了宋初形势。

保全李继迁的母亲

李继迁是宋西北边境将领,发动叛乱后严重危害北宋安全。前线将士抓获了李继迁的母亲,上报朝廷后要斩于军营北门,用于惩罚乱臣贼子!此事太宗和寇准议定,吕端得知消息后赶紧上奏,表示杀了李继迁的母亲,只能更加坚定他反叛的决心;暂时保全他母亲,即便叛乱也让他游移不定,心神不宁。太宗采纳他的意见,厚待继迁母。后来事情果然如吕端预料一样,李继迁死后,他的儿子归顺朝廷。

为人处世当学吕端(吕端大事不糊涂)(3)

拥立真宗

太监王继恩在陈桥兵变中立了大功,获得两朝皇帝的信任,位高权重。可他又怕太子登基后对其不善。于是在太宗驾崩后和太后合谋,想改立楚王赵元佐为帝。此重大事项要通过宰相施行。王继恩传召吕端进宫商议此事,吕端情知有变,在王传召来到相府时把他锁在自己书画房里,并派人严加看管,自己上殿力陈太宗本义和改立皇帝的危害,最后迫使太后改变立场,立太子为帝,避免了朝局动荡。并且处罚了王继恩,王继恩的失败,也标志着宦官专权在宋代的终结。

通过以上吕端为人为政经历,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第一,要胸怀大志,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不论在单位还是在公司,都要学习吕端遇挫不悲,遇褒不喜的品格。看淡个人名利,做出实绩,领导大多是聪明人,绝不会永远埋没人才的。第二,要目光长远,高瞻远瞩,才能计划好未来发展的方向。总之“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也是一条有益的人生法则,而吕端做出了榜样!

为人处世当学吕端(吕端大事不糊涂)(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