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到底是谁的皇(到底是哪三位古皇)

提到上古、三代的著名君王,古人常常将“三皇”、“五帝”、“三王”连称。

在其中,“三王”指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夏禹、商汤和周武王;“五帝”虽有不同说法,但司马迁《五帝本纪》中所列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顺序也罕有争议。

但“三皇”究竟是谁?这就众说纷纭了。

三皇到底是谁的皇(到底是哪三位古皇)(1)

燧人、有巢、伏羲、女娲、神农、祝融、共工等等上古著名的首领都曾被不同的古籍引述为“皇”,也正因为三皇的人选众说纷纭,因此司马迁不作《三皇本纪》,以示其谨慎。

那么“三皇”究竟是谁?这个合称又是何时出现的呢?

在上古时期,由于文字还没有发明,人类社会早期历史在漫长的时期里都是用“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下来。一直到成熟的文字形成之后,这些先人的事迹才逐渐地被整理、记录。

因而,“三皇”这个合称出现的时期,距离三皇五帝生存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数千年。

三皇到底是谁的皇(到底是哪三位古皇)(2)

杨宽认为“三皇之号,秦时乃见。”但事实上,在《周礼》中就有关于三皇的记载。

在《周礼·春官》中有个叫“外史”官职,其工作是“掌三皇五帝之书”,也就是后世所谓的“三坟五典”。只不过三皇是哪三皇,书中并未交代。

但最早记载了“三皇”是哪三位古皇的,还是在秦灭六国之后、嬴政自号“始皇帝”的那段对话中:

“臣(廷尉斯)等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史记·秦始皇本纪》)

李斯说上古时有三皇,分别是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为尊贵。根据顾颉刚、童书业等历史学家的观点,泰皇应该是“东皇太一”的演化。

到了两汉之际,这个说法迅速被阴阳家、谶纬家利用,并且稍加修改,将“泰皇”改为“人皇”,以应天、地、人三才之名,这显然十分契合阴阳五行的宣传需要。

三皇到底是谁的皇(到底是哪三位古皇)(3)

例如《董仲舒答问》中就如此认为:

“三皇,三才也;五帝,五常也;三王,三明也;五霸,五岳也。”

在纬书流行的时代,三皇也被谶纬学家加以演绎,赋予了人的形象:

《春秋纬》: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为九州,长天下也。

除了《春秋纬》之外,汉魏时期还有许多类似的谶纬书籍,如《洞冥记》、《洞纪》、《河图括地象》、《遁甲开山图》、《春秋命历序》等等,也都记载了所谓天皇、地皇、人皇的事迹。

只因谶纬之言并非中国文化的主流,这些书大多亡佚,只在《太平御览》这样的类书中有零星摘录。

天、地、人三皇的传说显然不够鲜活,真正让后人津津乐道的,是人格化的三皇。古人歌颂那些上古时期出类拔萃的部落联盟首领,称他们为“皇”,以寄托后人对祖先的爱戴之情。

但这样一来,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条件下的古人标准不同,所选取的三皇人选也不尽相同,三皇究竟是哪三位古皇,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稍加概括,三皇的组合有以下几种主流版本:

版本一: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版本二: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春秋纬运斗枢》)

版本三:伏羲、祝融、神农。(《白虎通义》)

版本四: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记》)

版本五:伏羲神农、黄帝。(《帝王世纪》、《古微书》)

版本六: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纲鉴易知录》)

既然三皇的版本有这么多,那么哪个版本更为权威呢?

三皇到底是谁的皇(到底是哪三位古皇)(4)

准确的说,以上这些提及“三皇”的古籍,都没有称得上是正史范畴的书籍。

《尚书大传》是后人解释《尚书》的著作,也并不具备太高的权威性。至于《春秋纬运斗枢》这样的纬书,那就显然更没有太多参考价值了。

三皇的说法很多,但偏偏都不权威,这或许是为什么三皇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的主要原因。

再细看这六种说法,剔除掉《纲鉴易知录》是清人参考了《庄子·盗跖》篇的说法外,其余五种说法都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三皇中有两席是固定不变的,分别是伏羲和神农。

可以说,伏羲和神农位列三皇之中,似乎是最无争议的。

那么,三皇中的最后一席留给谁?是燧人、女娲、祝融、共工还是黄帝?这就值得讨论一番了。

三皇到底是谁的皇(到底是哪三位古皇)(5)


首先,自司马迁作《五帝本纪》后,黄帝位列于“五帝”而非“三皇”,基本已经是共识,故而《帝王世纪》的说法相对小众。

其次,祝融和共工的事迹,在《左传》、《史记》等更为权威的史料中都有记载,二者皆是五帝时期的一方诸侯,也与三皇关联不大。

这样,只有燧人、女娲,以及《纲鉴易知录》中提到的燧人氏尚且能称得上“皇”。

一来,他们的年代与伏羲、神农接近,二来,他们也有中华先祖的功业与盛名,因此,在《太平御览》的《皇王部》中索性把这五位古皇并列,不再纠结到底谁才是三皇的难题。

而在后世,也有现代人将有巢、燧人、伏羲、女娲、神农五位古皇合称作“上古五氏”,如此一来,倒也搁置争论,不须再分个先后、高下与短长。

各位看官,你心目中的三皇人选,又是谁呢?


文:姬为毅

图:源自互联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