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108位好汉性格及特点 从劫富济贫到

水浒传108位好汉性格及特点 从劫富济贫到(1)

水浒传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深受百姓喜爱。它讲述了农民英雄揭竿而起,与贪官奸臣英勇抗争的故事。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由于各种各种原因与官府结怨,逼上梁山。但我们在梁山众人身上可以看到他们对自生道义的坚守。梁山也是以“替天行道”为旗号,高举义旗聚集了一大批英雄好汉。但也正是义字让他们选择了接受朝廷的招安,导致了梁山众人悲惨的结局。本文就将分析一下《水浒传》中的义。

一、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1、社会背景—官场混乱,社会黑暗

《水浒传》最初的模本是《宣和遗事》,该书将主要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勾画了出来。而后该书被发展为了元杂剧,梁山英雄也由36人变为了108人。《水浒传》便是由施耐庵结合民间传说和一些民间常用的艺术手法改编而成的一部小说。小说主要从底层百姓的角度出发,书中人物的行为举制也多贴近百姓,因此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宋徽宗宣和年代,这位在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皇帝却不善用人。根据书中的记载,当时官场黑暗,朝廷腐败。大小官员们沆瀣一气,毫无节制的盘剥百姓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典型的如太尉高俅,因为蹴鞠极好得到皇帝宠幸骄横跋扈,其子更是几次陷害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欲取其性命。最终林冲家破人亡,被逼上梁山。许多被权臣迫害的英雄好汉聚集至梁山,这些大多是被官府打压欺辱的平民,所以这是一次农民阶级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起义运动。

水浒传108位好汉性格及特点 从劫富济贫到(2)

小说中的故事,是由徽宗时期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故事为蓝本改编而成的。史书是这样记载这次起义的。《宋史徽宗本纪》中写到:“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可见当时宋江的起义已经对宋王朝有了一定影响。这次的农民起义与以往不同,以往的农民起义都是要推翻皇帝的统治,但宋江起义的思想是推翻奸臣,却不是推翻皇帝,而宋江从始至终都秉持着忠君报国的理念。这就为后来梁山众人归降朝廷,结局凄惨埋下了伏笔。

2、主要思想—英勇抗争,反对压迫

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是农民阶级与统治阶级的斗争,是“农民”与“王孙公子”之间的斗争。写了当时朝廷的黑暗,混乱的现象。写了一个个备受压迫的平民英雄为了不受欺辱,奋起反抗的故事。

水浒传花了大量的篇幅描绘众多平民英雄的勇猛,赞扬了梁山众人不畏强权的精神。对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大为推崇,梁山的以义为先的精神也吸引了一大批英雄好汉。梁山好汉们英勇无畏,敢于抗争的革命精神更是令人敬佩。小说写了大量的贪官污吏,他们沆瀣一气压榨百姓。地方豪强也与官员们勾结,以此来谋取自己的利益。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掌权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以各种方式滥用权力,鱼肉百姓。最终被压迫的平民英雄聚在一起,反对贪官们的压榨。

二、水浒传中的义

1、劫富济贫—物质的需要

在我们的印象中梁山的英雄好汉们总是劫富济贫,义薄云天的模样。但劫富济贫的口号中“劫富”才是重点,济贫的动作我们却是很少在书中看到的。梁山众人劫富的原因可以用吴用的话很好的表达:“取此一套富贵,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所以梁山众人更多的原因是为了满足自己物质需要,很少将劫得的财富分给百姓。

水浒传108位好汉性格及特点 从劫富济贫到(3)

当然百姓也分得过梁山好汉们劫得的粮食,但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据书中所说,百姓有两回分得了粮食。一次是攻下东昌府后,书中是这样写的:“宋江军马杀入城中,先救了刘唐,次后便开仓库,就将钱粮一分发送梁山泊,一分给散居民。”这次百姓分得的较多。而第二次是夺下祝家庄后。宋江攻下祝家庄后原本准备洗劫一空,杀光众人。

石秀提醒到,钟离曾给众人带过路,不应该杀。于是决定不杀,并且决定“所有各家,赐粮米一石,以表人心”。但事实上百姓分得的只是很小一部分。水浒传中清楚的写到攻打祝家庄光粮食就夺得了五千万石。而据钟离老人说,祝家庄中大致有一两万户。

也就是说夺得的五千万石中百姓只能分的一两万石。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梁山众人劫富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在攻打祝家庄前宋江就对众人说:“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所以攻打祝家庄的主要原因还是为自己掠夺物资,“劫富济贫”更多的只是一个口号。

水浒传108位好汉性格及特点 从劫富济贫到(4)

而且百姓即使分的了粮食,也未必有更好的生活。失去粮食等物资的官员们,只能从百姓手中掠夺,变本加厉的盘剥百姓。而且当财富由某一个人分配时难免有失公允,偏向自己所在的阶层,梁山众人内部的分配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当劫得财富后,他们将一半的财富封存起立,另一半分为两份。十一位头目分一份,其余的七八百人分一份,差距极大。

更主要的是,梁山众人不但洗劫官府,还喜洗劫富商,认为富商的财富为“不义之财”。当认定“义”与“不义”的分辨权在掠夺者手中时,难免有失公允。当他们想要抢夺时便只能将其定为“不义之财”以获得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富商由于梁山众好汉的劫掠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卢俊义被弄的就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2、替天行道—精神的需要

人心是最难管理的,对于各有本领的梁山众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决定以替天行道为口号来巩固人心。他们追求的是天道,追求的是自己认定的正义与公平。水浒传中众英雄性格各异,刚毅,果敢等等。但众英雄都极看重义字,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可以为反抗暴政与政府为敌。

而且众人都极看重天意。水浒传中有这样一段,天书上写到:“前面有天书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后也有天书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下面注着众义士的姓名”。将水浒一百零八将写成天上的星宿下凡,他们的行为也就得到了上天的认可

水浒传108位好汉性格及特点 从劫富济贫到(5)

对君王的忠义也是书中的主要内容,也导致了宋江坚定的接受朝廷的招安,梁山好汉们结局凄惨。宋江从始至终都是忠君爱国的,甚至到了愚忠的地步。即使反叛也是只反对奸臣,不反对皇帝。宋江被捕发配途中,梁山众人前来相救。

此时想要为他解开枷锁时宋江说到:“贤弟,是什么话!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宋江一直以来的愿望是受到朝廷的招安,能够保家卫国,为国效力。在晁错死后宋江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在接受招安后将替天行道的旗帜换成“顺天护国”。种种行为证明了宋江对军国的忠诚。

宋江的忠诚导致了他义无反顾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梁山众英雄也受此影响走向了悲壮的结局。倘若没有宋江的忠义,没有对义的追求。梁山众人也许会有更好的结局,也许会与政府的抗争。但受苦的是受在乱世中流离失所的百姓,和作战的基层士兵。

三、水浒传的社会生活

水浒传反映了封建时期底层百姓所向往的生活,所以深受民众的喜爱。百姓们向往梁山众人无拘无束,快意恩仇的自由生活。喜欢梁山好汉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放生活。大量的金钱财富也是百姓所追求的,梁山众英雄们也从来不掩饰对金钱的喜爱。梁山的英雄好汉们都极喜欢享乐,尤其是对物质方面的追求。

来自平民的好汉们所追求的也不过是求取财富“做个下半世的快活。”所以梁山好汉攻下一地后首要事务便是搬运金银。书中也多次对梁山好汉们的酒宴吃喝有过大量的描写。“取十瓶酒,一口猪,赏了众人”等等描写表现出了封建时期,中国百姓最直接的欲望。“论称分金银,异样穿稠锦,成翁喝酒,大块吃肉”大大刺激了底层百姓的物质欲望,是百姓所向往的生活。

水浒传108位好汉性格及特点 从劫富济贫到(6)

四、总结

水浒传为我们讲述了一群平民英雄,不满政府的无穷无尽的压迫,奋起反抗的故事。这是一次农民起义,是农民阶级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起义。不同的是梁山的英雄好汉们有极高的精神追求,他们讲究忠义勇猛,追求着快意恩仇的生活。但同时他们也有追求享乐,物质的缺乏使得他们对财富十分热爱,他们劫富济贫的同时也要满足自己对物质的追求。这样的英雄更贴近百姓,梁山众人的生活正是封建时期百姓所向往的生活。所以水浒传得到百姓的喜爱,为人民提供了精神寄托。

参考文献:

1、《宋书》

2、《水浒传》

3、《从水浒传看传统中国下层民众的社会理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