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变故让女孩生活变得如此压抑(面对家庭变故她坚信)

家庭变故让女孩生活变得如此压抑(面对家庭变故她坚信)(1)

家庭变故让女孩生活变得如此压抑(面对家庭变故她坚信)(2)

在兴业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老乡家园”的扶贫车间里,单亲妈妈潘容正在缝纫机前忙碌着,一块块布料经过她双手熟练的一次次缝合,变成一件件成品服饰。

面对生活留下的重创,凭借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不懈努力,潘容用爱呵护孩子成长,用勤劳的双手告别贫困。

01 家庭突生变故,生活举步维艰

今年47岁的潘容老家在兴业县小平山镇油村,家中有两个正在读小学的儿女和年迈患病需要照顾的公公。潘容说,本来她的家庭算是幸福的。2008年,原本在广东打工的她和丈夫回到老家后,丈夫在镇上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店,她在家里干些农活,照顾老人和小孩。可天有不测风云,不幸的事情降临到这个家庭里。2015年,丈夫因突发动脉瘤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支撑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潘容一个人身上。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几近绝望。

“那时候,我感觉天都是灰蒙蒙的,女儿5岁,儿子才3岁,老人又患有慢性病,自己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真是看不到希望了。”潘容回忆起当年的事情,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下来。

陡然降临的压力让这个家庭一下子走向了贫困,2016年,潘容一家在精准识别中被定为贫困户。

尽管如此,每当看到两个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潘容便振作起来——决不能消沉下去,必须努力培养两个孩子好好读书,生活再苦,命运再挫折,也不能没有希望。当时,由于孩子太小,她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老家种种菜,同时打点零工来维持生活。

02 扶贫的阳光,照亮一家人奋斗的路

潘容一家的遭遇引起了帮扶干部和村干部的关注和重视,他们经常入门走访慰问。在驻村第一书记及村“两委”的鼓励下,潘容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2017年12月,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潘容一家从边远山村搬进了崭新明亮、配套完善的“老乡家园”的一套三居室新房,圆了安居梦。两个孩子就在小区配套的城西小学上学,学校离得近,孩子们可以自己上下学。小区周边还配套建设有医院、卫生室、社区服务中心、农贸市场等,患慢性病的家公也不用再担心看病难题。

家庭变故让女孩生活变得如此压抑(面对家庭变故她坚信)(3)

潘容在“老乡家园”扶贫车间找到了工作。

由于有缝纫技能,潘容在小区扶贫车间当上了一名缝纫工,上下班就几分钟路程,还能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每个月,她能拿到2000多元的收入,加上享受国家低保政策,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好转起来。2018年,潘容一家顺利通过评估,光荣脱贫了。

03 日子越来越好,对未来充满信心

“感谢党和政府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让我们住上了城里的现代化小区,孩子在条件这么好的学校读书,这样的生活以前真是做梦都不敢想。”潘容说,刚搬到“老乡家园”的时候,家里面没有几件像样的东西,后来在亲戚帮助下添置了基本的家电和家具,如今,75平方米的小家越来越温馨了。

现在,潘容已经是扶贫车间小霞休闲服装加工厂的一名熟练工,她说:“在扶贫车间工作,上下班时间比较灵活,而且是领计件工资,多劳多得,真正是上班顾家两不误。对于我们一家今后的生活,我越来越有信心了。”

每天一大早,潘容为老人孩子准备好早饭后,便来到扶贫车间上班,有时候碰上赶工,晚上还要加班,一天的工作排得满满当当。在闲暇之余,她还会辅导孩子的课业。“时间安排得很紧凑,生活过得相当充实。”

让潘容欣慰的是,就读六年级的大女儿自小成绩优秀,乖巧懂事,从村小转入城西小学后一直担任班长,平日里也会帮助分担家务,小儿子也是活泼可爱。“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努力,生活就一定能好起来。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材,将来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潘容说。

采写 | 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金泰 实习生 廖文静

责编 | 梁琪岚

校对 | 张冠中

审核 | 李飞月

监制 | 袁长松

出品 | 玉林日报全媒体

家庭变故让女孩生活变得如此压抑(面对家庭变故她坚信)(4)

家庭变故让女孩生活变得如此压抑(面对家庭变故她坚信)(5)

家庭变故让女孩生活变得如此压抑(面对家庭变故她坚信)(6)

玉林日报新媒体矩阵

家庭变故让女孩生活变得如此压抑(面对家庭变故她坚信)(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