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取西川庞统之死(庞统献出上中下三策)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对于庞统献上的这三条计策,上策很可能用最小的代价、而且是最快的时间拿下巴蜀之地。至于下计,则是比较稳妥的计策,也即回到荆州,对益州缓慢图之。但是,对于已经要和益州牧刘璋决裂的刘备,却选择了中策。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为何最终选择了中策呢?

刘备取西川庞统之死(庞统献出上中下三策)(1)

首先,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到了公元212年十二月,刘备已经在葭萌关屯驻一年。对于这个时候的刘备,显然不能一直在益州耗下去了,要么取益州,要么回荆州。在夺取巴蜀之地上,当时在刘备身边的谋士庞统提出了三条计策。其中,上策为: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益州;中策是:击杀杨怀、高沛等蜀中名将,而后进兵程度;下策为:回到荆州,慢慢进图益州。

刘备取西川庞统之死(庞统献出上中下三策)(2)

在献上了“上中下三计”后,庞统还向主公刘备强调,必须尽快做出决定,如果还是在益州犹豫不决,很可能会遭到刘璋的疑心。对此,刘备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了中计。究其原因,在于上策和下策都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一方面,就下策来说,回到荆州是比较容易,但是,想要再次进攻益州,势必会遇到刘璋的严防死守。更为关键的是,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留给刘备打下地盘的时间是比较有限的。在荆州,刘备虽然占据了五个郡,不过,这也让他直面曹操和孙权这两个诸侯的压力。

刘备取西川庞统之死(庞统献出上中下三策)(3)

同时,公元212年前后,曹操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凉州地区基本平定。在击败马超,拥有雍州、凉州之地后,曹操下一步的目标,自然是就是汉中张鲁和益州刘璋了。为此,刘备如果回到荆州,很可能就错失了夺取巴蜀之地的最佳时机了。再多等几年的话,说不定刘璋和张鲁一起投降了曹操。所以,下策显然是不可行的。另一方面,就庞统提出的上计来说,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虽然收益很高,但是风险也是最大的。刘焉、刘璋父子在益州经营多年,不是那么容易被刘备偷袭的。

刘备取西川庞统之死(庞统献出上中下三策)(4)

最后,在刘备行军的途中,很有可能就被刘璋获得消息了。而且,成都是益州的中心城池,不是那么容易攻打下来的。只要刘璋坚持几个月,再派遣手下切断刘备的粮草供应,到时候刘备不但拿不下益州,甚至可能和庞统一样丧命于此。换而言之,刘备选择中策,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决定。之后,刘备依计而行。斩杨怀高沛,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地方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不过,因为庞统战死雒城,加上刘璋的激烈抵抗,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阳,历经三年左右才攻打下益州。刘备在夺取西川后,追赐庞统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文/情怀历史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情怀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