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守岁的诗句(读一首伤感的试灯诗)

离元宵节仅剩两天的时间,大街小巷跟平常一样,提前挂上了花灯。

这其实是有传统的,在古代有“试灯预赏”之事,即在元夕之前张灯结彩,庆赏佳节,其盛况仅次节日当天。

关于守岁的诗句(读一首伤感的试灯诗)(1)

南宋词人姜夔就在试灯的晚上赏灯去了,还牵出了一番深沉的感慨——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宋·姜夔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什么样的感慨?无非是:少年情事老来悲。

姜夔是个痴情人,他忘不掉少年时代邂逅的一位姑娘,于是在梅花盛开时想起她(“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在游湖时错认了她(“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在正月十一赏灯时念起了她(“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在元夕之夜又梦见了她(“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少年情事愈美,老时的悲哀就愈重,在姜夔看来,就是这样。

关于守岁的诗句(读一首伤感的试灯诗)(2)

下面来看全词:

首二句写权贵子弟出行赏灯的盛大场面,词人抓住“笼纱未出马先嘶”这样一个细节,从侧面烘托出王孙公子前呼后拥、纵情游赏的情景,简洁有力,含蓄有味。

接着二句是自身的写照,与首二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词人自称“白头居士”,概括出自己辗转流离、寄人篱下的人生际遇,流露出功名未就、人生易老的感伤情绪。作为“白头居士”,作者自然没有仪仗队伍或随从(“呵殿”),陪着自己的只有“承肩小女”而已。

过片先写夜景,再抒感慨。“花满市”三字,是对元宵节前夕繁华灯会的概括,而“月侵衣”三字进一步渲染出夜色的美好,让人浮想联翩,仿佛“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少年情事”还在昨夜,而人生已经步入到了暮年。故紧接着便是一句长长的嗟叹——“少年情事老来悲”。

这一句感慨颇深,其中蕴有追悔之意,也暗示出此段“少年情事”令人难忘,带给人无穷无尽的折磨与痛苦。因此,词人在《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一词中慨叹“当初不合种相思”。再回过来看,“花满市,月侵衣”句,实是“以乐写哀”之笔。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二句,写灯会散去,词人伫立在沙河塘上目送游人归去,心中顿生孤寒寂寥之感。游人赏尽美景,缓缓而归,何等的闲散惬意;而词人赏灯,却触发了心中的隐痛,一时间难以走出悲伤。对比之下,更反映出词人漂泊无依的身世之苦和旧情难忘的酸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