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是佛教还是道教(乌巢禅师和灵吉菩萨都是吴承恩的恩师)

吴承恩是佛教还是道教(乌巢禅师和灵吉菩萨都是吴承恩的恩师)(1)

桧柏

乌巢禅师绝对算是《西游记》中最神秘的角色之一。他住在浮屠山,浮屠就是佛的意思。浮屠山的景致一点也不亚于灵山:山上郁郁葱葱,到处是花香鸟语,珍禽异兽。山上有泉水淙淙,崖前有朵朵祥云。

该禅师因住在一棵香桧树上的柴草窝里,而得名乌巢禅师。那乌巢左边有麋鹿衔花,右边有山猴献果。树梢头,有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咸集。天庭也不过如此。

乌巢禅师料事如神,唐僧的遭遇和他预料的完全一致。他的本领更是深不可测。他说孙悟空是一个老石猴,惹得行者大怒,行者举铁棒捣他家,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

乌巢禅师的巢是用藤做的,藤就是葛,葛优的葛,那是姓。藤和葛在《西游记》里连续出现数百次,比如这句话:藤来缠葛,葛去缠藤。藤来缠葛,东西客旅难行;葛去缠藤,南北经商怎进。这是暗示乌巢禅师姓葛;他住在树上,树就是木。乌巢禅师就是葛木,他是吴承恩的恩师。

吴承恩是佛教还是道教(乌巢禅师和灵吉菩萨都是吴承恩的恩师)(2)

葛木在淮安做过四年知府。他勤政爱民,深得淮安百姓喜爱。他是唯物主义者,他把当地的祠堂改建成了学校,取名龙溪书院。王凤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建:引淮水入泮池,广征属邑士肄业其中,一时显士多出门下。

龙溪书院堪称那时的北大清华,不久淮安就出了一个千年一状元——沈坤,不过真正让龙溪书院声名大噪的是出了一个十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吴承恩。

《西游记》不是封建迷信,唐僧就是沈坤。乌巢禅师不认识孙悟空,孙悟空不是吴承恩,他只是吴承恩创作的小说形象。牛魔王才是,这点我以前讲过。

乌巢禅师没说唐僧师徒往西去,只说孙悟空知道目的地,并且说孙悟空心怀怒火。孙悟空满胸怒火是因为他被压了五百年,这个“五百年”在《西游记》结尾处的“天竺国”给出了答案。那个“天竺国”享国五百年,国王年号靖宴,宴假借为安,安和康一个意思,靖宴就是靖康,那是鼎鼎大名的靖康之耻。

吴承恩是佛教还是道教(乌巢禅师和灵吉菩萨都是吴承恩的恩师)(3)

宋徽宗

孙悟空是北宋人,他是被宋徽宗赵佶压在五行山的,他是宋江,沈坤和宋江差不多的命运。如来是皇帝,西方佛老就是“如来”的老祖宗赤脚大仙宋仁宗赵祯,他在安天大会上把如来这个亡国之君赶下天庭。五百年后,孙悟空领着“唐僧”找他算账去了。《西游记》里主角大多是另一个世界的人。

尽管考上状元的是沈坤,但是在葛木眼中,龙溪书院最优秀的学生非吴承恩莫属。吴承恩屡试不第,葛木总是好言相劝。葛木后来高升,去他处赴任,每次路过淮安都想着见见吴承恩。但因为古时候交通、通讯都很落后,终未能成行。

他们都觉得来日方长,没想到葛木突然病逝,吴承恩听到后,犹如五雷轰顶。葛木灵柩过淮安,被淮安百姓拦下,满城百姓争相前来哭奠,停留月余。吴承恩悲伤不已,作《祭卮山先生文》,文中盛赞葛木德在淮民,功在朝廷,名声在四方。刚大之气,昭为列星,激为雄风,岂再泯灭!

灵吉菩萨不在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名单里面,因为他是龙溪书院的另一位老师王凤灵。

吴承恩是佛教还是道教(乌巢禅师和灵吉菩萨都是吴承恩的恩师)(4)

莆田,有点像须弥山

王凤灵是福建莆田人,淮安正南2200多里地。孙悟空找灵吉菩萨是往正南飞了3000里地,飞过了,又往北飞了800里。八百里再次出现。

大圣直至门前,见一道人,项挂数珠,口中念佛。灵吉菩萨的门童是一念佛的道士,别傻了,都是中国人。

孙悟空去找灵吉菩萨时原著写道:行者道:“累烦你老人家与我传答传答:我是东土大唐驾下御弟三藏法师的徒弟齐天大圣孙悟空行者,今有一事,要见菩萨。”道人笑道:“老爷字多话多,我不能全记。”行者道:“你只说是唐僧徒弟孙悟空来了。”

吴承恩是佛教还是道教(乌巢禅师和灵吉菩萨都是吴承恩的恩师)(5)

这是整部《西游记》里,孙悟空最认真、最放下架子的一次求人,这场景和《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很像,看看刘备:玄德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一童出问。玄德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童子曰:“我记不得许多名字。”玄德曰:“你只说刘备来访。”

王凤灵也非常喜欢吴承恩,他的书法非常好,吴承恩的书法也非常好,估计跟他学的。

黄毛貂鼠精就是“八虎三张”之一的宦官张锐,他是正德皇帝时的宠臣,他贪污枉法,陷害忠良。黄毛貂鼠精偷了如来琉璃盏内的清油,指的是张锐贪污;它吹的黄风是宦官给皇帝讲的耳旁风。

嘉靖继位后,王凤灵曾弹劾张锐,让嘉靖处死他,张锐赶紧把贪污的钱都给了嘉靖。嘉靖见钱眼开,就没杀他,把他安置内书堂,受翰林约束。

吴承恩是佛教还是道教(乌巢禅师和灵吉菩萨都是吴承恩的恩师)(6)

孙悟空在火焰山又被铁扇公主一扇扇到须弥山,灵吉菩萨再次出手相助,因为牛魔王是他的学士。唐僧去的是另一个世界,牛魔王像是在挽留。

吴承恩晚年写过一首诗,诗名《忆昔行赠汪云岚分教巴陵》,原文如下:

忆昔龙溪鸣鼓钟,后有王公前葛公。君方弱冠游其中,玉树青葱明曙风。当场小战号佳手,乌府柏榜连作首。挥毫四顾气腾虹,擢第登科亦何有?风飞雨送三十年,襕衫犹在灯窗前。后尘衮衮总新样,万事纷纭休问天。昨来始得随宾贡,共道文章小成用。骏骨谁知马首龙,卑飞不免鸦嘲凤。潞河冰尽春帆开,隔年重上黄金台。舒颜就教恍疑梦,执笔佥凭犹自猜。丈夫功名未可必,时运到时终俯拾。处世还须算晚来,逢人且莫夸畴昔。洞庭湖波摇绿烟,辰陵矶柳吹香绵。樯竿一带密如比,到日多逢乡里船。奉亲传道两不恶,高揖公卿未为薄。岁登功绩月支钱,未仕何如此行乐?送君动我昔年心,付与长安曲米春。莫笑狂奴仍故态,龙溪我亦法筵人。

里面满满的都是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耳畔仿佛想起了龙溪书院的上课铃声,葛木和王凤灵老师的相貌历历在目,三十年过去了,却仿佛昨日。年轻时意气风发,觉得金榜题名犹如探囊取物,现在为生活所迫,只能勉强当个小官,以养家糊口。别笑我疏狂,当年龙溪书院我可是主讲老师。

吴承恩是佛教还是道教(乌巢禅师和灵吉菩萨都是吴承恩的恩师)(7)

此桥因沈坤得名

由此可见,《西游记》的作者不是道士,也不是和尚,确实是吴承恩。《西游记》里有他的回忆和政治抱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