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王梦令人印象最深的地方,狼王梦与大王的三个秘密基地

【百道编按】沈石溪总是会说,西双版纳是他的文学故乡。他非常感谢这块多情而炎热的土地,给了他创作动物小说的激情和灵感。《狼王梦》发行量突破400万册的荣誉盛典已经成为过去,他说,虽然《狼王梦》发得极好,但不会因此作茧自缚,影响自己的创作。

狼王梦令人印象最深的地方,狼王梦与大王的三个秘密基地(1)

《狼王梦(荣誉珍藏版)》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沈石溪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如今,提起国内的“动物小说”,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联想到他,这位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的作家——沈石溪。

在一月初《狼王梦》发行量突破400万册荣誉盛典活动上,浙少社的社长汪忠向到场的来宾介绍了《狼王梦》取得这一成绩所历经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是浙少社为沈石溪量身打造的重磅书系,该书系自2008年推出截止2015年12月,八年来整体销售达到四个亿,销售册数突破2300万册。其中《狼王梦》自2009年10月出版以来,一直雄踞童书畅销书排行榜前列,2012年1月举行100万册销量庆典后,更是一路长虹。至2015年底,六年时间达到单本印量400万册。可以说,《狼王梦》在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读者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动物文学”的大旗因此树立,而400万册的发行量可以说在少儿出版和全民阅读的黄金十年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天的活动,还有儿童文学界多位大咖到场,他们共同见证了《狼王梦》所创造的“这个时代的阅读奇迹”。而同是儿童文学界领军人物的作家曹文轩更回忆起了当初看到《狼王梦》初稿的心情。可以说,在这样隆重而充满纪念意义的活动上,沈石溪在动物文学的成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的他可以说已经功成名就,那已经取得这么多成绩的沈石溪在创作上还有继续写下去的热情吗?

百道网不久前为此专门采访了沈石溪,他说,虽然《狼王梦》发得极好,但不会因此作茧自缚,影响自己的创作。作家的生命就是作品,他始终如一地钟爱动物小说创作,只要他还活着,就会继续努力给读者奉献新的作品。事实上,沈石溪确实笔耕不缀,每年都有新作问世,在2016年上半年,还将在浙少出版新作长篇动物小说《五只小狼的故事》。

虽然《狼王梦》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但也一直有家长和读者对《狼王梦》里紫岚的母亲形象抱有微词,她逼孩子成为“狼王”的初衷,与现在逼孩子学习拔尖,出人头地的家长形象很相似。我们问他怎么看待这种声音时,沈石溪很谦虚地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在阅读《狼王梦》时,会有怎样的感悟,我无法干预。我的初衷是,赞美顽强生存、不懈努力、追求辉煌这样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说起写动物小说,不能不提沈石溪插队的那段特殊经历。1968年,刚刚初中毕业的他上山下乡,奔赴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插队落户,并在一个名叫“曼广弄”的寨子里生活了整整六年。在傣语里,“曼广弄”就是“养大象的寨子”的意思。就是在那个人与大象同生共养的寨子里,沈石溪见到了从未见过的自然风景,见到了各种只在书上看过的动物。他学会了捉鱼盖房犁田栽秧种种技能,也学会了与野生动物相处,“下田耕作,白鹭和孔雀就在身边盘桓;上山砍柴,经常能遇到马鹿和岩羊”。他带着鱼鹰到澜沧江捉过鱼,牵着猎狗到布朗山打过猎。年轻而好学的城市青年还从寨子里的老象奴那里学会了如何与大象相处,有一次,他甚至还骑在大象身上,当过一次战兵,“威风凛凛的!”而他发表的第一部动物小说就与大象有关,名字就叫《象群迁移的时候》。在接受很多媒体采访时,沈石溪总是会说,西双版纳是他的文学故乡。他非常感谢这块多情而炎热的土地,给了他创作动物小说的激情和灵感。

虽然这些经历为他创作动物小说提供了强大的灵感源泉。可仍有读者对动物小说带有疑问,写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对故事进行虚构,可以在写作中虚构一个没有外壳和礼仪粉饰的人类世界,他们好奇为什么沈石溪一定要在动物之间讲述故事呢。当我们问及他这个问题时,他回答说:“我喜欢动物。我觉得人类与动物应该是平等的,都是地球母亲的儿女。几乎所有的文学都是描写人的,我想,这不大公平。动物也应该在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希望通过描写动物鲜为人知的行为和生活,让读者明白,动物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低级,那样低能,动物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性的生命。”

沈石溪曾经说过,“挖十口浅井,不如挖一口深井。”渐渐地,他放弃了其他题材的创作,专心致志于动物小说的创作,并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学领地。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写出令人信服的作品,在阅读大量有关生物学、动物学、动物行为学方面的书籍之外,在很多年里,沈石溪每年都会抽出三个月时间到西双版纳的野象谷、哀牢山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昆明圆通山动物园体验生活,这三个地方也就成了他写作的“秘密基地”。为了写《骆驼王子》,他还和一匹美丽的双峰骆驼共同生活了好几个月。与动物们朝夕相对,观察他们的习性与喜好,了解真实的动物世界,也就成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引人入胜的“秘密武器”。

(本文编辑:吴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