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一下那些年错过的高考(好好的一场京味大戏)

《幸福里的故事》上线视频平台,相信一大批喜欢年代剧和京味戏的观众,一定对此期待不已。导演杨亚洲确实是导演年代戏和京味戏的老手了,从2001年的《空镜子》开始,《浪漫的事》、《八兄弟》再到《嘿!老头》,无一不是或京味戏或年代戏的作品。

弥补一下那些年错过的高考(好好的一场京味大戏)(1)

《幸福里的故事》这部剧以改革开放为背景,主要讲述的是北京金融街的时代变迁,以及生活在附近的小人物生活中的百姓故事。

在前两集的内容中,秦焰、刘莉莉饰演的金大爷、金大妈和张大礼、杨蕾饰演的周大爷、周大妈,就位观众展开了一个八十年代北京老百姓生活的图景,口里京腔京韵的扯闲篇到送饺子拉家常,只是简简单单几个场景,无论是从言谈举止,还是服装造型,几位老戏骨就已经把这部剧拉出了年代感,也树立起了人物形象,让这部描摹北京人时代 变迁的群像戏有了足够的描摹空间。

弥补一下那些年错过的高考(好好的一场京味大戏)(2)

然而这部开了个好头的电视剧,没想到在第三集开始高考了的时候,就翻了车。

高考确实是一个人一生重要的转折点,而在这部剧中,高考也是李墙、陈瓦儿、钟美华和吴西凯等几个人命运起伏变迁的开端,所以考考的戏份十分重要,可以说是这部剧第一个高潮也是后续剧情展开的关键所在。

但在这部剧中,剧情的走向,让一场决定每个人未来人生命运的高考,被搅合得好像儿戏一般。

弥补一下那些年错过的高考(好好的一场京味大戏)(3)

经过前两集的铺垫之后,让人期待的高考戏码就开始了,但估计很多观众都没有想到,陈瓦儿和李墙的高考居然在第一科都没考完的情况下,就被吴西凯一个纸条给直接终结了。

吴西凯扔了纸条,陈瓦儿捡了纸条,被监考老师发现之后,李墙又给吃了纸条,短短几分钟的戏,要放在平时并没有什么,但在高考的考场上,就显得有点禁不起琢磨了。

高考的考场之上,之前一直唯唯诺诺的吴西凯同学,居然用了这样的大杀招,而这个纸条,还是一段太平歌词《探清水河》,是不是莫名之中就带着那么一种俏皮的感觉?

这一段剧情,实在让人看得是莫名其妙,甚至有一种不知道来自什么地方的喜感,因为太不切合现实的逻辑和真实了。

弥补一下那些年错过的高考(好好的一场京味大戏)(4)

首先是陈瓦儿的所作所为,和之前口口声声说就是想要踏踏实实完成高考的人设十分不符。

作为一个一门心思想要靠着高考来改变自己命运,甚至别人打扰自己学习都感觉很反感,能直接上台警告给自己写情书的同学,再这么干就直接在家长会上当着家长的面念出来的直脾气,面对吴西凯扔过来的纸条,她的第一反应应该是直接向监考老师报告。

哪怕不当面报告,符合陈瓦儿人设的做法,也不可能是将纸条捡起来,因为心心念念想着高考的陈瓦儿不可能不明白高考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陈瓦儿的做法还可以说是和人设不符,而吴西凯的做法则可以用莫名其妙来形容。高考的考场上传纸条,而且还是匪夷所思的《探清水河》,给人的感觉实在是编剧为了引起这场冲突而拍脑门想出来的主意。

弥补一下那些年错过的高考(好好的一场京味大戏)(5)

而之后的事情,更是显得莫名其妙,李墙因为吃了纸条被赶出考场,情绪低落可以理解,但之前还疼儿子疼得别人说他一句都不行的金大妈,怎么就一下子能同意把李墙钉上房门关在小黑屋里?

甚至金大爷给陈瓦儿他爹的那一跪,也是显得莫名其妙,李墙是吃了纸条,但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吴西凯啊。陈瓦儿被害得赶出考场之后,什么都没跟大人说还有情可原,但大人们难道也都不问问,李墙吃的那个纸条是从哪里来的吗?

弥补一下那些年错过的高考(好好的一场京味大戏)(6)

可能这样的误会才是编剧所需要的吧,要不然怎么用这样的方式来营造苦情戏份

所以,这一段高考的剧情,完全都是编剧给陈瓦儿、李墙和吴西凯三个人的任务,否则三人的命运将如何发生改变?

而在只是单纯推动剧情,丝毫不考虑任何三人行为是否符合人设的做法,让原本很真实的普通人家的剧情,直接变得不符合人物和逻辑起来,也让这部京味大戏被高考这场戏给搅合黄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