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都有哪些特色的节日(原来我们少数民族)

“仡佬毛龙”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民间崇尚的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龙井、汤山等乡镇的宴明、龙凤等仡佬族村寨,辐涉及于全县各地的侗、苗、土家各民族。仡佬毛龙主要活跃在元宵节期间,有学者推论,毛龙源起于古代仡佬的“竹王”崇拜和生殖崇拜。

少数民族都有哪些特色的节日(原来我们少数民族)(1)

  龙崇拜是仡佬毛龙的核心。其基本要素包括:1.“龙”信仰,包括传统故事、敬龙仪式、敬龙场合和用品及敬龙神诵词;2.附属图腾信仰,包括“竹王”崇拜、盘瓠崇拜、民间佛道崇拜和原始崇拜等;3.扎艺,包括选材(竹篾、彩纸)和工艺等;4.玩技,包括“二龙抢宝”、“懒龙翻身”、“单龙戏珠”、“天鹅抱蛋”、“倒挂金钩”、“犀牛望月”和“螺丝旋顶”等;5.念诵,包括“开光”、“请水”、“烧龙”等仪式的念诵及“开财门”和“敬财神”等表演时的诵唱。“仡佬毛龙”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显示出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及多样的社会功能,它是研究古代仡佬族文化传统的宝贵财富。

少数民族都有哪些特色的节日(原来我们少数民族)(2)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纳顿”土语原意为“游戏”,关于它的历史渊源,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有学者认为,从纳顿节中傩舞傩戏的内容、形式、服饰等考证,纳顿节当起源于元代中期,完善于明代早期。

  青海三川地区的官亭、中川等七个乡镇的七十多个村庄都过纳顿节。各地举行纳顿的顺序按庄稼收割季节的先后排列,从农历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纳顿开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转移,一直延续到农历九月十五日结束,历时63天。

少数民族都有哪些特色的节日(原来我们少数民族)(3)

  纳顿节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筹备,从清明节开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庙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并推选出当年七月举办纳顿会的“大牌头”和“小牌头”,他们在节前负责筹集经费,维持本村社会秩序,协调生产管理(如田间用水顺序)等,节日期间则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其次是小会,节前,村民在会场搭建大型帐篷,以供安放神像和进行祭奠。节前一日大小牌头敲锣打鼓,进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动。然后便是纳顿节的正会,它由跳会手、跳面具舞(傩戏)、跳“法拉”(巫)三部分组成。

少数民族都有哪些特色的节日(原来我们少数民族)(4)

  土族纳顿节特点十分鲜明,它是一种乡人傩民俗活动,以民间信仰为连接村落的纽带,流传历史久远,每次活动延续时间长,参与广泛等。纳顿节具有严格的组织和程序,其活动与乡村管理和生产时序紧密结合,有明显的社会调适功能。节日期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极富民族地方特色。

少数民族都有哪些特色的节日(原来我们少数民族)(5)

特别是其中的傩戏傩舞,保存着北方民族萨满文化的残影,同时又吸收了二郎神、关公崇拜等汉文化的内容,既表现了土族的文化个性,又体现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谐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其音乐、舞蹈、颂词、服饰、仪礼等都富于特色。纳顿节是人们认识土族历史的“活文献”,它所蕴涵的丰富文化信息,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源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