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及姓氏发源地(为什么古老的中华姓氏都有女字旁)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巫山人。1985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巫山县龙骨坡挖掘出一块带有两颗臼齿的人类下颌骨化石,经地磁法确定距今200万年,是我国迄今出土的最早的远古直立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巫山人”。

自从人类诞生,原始社会也就随之开始了,原始社会又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300万年来,远古人类演化的过程分为猿人、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即从猿人、古人到新人的过程。在大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母系氏族社会,这时的人类被称为新人,到父系氏族社会早期,也就是大约5500年前,现代人形成。

可是那时候只有氏族首领有姓,氏族成员之间是没有姓的,你知道中华民族第一个姓是什么吗?

百家姓大全及姓氏发源地(为什么古老的中华姓氏都有女字旁)(1)


姓”是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最早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尽管人类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漫长演化史,但姓氏的起源却仅仅只有1万年。原始社会中早期,人类山居野外,群居杂交,尚未有姓。直到人类进入母系氏族社会,人的原始性基本消失,人们开始禁止氏族内部的性关系,实行氏族外婚制,这就需要一种方法将不同氏族加以区分,这就产生了最原始的“姓”。

因为“姓”是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避免出现近亲结婚,因此那时“同姓不婚”成为母系氏族的婚姻习俗,也就是通常实行走婚制,男女双方夜晚见面,白天再回到各自氏族,有了孩子归女方所有。

百家姓大全及姓氏发源地(为什么古老的中华姓氏都有女字旁)(2)


姓的命名产生主要有地名说和图腾说

中国古老姓氏。因为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所以中国许多最古老的姓都以女字为部首。到东周春秋时期可考证的古姓有姬、姒、子、风、嬴、己、任、祁、芈、曹、董、姜、偃、归、曼、隗、漆、允等22姓,今天我们看到的百家姓,大多是从这些古老的姓中衍生出来的,最终发展为中华民族瑰丽多彩的姓氏文化。

最早的王。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和其妹妹女娲是最早使用姓的人。伏羲是三皇之一,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也就是大约1万至1万5000年前,姓风。风姓是中华民族有记载的最早的姓,被称为“万姓之宗”。

姓的命名在夏商及早期主要有地名说和图腾说,其中地名说普遍被史学界认可。比如住在姬水之滨的皇帝(轩辕氏)以姬为姓,而住在姜水之旁的炎帝(神农氏)以姜为姓。此外,姓的命名还与氏族图腾有直接关系。

图腾(totem)一词来自古印第安语,有“亲属”和标志的意思,是原始人类的祖先和保护神的标志,因为姓的起源就是区分氏族的标志,因此这本身就意味着某一姓的产生。

母系氏族时期,人类进化到具有智慧和思维能力的新人阶段,他们在冥思苦想中积极探索自己的起源,经常下意识的认为自己的氏族来源于和自己有某种相似的特定物种或是与某种物种有血缘关系,于是这个“物”便是本氏族最早的祖先,并由此产生敬仰和膜拜,这个物即为图腾。

百家姓大全及姓氏发源地(为什么古老的中华姓氏都有女字旁)(3)


图腾主要有动植物图腾。比如中华民族自称是“龙的传人”,图腾物就是龙。据《左传》记载,最早把龙作为图腾的是伏羲氏,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的龙文化。再比如狼是我国古代西北多数少数民族的图腾,熊是皇帝氏族的图腾,所以皇帝也号称有熊氏,皇帝的后裔熊绎以父辈中的名字“熊”为姓,成为熊姓始祖。周成王分封功臣时,熊绎被封在荆楚,建立了楚国,此后楚国国君多以熊为姓。

植物图腾主要有稷图腾。稷是高粱、粟、黍、稻、麦的总称,古时称为“五谷”,从事农业的氏族首领多被封为稷神。比如周的始祖弃,被舜命为后稷,由于粮食对古代氏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国家也有社稷之称。

还有薏苡图腾。《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母吞薏苡而生禹”。因此大禹取苡中的“以”字,叫“女”(代表母亲女志)旁为姓,即为姒姓的由来。

百家姓大全及姓氏发源地(为什么古老的中华姓氏都有女字旁)(4)

氏是姓的衍生,也就是姓的分支,是区分家庭或族群的标志

前面说过姓是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那么氏族发展壮大后怎么区分不同的家庭或族群呢,于是便产生了氏。由于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了贫富分化,由此产生了氏族贵族和宗法组织,氏就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宗法组织的名称,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

在夏以前,只有氏族首领有姓氏,也代表了大家的姓氏,因此氏族其他成员之间没有姓氏。直到夏的建立,才有了明确的姓氏制度。那时,姓氏是一种特权,只有天子、侯伯和大贵族才能拥有和世袭,但当其地位丧失姓氏也随之丧失。商代基本继承了夏的姓氏制度,姓与氏仍有着严格的区分,氏仅仅来源于有功于民的部落首领。

到了西周,实行奴隶主贵族宗法制度。周天子按照血缘远近对奴隶主贵族进行分封,每分封一个贵族都会封土赐民,再赐爵命氏,此后氏成为身份等级的标志。贵族的氏号多以官爵、执掌的事物而命名。普通人因没有什么功德,是不具备拥有氏号的资格的,也就是典型的“有姓无名”。元朝统治时期,由于汉族地位低下,普通人也是有姓无名的,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从小只能按照兄弟排行叫朱重八,直到25岁时自己才给自己起了朱元璋的名字

氏号的来源主要是天子分封以国号为氏,如鲁燕蔡宋晋这些国号就是分封的诸侯的氏号;诸侯立家,以王赐为氏;诸侯分封,以父字为氏,形成了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以父王名字中的字为氏,再产生出新的宗族;分族别氏,只有天子和诸侯有权分封,卿大夫和士人则无权封他的支庶,当家族壮大血缘渐远时,特权也逐渐消失,便通过分族的方式让支庶另立门户,成为新的宗族。

到了东周时期由于周天子持续数百年的赐姓和各诸侯国奖励将士赐姓,中原地区的姓氏从最初的几个已发展为近百个,这时由于氏的壮大,人口的几何增长,氏族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远,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姓越来越不重要,氏与姓逐渐融合起来,逐渐形成了姓氏的合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男尊女卑的思想从父系氏族社会开始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也体现在姓氏文化中。我的姥姥今年诞辰121岁,她姓李叫李氏,只有姓没有名字,她嫁给我姥爷后(我姥爷姓许),叫许李氏,可见氏号在中国古代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代表着某种身份地位,甚至直至今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