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

存货单位成本 = 【月初结存存货成本 ∑(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 × 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结存存货的数量 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 = 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 × 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 = 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 × 存货单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 = 月初结存存货成本 本月购入存货成本 -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和发出存货成本,不便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例三】承【例一】 ,假设甲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存货,根据表1-1,5月D商品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如下:

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2)

5月D商品的平均单位成本 = (月初结存存货成本 本月购入存货成本之和)÷(月初结存存货数量 本月购入存货数量之和)=(150×10 100×12 200×14 100×15)÷(150 100 200 100)≈12.727(元)

5月D商品的发出成本为 = 400×12.727 = 5090.80(元)

5月D商品的期末结存成本 = 月初结存存货成本 本月购入存货成本 -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 【150×10 (100×12 200×4 100×15)】- 5090.80 = 7000 - 5090.80 = 1909.20(元)

5月D商品本期购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如表1-4所示:

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3)

(四)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结存存货的成本的合计额,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结存存货的数量的合计数,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歌词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 = (原有结存存货成本 本次进货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数量 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 = 本次发出存货数量 × 本次发出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 = 本次发出存货数量 × 本次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 = 月初结存存货成本 本月购入存货成本 -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频繁的企业不太适用。

【例四】承【例一】 ,假设甲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存货,根据表1-1,5月D商品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如下:

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4)

5月5日购入存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 = (150×10 100×12)÷(150 100) = 10.80(元)

5月16日购入存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 = (50×10.80 200×14)÷(50 200)= 13.36(元)

5月23日购入存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 = (150×13.36 100×15)÷(150 100)=14.016(元)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 = 本次发出存货数量 × 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5)

5月11日销售存货的成本 = 200×10.80 = 2160(元)

5月20日销售存货的成本 = 100×13.36 = 1336(元)

5月27日销售存货的成本 = 100×14.016 = 1401.60(元)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 × 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 150×14.016 = 2102.40(元)

或: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 = 月初结存存货成本 本月购入存货成本 -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 150×10 【(100×12) (200×14) (100×15)】-【(200×10.80) (100×13.36) (100×14.016)】= 1500 (1200 2800 1500)-(2160 1336 1401.6)= 1500 5500-4897.60 = 2102.40(元)

5月D商品本期购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如表1-5所示:

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