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后你还想见深爱的人吗(后荣迷时代的继续宠爱)

三十年后你还想见深爱的人吗(后荣迷时代的继续宠爱)(1)

本文首发于电影涨资势,欢迎关注(微信搜索filmmore)

我不需要告诉你张国荣是谁,你一定知道。

2003年愚人节,发生在香港东方文华酒店的,那则人人都宁愿是媒体恶作剧的新闻,你应该也知道。

十三年来,每到4月1日我们都会想起他,想起“怪你过分美丽”和“不一样的烟火”,想起“虞姬虞姬奈若何”。东方文华酒店会有人献花,大批香港歌手会集结于一场纪念演唱会,张国荣去世之后,“后荣迷文化现象”一直持续至今。说起来,“后荣迷”也是个难免悲戚的词汇:2003年来得太早,也有太多人在张国荣离开之后才成为他的粉丝,固有此称。

多年来,我们已经逐渐失去了许许多多个昔日的耀世巨星,然而能让怀念成为文化现象的,却只有张国荣。在这十三年里,后荣迷的群体也从80后延伸到90后,这些年轻人们在怀念中逐渐长大,也在怀念中寻获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这些,你或许未必知道。

“我是一个后荣迷,这是我比较遗憾的事情。”

未再(笔名),80后,主业市场营销,2006年在晋江原创网上发表小说《共同渡过》,被选入官方推荐榜,并开始积累了自己的读者粉丝群。小说正式出版时,更名为《直到世界没有爱情》,此后她又创作了《洁身自爱》、《只怕不再遇上》、《怪你过分美丽》等多部小说,都是以张国荣的歌名来命名,无一例外。

三十年后你还想见深爱的人吗(后荣迷时代的继续宠爱)(2)

未再说“其实我的每一本书都是用哥哥的歌命名的。”

“当时动机很单纯,想写一个故事纪念他。”《直到世界没有爱情》讲述的就是一个80初女孩在成长过程里,成为哥哥的粉丝后,那些影音作品在她的青春里留下的印记。未再说:“是哥哥启发我发现了我的这个兴趣,并且执行起来。”

“我是一个后荣迷,这是我比较遗憾的事情。”2004年,未再看到了张国荣的跨越97和2000年热情演唱会,随即开始大量寻找影视剧和音乐作品来补课,而此时的张国荣已经不在了。“也正因为这个后荣迷的遗憾,我才会创作第一部小说,想象当哥哥存在在我的青春里,应该是什么样的。”

再后来,她开始逐渐参与了不同类型的纪念活动,“以前各地城市都会有哥哥的电影或者演唱会重映的纪念专场,还会有纪念演唱会。大型的纪念演唱会一般是哥哥生前的经纪人陈太筹办,今年陈太也会在香港举办《哥迷会 由零开始 继续宠爱 张国荣》纪念活动,会有世界各地荣迷参加。”

2006年,未再和几位上海荣迷一起,协助香港荣迷主办了《霸王别姬》艺术展,展览包括电影《霸王别姬》的相关资料、道具、部分布景再现,同时放映了电影、举办了专题讲座,“当时活动的资金、版权和相关展品全部是由香港荣迷解决,我们是在当地帮忙做一些布展跟进,现场维护,媒体联络的工作。”

作为一个“过来人”,未再也见证了后荣迷队伍的壮大:“每年都会有新的而且是大量的后荣迷加入。张国荣吧是百度最热的明星贴吧之一,活跃度常年位居前列,丝毫不逊色于现在最火的明星贴吧。我就认识90年的后荣迷,她为张国荣的艺术传播也做了很多,她耗费两年时间,采访了很多张国荣生前的好友和同事,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90后的后荣迷的行动力。”

三十年后你还想见深爱的人吗(后荣迷时代的继续宠爱)(3)

已是张国荣离开的第十三个年头

“赵文卓问:很难的,你可以吗?张国荣说:做什么不难?”

未再提到的这个90后叫崔斯嘉,就在前不久,她的第一本书《红:艺术张国荣》出版了。

“我是90年出生的,03年的时候是初二,印象很深的是,那天我爸爸忽然问我,有一个香港的明星张国荣死了你知道吗,我说我知道。当时还没什么感觉,没想到后面会这么投入。”2006年,崔斯嘉看到了徐克执导的电影《金玉满堂》(别称《满汉全席》),片中一个不起眼的桥段:张国荣想做厨师,赵文卓问:很难的,你可以吗?张国荣说:做什么不难?

这个桥段让崔斯嘉坚定了自己的“电影梦”。高考时,她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失败,入读浙江传媒学院文学系,后来还是回了电影学院进修,现在她在北京,职业是一名编剧。由她编剧的电影《尘埃花》入围过上海电视节展销会、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金字奖,“目前在公司内和师哥合作作品报了北京电影节创投,我自己也报了两个,还不知道结果,哈哈。”

三十年后你还想见深爱的人吗(后荣迷时代的继续宠爱)(4)

《红:艺术张国荣》

2011年,凤凰联动的编辑建议崔斯嘉写一本张国荣的书,2012年着手准备,自费去香港采访,纯粹以一个荣迷的个人名义,采访到了黄百鸣、高志森、陈嘉上、李子雄、Herman Law、叶靖岚、魏绍恩等业内人士,直至2013年初完成初稿。

“我上大学的时候跟过一些电影剧组,大学的后两年没怎么用我妈妈给我钱,自己赚了学费和生活费,然后那时候我刚好大学毕业,我就跟我妈妈说借钱,去做了最初步的采访。”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陈嘉上导演,“他是微博联系的,很快就同意了。其实我知道请一个名人去做一次完全以另一个名人为主题的采访是很困难的,但是他同意的很快,回复了我他的编剧谭广源先生(现在也是一位导演)的联系方式,请我去横店,他当时在拍《四大名捕》。”

陈嘉上与张国荣本就是挚友,两人共合作三次,分别占据了二十年里的初期、中期和末期。今年上映的《缘份》,陈嘉上就是编剧及副导演。“我始终印象很深的一句话,他说,关于张国荣的事情,他永远都会答应的。好像我做这件事,最初毫无利益心,他也一样,接受我的采访也是毫无益处,都是赤诚之心。”

崔斯嘉说,写完这本书,就像是完成了自己和张国荣的一个约定。“虽然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但我想,未来他会是一个文化符号和偶像符号的方向,未来的纪念活动规模可能可大可小,但是绝不会没有。”

“你我相隔多么远 那年那天可相见 那处景可会改变”

崔斯嘉在她的书里写道:在梅艳芳2002 年的极梦幻演唱会,张国荣作为嘉宾出席,与梅艳芳合唱《芳华绝代》与《缘份》两首歌。据闻,事前二人并未排练,张国荣参加完友人婚礼后赶到红馆上台。

唯独是天姿国色、不可一世,天生我高贵艳丽到底……乖张浮夸的黄伟文用这句话把张国荣和梅艳芳的气韵概括得淋漓尽致,当时这场《芳华绝代》的live演出也成为了无法超越的神来之作。随后二人合唱的这首《缘份》里,那句“你我相隔多么远,那年那天可相见,那处景可会改变。”亦成绝唱。3月25日,1984年的邵氏电影《缘分》在内地上映了,4天900万的票房,远远还原不了《缘份》内外的缘分。

三十年后你还想见深爱的人吗(后荣迷时代的继续宠爱)(5)

一首《缘份》,已成绝唱

当时片中的张国荣还是一脸的胶原蛋白,兔牙张曼玉第一次拍电影,还提名了金像奖最佳新人,梅艳芳则摘下了金像奖最佳女配。除了这张、梅二人合唱的《缘份》,影片的插曲《Monica》也成为张国荣的代表作之一,而Monica正是张曼玉在电影中的名字。前不久张柏芝在内地某综艺节目上反串演唱《Monica》,想起那个时候的哥哥,还是忍不住潸然泪下。

未再说,她最喜欢的张国荣电影是《色情男女》,当时的导演尔冬升还是个犀利的社会学者。当年尔冬升想要重拍他在邵氏当演员时的成名作《三少爷的剑》,也曾锁定张国荣来演那个“刻舟沉剑”的燕十三。前不久尔冬升和徐克合作的《三少爷的剑》亮相了香港电影节,这在荣迷眼中,也是电影内外的种种缘分,还有种种遗憾。

三十年后你还想见深爱的人吗(后荣迷时代的继续宠爱)(6)

这场《霸王别姬》艺术展展出了大量珍贵道具,包括程蝶衣的戏服

采访荣迷是一件特别正能量的工作,就像崔斯嘉作为荣迷采访香港电影人时获得的善意那样,我们发现,许多积极且有能量的荣迷之间都有交情,微博互动频繁、互相力挺。采访未再时,她提到了“足记”app的运营总监宇文卿,这款曾经疯狂刷屏朋友圈的app,创始人杨柳也是一名荣迷。

她们曾经共同管理张国荣纪念网站“荣华绝代”,创建了有关张国荣往事的app“荣史上的今天”,而“足记”第一版上线试运行的时候,核心内容就是张国荣留在全球800多个地方的“足迹”。后来《新民周刊》报道了这一现象,题目就是《足记:一切从荣迷开始》。巧了,这篇报道的作者阙政,也是荣迷。

当张国荣旧作修复后登上大银幕,当容祖儿、古巨基这些后辈歌手重新唱起张国荣的歌,一年一年过去了。我们本以为荣迷都会老,会麻醉在生活琐事。举办纪念演唱会的陈太也会老,我们的怀念究竟能坚持多久?只是当你又知道了一些故事,你会知道风总会继续吹,总有人会继续宠爱。我们生活在这个后荣迷时代。

以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