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业绩有望延续占优(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白酒是整个A股商业模式最好的行业之一,也是投资者重点配置对象,行业内很多公司在2019-2020年白酒行情中涨了5-10倍但有一家公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白酒行情中表现的非常拉跨,它就是洋河股份,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成长业绩有望延续占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成长业绩有望延续占优(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成长业绩有望延续占优

白酒是整个A股商业模式最好的行业之一,也是投资者重点配置对象,行业内很多公司在2019-2020年白酒行情中涨了5-10倍。但有一家公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白酒行情中表现的非常拉跨,它就是洋河股份。

要说洋河股份之前也不差,作为次高端龙头,在2018年之前一直与山西汾酒并驾齐驱,一段时间内,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率等关键性经营指标甚至强于五粮液、泸州老窖(国窖)两家全国知名的高端白酒公司,另外一家高端白酒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贵州茅台,旗下的53度飞天茅台,大家是有钱都买不到。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洋河股份这家公司。

01

公司在前两年白酒景气周期受挫

洋河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梦之蓝、天之蓝、海之蓝被公司打造成为知名的洋河蓝色经典系列,公司业绩在2018年之前也是直线飙升。

2018年后,公司出现了产品更新升级换代慢、产品老化、流行性减弱的现象。同时旗下子品牌多,但却没有一款彰显自身品牌价值的大单品。公司的深度分销模式,经销商几乎等同于配送商,利润率过低,销售公司产品的积极性不高。

再加上公司在2019-2020年主动对渠道进行优化调整,清理库存,公司2019-2020年业绩不振,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下滑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下滑11%,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下滑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下滑14%,与行业内友商动不动30%、50%的业绩增长,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正是这种业绩差距,造成公司完美错过了2019-2020年这段波澜壮阔的白酒行情。

02

公司重整行装再出发

面对一系列问题,公司没有回避,2019-2020年主动对产品、渠道进行了升级优化。

产品方面公司将梦之蓝M6升级为梦之蓝M6 ,迅速成为次高端核心大单品,站上了600-800元价格带,2021年全年销售额超百亿,占公司2021全年销售额的40%,公司终于有了体现自身品牌价值的核心大单品。

公司同时推出千元以上的梦之蓝M9、梦之蓝手工班。另外公司将梦之蓝M3升级为梦之蓝水晶梦,推出了天之蓝升级版,梦之蓝水晶梦将卡位400-500元价格带,天之蓝升级版将卡位300-400元价格带,公司今年还将对海之蓝进行升级,在海之蓝升级版出来之前,公司停止向渠道供货海之蓝。

公司产品升级换代、高端化趋势明显加快,满足了消费者喝好酒、少喝酒的消费升级趋势。

渠道方面,公司按照“亲商安商扶商富商”原则,一方面对经销商结构和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对渠道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主动向渠道让利,提升渠道利润率和销售公司产品的积极性。

03

公司业绩重新回到增长快车道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2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大幅增长30%,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2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大幅增长29%,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已经超过业绩失速之前2018年的水准,公司业绩重新回到增长快车道。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公司2021年未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只增长了0.34%,原因是去年2月以来二级市场(股市)持续回调,受此影响,公司投资的中银证券股票价格持续回调,公司财报上的公允价值大幅回落。

但大家也知道,只要公司不卖掉中银证券的股票,公允价值在2021的回调就是浮亏。未来一旦二级市场(股市)涨起来,公司公允价值又会大幅上涨,将来很可能出现公司未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大幅上涨,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稳步上涨的现象。

这里要强调一下,大家看一家企业净利润,重点是看它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及其增速。原因是非经常性损益是非经常、临时性的,比如某企业为了让财报好看,卖了几栋楼,净利润马上就上来了,但其实这种净利润没有任何意义,楼总有卖完的一天,看企业净利润还是得看主营业务上取得的净利润,也就是前面说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公司2021年毛利率75.32%,已经超出2018年的水准,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再创新高,达到77.3%,,比业绩超高速增长、人见人爱的超级明星白马股山西汾酒还要高出0.58个百分点。公司2021年净利率29.64%,虽然比前几年低,但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率创出了38.29%的新高,已经超过2018年同期1.85个百分点,比山西汾酒还要高出2.89个百分点。

另外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 ROE(净资产收益率)已经基本回到2018年水平。公司关键性经营指标已经比肩山西汾酒等友商,表明公司业绩重新回到增长快车道,是在高质量经营上取得的。

洋河股份存货从2018年的139亿,增长到现在的160亿,变化不大,说明公司前几年放缓生产步伐,主动清理库存。公司业绩重新回到增长快车道,并没有牺牲未来的增长。

公司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3倍,账上货币资金高达175亿,是2018年5倍,公司长短期借款是0。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是2020年的4倍,是2018年1.6倍。这点也可与公司100万元应收账款(与200、300亿的营业收入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对应。表明公司业绩重新回到增长快车道,是在良好现金流回报、健康财务状况上的增长,卖白酒挣的钱实实在在装进了公司兜里。

公司合同负债(对应原财报预收款)从2018年的45亿增长到现在的98亿,下游经销商提前给公司支付货款意愿十分强烈,公司品牌力依然强大,下游渠道有一批始终忠诚于对公司的铁杆经销商,这也是公司快速重新崛起的基本盘。

公司业绩重新回到增长快车道,目前看是货真价实的增长。

另外对合同负债多说一句,对于预售型企业(比如房地产)、订单式企业(比如军工、基建、CXO、安防、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合同负债是一个比营业收入、净利润更重要的指标,营业收入、净利润反映的是之前预售、订单的情况,而合同负债反映的是现在预售、订单的情况,是未来业绩的指引。

比如万科2018、2019年的利润增速15-20%,但股票价格不涨反跌,原因就是代表未来业绩的合同负债(已经预售并拿到,但尚未交房并结算到万科营业收入的那部分购房款)增速明显放缓,说明万科未来业绩肯定不好看,果不其然,万科2021年净利润下跌45%。我在万科业绩很好时的2018、2019年没抄底万科,也是担心万科未来业绩暴雷。

04

对于洋河股份,要注意一点

公司2021年、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重新回到增长快车道,投资机构不是不知道,主要是因为公司业绩反弹时间较短,机构们目前还没有十足把握公司是反弹还是基本面反转,大家还有点犹豫,没上重仓。确实也是,公司刚从2019、2020年的坑里爬出来,2021年净利润也才刚刚回到2018年的水平。

对于洋河股份感兴趣的朋友,公司三季报很重要,多留意。半年报肯定不指望了,毕竟今年上海疫情太过严重,北京也因为疫情堂食停了一个多月,半年报估计大部分消费股的业绩都不会好看。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帮我来个“在看” “点赞”,也可“分享”给更多朋友。

后续我们还将对食品饮料行业的五粮液、海底捞、颐海国际、洋河股份、安琪酵母、桃李面包、绝味食品、伊利股份、中国飞鹤、双汇发展、涪陵榨菜、金龙鱼、中炬高新、千禾味业、恒顺醋业,文具和办公用品行业的晨光股份,体育健身行业的安踏体育,医美行业的朗姿股份,宠物行业的中宠股份,家电和消费电子行业的美的集团、小米集团、海尔智家、浙江美大、科沃斯、苏泊尔,金融行业的中国平安、香港交易所、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国太保、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家庭汽车行业的上汽集团,房地产行业的万科A、保利发展,国内旅游行业的宋城演艺、中国中免,芯片行业的中芯国际(港股)、景嘉微、中微公司、沪硅产业,人工智能、云计算和智能安防行业的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用友网络、卫宁健康、大华股份、广联达、恒生电子,激光、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行业的柏楚电子、埃斯顿、锐科激光、大族激光,清洁护理行业的中顺洁柔、维达国际、恒安国际、蓝月亮集团,影视娱乐行业的芒果超媒、光线传媒、万达电影、华策影视、中国电影,医疗服务行业的通策医疗、锦欣生殖、金域医学、美年健康,医疗器械行业的迈瑞医疗、微创医疗、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微创机器人、乐普医疗、大博医疗、爱康医疗、健帆生物,医药行业的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科伦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我武生物、贝达药业、信达生物、云南白药、甘李药业、长春高新、安科生物,疫苗行业的康泰生物、沃森生物、万泰生物、智飞生物、康希诺、康华生物,体外诊断行业的艾德生物、安图生物、万孚生物,血制品行业的天坛生物、华兰生物,物流快递行业的顺丰控股、京东物流,生猪养殖行业的正邦科技、生物股份等进行研究。

文章仅仅记录我自己的感悟、体会,不构成任何买入卖出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