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笔试科目一和科目二资料重点(22下教资笔试科目二高频考点第②篇)

考点1: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方法,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教资笔试科目一和科目二资料重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教资笔试科目一和科目二资料重点(22下教资笔试科目二高频考点第②篇)

教资笔试科目一和科目二资料重点

考点1: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方法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考点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考点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该阶段儿童认知的典型表现是形成了物体恒存;(2)前运算阶段,该阶段儿童的思维不可逆,以自我为中心;(3)具体运算阶段,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可逐,且形成了守恒观念;(4)形式运算阶段,该阶段儿童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能够根据假设进行推理。

考点4:简述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成熟;(2)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在高中阶段处于优势;(3)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逻辑思维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的发展和成熟,是青少年思维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考点5:简述中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

(1)情绪情感更加丰富;(2)情绪的强烈性;(3)情绪不够稳定,消极体验过多,自制能力较差;(4)情绪的易激动性(易感性);(5)情绪两级性明显,情结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相反情绪的转换剧烈;(6)情感的开放性与掩饰性相交织;(7)情绪情感的逆反性。

考点6: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情绪情感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考点7:简述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性格、气质、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四个方面。

(1)性格是个体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结合,是人格结构的;(2)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向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3)认知风格,是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4)自我调控系统又称为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成分。

考点8:简述埃里克森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并分析了这一危机解决成功和解决失败分别带来的影响,并给出了引导每一阶段走出危机、成功发展的方法。具体如下: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与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6)亲密感与孤独感(成年早期:18~25岁);(7)繁殖感与停滞感(成年中期:25~60岁);(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60岁~死亡)。

考点9:简述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5~6岁之前);(2)权威阶段(6~8岁);(3)可逆性阶段(9~10岁);(4)公正阶段(11~12岁及其以后)。

考点10: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通伦理取向阶段。

教资笔试考试前持续更新,期待你的学习![比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奋斗][奋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