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反杀的例子(一介平民的反杀胜利)

“如果你看过一千部电影,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离奇的事情。”——李伟杰

“如果你研究过一千个以上案件,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压根没有破不了的案。”——拉韫


历史上被反杀的例子(一介平民的反杀胜利)(1)

最近,名为《误杀》的电影正在上映。这部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由陈思诚监制,肖央、谭卓、陈冲、姜皓文领衔主演,讲述了一个父亲得知女儿误杀官二代后为保护家人与警方斗智斗勇,展开一场关于侦擦与反侦察较量的故事。

历史上被反杀的例子(一介平民的反杀胜利)(2)

《误杀》


李伟杰(肖央饰演)是一个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凭的父亲,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为人正直善良,邻里之间口碑很好,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影,是一位资深的电影迷。

他与妻子阿玉(谭卓饰演)来泰国打拼17年,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平平嫌弃父亲文凭低不愿与父亲沟通。

在一次夏令营中, 被官二代素察侵犯并拍下裸体视频,素察用视频要挟平平与他发生关系。母亲察觉到女儿的异样,从女儿口中得知她被侮辱和威胁的事,心如刀绞。

在素察找上门来时跟着女儿来到仓库,在争夺手机的过程中平平误杀了素察,随后两人将尸体埋在后院的坟地里,这一幕被小女儿安安看到。

李伟杰打不通家里的电话心里不安于是连夜打的回家,得知事情的始终。

历史上被反杀的例子(一介平民的反杀胜利)(3)

《误杀》的豆瓣评分

李伟杰深知警方腐败无情,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公平正义,因此他否定了妻子自首的建议,利用从电影中学到的逻辑和推理知识,带家人到罗统玩制造事发当天不在场的证据,训练家人面对审讯时的反应。

女警察局长拉韫(素察的母亲,陈冲饰演)得知儿子失踪,将目光锁定在李伟杰一家,利用职位之便对他们严加拷打,从小女儿安安口中得到埋尸的地点。

警方不顾群众反对刨祖坟却只得到一具死羊的尸体,群众奋起反抗,暴乱开始了。李伟杰成功地瞒天过海,将女警察局长拉韫及政议要员都彭(素察的父亲,姜皓文饰演)拉下马,最后为了平息暴乱、寻求内心的安宁他选择自首。


历史上被反杀的例子(一介平民的反杀胜利)(4)

《误杀》不仅仅是一部悬疑犯罪片,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更是隐射出人性的复杂,代表正义的警方冷漠无情、压榨百姓,李伟杰一家作为被压榨的一方,女儿被侵犯却不敢报警,他们是被害的一方。

但随着平平误杀素察,家人帮忙埋尸毁迹,鼓动民众引发暴乱,又成了加害的一方。善与恶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没有绝对界限。

1、“他是一个大好人”

历史上被反杀的例子(一介平民的反杀胜利)(5)

好人李伟杰

在民众眼中,李伟杰跟他们一样,只是一个老实善良的活在暴政下的底层人民。

作为虔诚的佛教信徒,平日里他乐善好施,富有正义感,他会提醒老人带着被素察戳瞎双眼的孙子去做验伤申请公正的赔偿,也会在恶警殴打朋友的时候挺身而出,“大好人”形象深入人心。

李伟杰是一个普通的父亲,靠开网络公司为生,收入微薄,家住在墓地旁边,连女儿参加夏令营的钱都拿不出来,因为文凭低、没本事被女儿看轻,与女儿疏远。

但就是这样一个老实、没有文化的人在危难面前像个无畏的超人挡在家人面前,就像他说的:“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本事的男人,我能做的,就是挡在你们前面。”他利用从电影中学到的本事成功地瞒天过海,保全了家人,在大事面前,他是一家之主,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家庭。

李伟杰是受压榨的底层阶级中的一员,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同时也是一个坚韧的父亲,“父爱如山”在他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这个层面上讲他代表了“善”的一方,但他是个完全的“善人”吗?不见得。

2、“他是凶手”


历史上被反杀的例子(一介平民的反杀胜利)(6)

凶手李伟杰

虽然电影中没有明确指出素察的真正死因,但从一些细节我们不难推断出素察的死与李伟杰有关。

平平与母亲在仓库中与素察发生争执的时候李伟杰正在观看拳赛,拳击手倒地的时候素察也倒地了,从李伟杰向旁人解释吞舌现象加上他回家的时候向妻子阿玉确认素察死的时候有没有留下血迹,可见他是有所怀疑的。

妻子确定素察死的时候没有见血,警方刨祖坟开棺验尸的时候却发现棺木盖上出现了血迹,可以推断出素察不是被误杀而是被活埋的。

李伟杰坐在墓地上的时候听到了他挣扎的声音却选择忽视直到他闷死在棺材里,因为他知道素察活下来只会给家人带来更大的伤害。小女儿拿叉子在桌子上划动的时候被父亲制止,因为叉子划在桌上的声音让他想起指甲划在棺木盖上的声音,良心不安,于是出口制止小女儿的动作。

李伟杰的父母死于暴乱,他也因此成为孤儿。虽然警方与民众积怨已久,但爆发需要一个正当合适的契机,李伟杰为了保护家人利用了群众的善良点燃了暴乱的火苗,于是暴乱开始了,不知多少人会因此与他一样沦为孤儿。

3、“无相布施,才能无限功德”


历史上被反杀的例子(一介平民的反杀胜利)(7)

无相布施,才能无限功德

李伟杰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人性的复杂,作为底层人民,他无疑是弱势被欺压的一方,但某种程度上讲他又是占据主导权的一方,他迷惑旁人无形中为他做假证,一步步把敌方引入圈套而后成功将他们拉下马。

女警察局长被永久停职,政务要员落选。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善与恶就分不出胜负,但正如电影中的台词“拳台上没有平局,一方必须要打赢另外一方”,李伟杰的“善”最终还是拔得头筹,他自首了。

有人觉得《误杀》增加了原版中没有的自首情节,生硬多余,但其实电影中已经多处做了伏笔。

李伟杰第二次向僧人布施的时候,僧人以“无相布施,才能无限功德”拒绝了他,可见这时他已经沾上了“恶”。

小女儿为了得到奖励私自改了分数,将70分改为100分,为了达到目的撒起谎来面不改色,李伟杰害怕她成为下一个“素察”,同时也受不住良心的谴责于是选择自首,他以身作则告诉女儿:做错事就要付出代价。

剧中有一句台词:“善良就是看你站在哪个角度去看。”

人性是复杂的,善恶总是相伴相生,没有绝对的善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抑恶扬善,在善恶之间寻找平衡点。


历史上被反杀的例子(一介平民的反杀胜利)(8)

人生就像一匹用善恶的丝线交错成的布;我们的善行必须受我们过去过失的鞭挞,才不会过分趾高气扬;我们的罪恶又赖我们的善行把它们掩盖,才不会完全绝望。——爱因斯坦

电影最后记者问颂叔觉得李伟杰是个怎么样的人,一直认为李伟杰是一个大好人的他这次却没有回答,只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历史上被反杀的例子(一介平民的反杀胜利)(9)

颂叔

李伟杰经历这次事件之后已经无法再用单纯的好人和坏人来评判,这个笑容更像是对人性的留白,将判断的权利交到观众手上。

人性从古至今就是被热议和争论的话题,我国历代的著名思想家关于人性的争论有很多,更是形成很多不同的派系,其中最著名的是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与荀子提出的性恶论。

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善良是人的本性,不善违背了人的本性。性恶论认为人作为一种生物,具备求生的本能,人生来就是坏的,但凡善良及有价值的东西,都需要经过后天的道德教育养成。


历史上被反杀的例子(一介平民的反杀胜利)(10)

人性本善?本恶?


虽然外国并未对人性的本质展开太多讨论,但基督教的重要教义之一认为人一出生就带有罪,即“原罪”,由此引申出人生而有罪,人活着就是一个赎罪的过程。

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说明人性是复杂可变的,后天的教育对善恶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主教提出的七宗罪中,人类的罪行包括: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这些罪行组成了人性中恶的一面,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这些特性,区别在于有人抑制住了,而有人放纵了它。

扬雄在《法言•修身》说到:”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历史上被反杀的例子(一介平民的反杀胜利)(11)

都希望有个美好的结局

人性的善恶无法完全区分开,我们无法掩盖人性中恶的一面,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后天的修炼中扬善抑恶,多行善事,少做坏事,努力做个追逐善的人,让良知在善恶的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实现自我救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