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

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1)

张仲则

1932 年生,江苏省徐州市人,1949年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1953年毕业,1956年复返母校研修油画一年。1953年起任教于华东艺术专科学校(1958年易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63年下放安徽省马鞍山市,先后在市报社、展览馆、文化馆、 市文联工作, 市美协 任主席。1984年返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1986年任版画教研室主任,教授。

浅论张仲则先生的绘画艺术

我国著名画家张仲则先生从事绘画创作已有六十余年,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三十余次,鉴于张仲则先生为版画事业做出的努力,1996年中国版画家协会为表彰在中国版画发展的重要阶段上做出特殊贡献的艺术家,授予他“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优秀版画家”称号,并颁发其“鲁迅版画金质奖章”。然而,对于这样一个优秀的画家,美术理论界给予的关注仍然太少,究其原因:一是美术理论工作者大多喜欢关注古代人物的研究,对当代画家不大关注;二是尽管有少量关注当代画家研究的工作者,却由于艺术审美修养低下,人云亦云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历史研究的眼光。因此一大批优秀画家得不到高度的重视,张仲则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纵观其绘画路程,我们可以看出其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的“遵命”绘画;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探索期;第三阶段则是20 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的25年创作理念创新成熟期。

第一阶段画家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因此大多数题材都集中表现工农兵形象。他满怀热情地深入到钢铁一线,曾六下钢厂,在熊熊烈焰的炼钢车间作画,创作了一大批反映钢铁工人的优秀画作。其大型油画《抢修炼钢炉》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印制成大型单页画全国发行,由此被同行们称作“门采尔”式的画家。

20世纪60年代初,张仲则被下放到安徽省马鞍山市,先后在马鞍山市报社、市文化馆、市文联等做文化宣传和群众业余美术辅导工作。这给了他更多接近工人的机会。他如鱼得水,不分寒暑,经常奔波在马鞍山各大钢铁厂之间。油画作品《书记在炉前》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参加了1964年全国美展,并在《工人日报》《四川日报》《安徽画刊》等媒体发表,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在这之前还专门为北京军事博物馆创作了《洪泽湖抗日游击队》,为上海鲁迅纪念馆创作了《鲁迅和茅盾共贺红军长征胜利电》等作品,均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2)

《夺钢》 油印套色木刻

40cm×44cm 1973 年

入选 1973 年北京对外文委主办的“中国现代版画展”,赴瑞士、瑞典、巴基斯坦及英国展出。

张仲则在钢城马鞍山一待就是二十年,由于辅导工人业余美术的需要,将绘制油画改为创作版画。因油印套色木刻更能强有力地表现钢铁工业,张仲则先生将传统木刻油印版画进行了改进,印画时做个可大可小的油墨滚子,分别装上深浅不同的层次,冷暖变化不同的颜色,将炼钢车间烈火焰焰、钢花四溅的场景表现得栩栩如生。这种独特的油印方法,把油画的色彩融入到版画创作之中,在全国尚属首例。用这种独特的方法创作的《夺钢》《火红的车轮工厂》《炼钢炉长》等版画分别参加了全国美展及国外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张仲则坚持二十年不变地表现钢铁工人题材在全国尚属罕见,他的画造型准确、笔触厚重、色彩明亮,被誉为 “钢铁画家”。

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3)

《火红的车轮工厂》 油印套色木刻

44cm×73cm 1976年

著名画家吴作人、艾中信、李天祥都曾高度评价他的画艺,他们认为,张仲则的画富有创造性,他别出心裁地将油画、中国画和版画的某些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颖独特的风格,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和内在的力量。如果说这种内在力量和创造意识的萌芽是得益于他早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徐悲鸿、吴作人等著名画家而造就的坚实基础与素养,那么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画家的绘画转变,则是源于改革开放之后的自我反思。张仲则先生清楚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但大多数改革开放只体现在经济领域,艺术上的改革开放还是一片空白。面对宽松的艺术环境,国际间频繁的艺术交流,张仲则感到原有的创作思路和固有的创作习惯,都远远不能适应这个时代发展要求,他开始困惑和迷茫。但很快他就理清了思路,其尝试用正反两面创作的“彩墨画”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

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4)

《两个炼炉工》 木版水印

13cm×18cm 1974

著名画家、理论家、教育家艾中信先生赞道:“张仲则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地探求新技巧。由于具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和丰富的油画、版画经验,又吸收了水墨赋彩多层次的画法,以水墨和粉彩相掺和,在纸的正面挥毫,背面烘托,别出心裁地将油画、版画和中国画的某些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粗犷强劲的风格,具有特殊的表现力。”

1984年应邀走进南京艺术学院任版画系主任,他不得不重新投入到教学中去,但他没有忘记创新的理念。“南京艺术学院初恢复版画专业时,仅木版画单一版种教学,而一流国内外大学版画专业本科教程,必须具备平版、凹版、凸版、漏版四大版种。”因此筹建与完善版画教学是迫在眉睫之事。于是他先后多次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终于在短时间内完成南京艺术学院的版画工作室筹建工作。在北京考察期间,他还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的石版、铜版、木版、丝网版四个工作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参加了他们的教学活动并取得了教学经验,自己也在实践中全部掌握了“四版”实际的技法经验。这一年他54岁。在“四版”教学中,他边教边学,并创作了一大批版画作品。

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5)

《自动化薄板车间》 油印套色木刻

43cm×79cm 1980 年

丝网作品《生命的呼唤》《呼唤》入选1987年全国第三届“三版”展,《生命的欢歌》参加了台湾举办的“中国大陆现代版画展”。《回旋》入选1987年法国巴黎“国际现代版画双年展”,并被法国国立图书馆收藏。《浴女》入选1987年“中国现代版画与民间年画展”,并被千叶县美术馆收藏,填补了江苏丝网版画的空白。

除丝网版画的杰出贡献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铜版画,1993年创作的铜版画《太极的碎裂》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面对世界版图的日益变化,苏联的政治解体,多元化的思潮袭来,作者之前从没有过的创作激情,被深入地挖掘出来,《太极的碎裂》揭示了中国传统的太极思想将会被日益全球化的经济变革所击碎的必然结果。该作品参加了1993年全国第五届“三版”展,并被收录于《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版画》大型画册,充分地展现了艺术家的学术水平和语言风格。

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6)

《太极的碎裂》

铜版画

20cm×27cm

1993 年

作品参加全国“第五届三版展”,2009 年“中国百年版画展”。

收录于《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版画》《中国当代美术 1979—1999》大型画册。

此外,面对现今的人们被五彩缤纷的自然、变化莫测的人事、显隐各端的心情搞得茫然无绪,难以把握的现状,张仲则自然地在他自己的版画创作中,把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体现了出来。这也是他继表现混沌原初状态之后哲学思想升华的折射。如他的生命系列作品《生的欢乐》《生命的渊源》《生命的寻求》等,就是巧妙地将一白一黑两猫交错而组合的太极图式。

传统版画的灵魂在于刀法和木味,张仲则的作品中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追求刀法,却追求色块及形象的透视效果,以及对自然事物的瞬间感受过程,极为深刻地把道家“大道无形”“大道无象”的哲学思想传达到版上、纸上,形成了深沉而有意味的形式。他的“生命系列”常以木版水印坚挺的细线、多层次的渲染、一版多色及应用平版印刷滚动自然机理纹样,表现猫的细腻温柔,或以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正面挥毫上色,反面烘托泼彩渲染,墨透纸面与色彩形成斑驳游离效果,表现野猫的粗犷与野性。

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7)

《歇》 彩墨画

97cm×105cm 1980

除了创作富有哲学思考的版画作品之外,在这期间他更多地思考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精神。他总结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精神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个体的艺术语言体系;二是反对模仿复制的懒汉式创作,提倡原创性;三是所有古今中外的艺术手法为我所用。在深入研究西方当代艺术思潮后,他找到了自己的一套中国画创作语言,这在他的“猫系列”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印证。“猫系列”作品,是张仲则先生去寻找新的艺术语言的实践,是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特征、功能、形态、技法各个方面的重新认识与估价,是对习惯思维模式的挑战与超越。

1994年,退休以后的张仲则,在平静的生活中反思过去,他回顾几十年的路程,发现自己在历次政治环境中,始终小心翼翼地生活、绘画,并没有彻底地恢复人的自由的本性。张仲则说:“我曾目睹一只猫从六楼落下而安然无恙,我常想,这是否就是柔韧的生命力的体现。水滴至柔却能穿石,空气至柔却能掀浪吞船。柔的变化大了,无形却有形,似是而非。于是我悟到白石先生的‘似与不似’的美学内涵,由此,我发现自己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作品的强硬和呆板。”自由的本性开始在他的内心澎湃,他突然领悟到绘画的精神实质。

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8)

《黑猫伴侣》 宣纸水墨

24cm×35cm 1996 年

大约从魏晋开始,中国绘画就不再满足于画得像了,人们开始追求形似之外的审美因素,即顾恺之的“以形写神”的“传神”思想。张仲则先生是深知这一历史发展轨迹的。他开始运用中国画大写意的草书之势画猫,猫之精髓随着他笔下富有节奏的线条以及若即若离的点画呼之欲出,真正做到了“绘画要笔精墨妙,潇洒出尘,雄壮刚健,力透笔尖,百炼钢化作绕指柔”。这种笔法来自书法,“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因此他的猫不论卧、站、蹲、跳皆生动、自然、传神,已不再为形所缚,充满了东方特有的精神与韵味,那种“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思想已在他的笔下猫的世界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他说:“白石老人曾说过‘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如何把握‘似与不似’的意境是中国画的本质。”

张仲则先生素有爱猫之癖,他曾养了十二只大小不同的野猫,整日与猫相处,细致入微地观察。看他笔下的猫,你会发现,这些猫的眼睛长到脸面的外部,瞳孔都有一颗像葵花籽似的绿点,而猫耳朵又是鲜红的。如果没有对猫的细致观察,画家是万万不敢这样落笔落色的。猫眼不可能长到面外,但是如果在夜晚观察猫,就会被猫的目光所迷惑,仿佛真的要扩张出来一般;猫耳不可能是红色,但如果在阳光下就可能发现,由于猫耳细薄,会被阳光照得透明泛红,红当然是血液流动所成。透过只只灵巧、独立、自由的猫体,可以看到画家心态的自在、自由。

正如评论家俞律所说:“张仲则逐步离开了我们长期遵守的具象,走向我们曾经因之引起恐慌的抽象。或者可以说,离开形象,走向意象。他的抽象始终迷恋着形象的幻影,并对这绝对的影子予以集中处理,因此,你看他画的猫,会觉得这是过滤了生活中的灰尘,戴着诗织的面纱,经过高度拟人化处理的猫的真魂,也是千姿百态的人的真魂。完全可以说,他通过画猫来演绎复杂的人性世界,甚至广袤神秘的物质世界,而又像诗一样地全无达语,不能言传,充满别趣!”

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9)

《奔耍戏》宣纸水墨

144cm×62cm 2008 年

宋人郭熙、郭思父子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使笔不可反为笔使,用墨不可反为墨用。张仲则先生“使笔”和“用墨”就是克服了工具和材料的外在性而取得了主动,从必然状态跃居自由状态,他的手是心的延长,笔是手的延长,墨是笔的延长。从心到手、到笔、到墨,和谐统一。张仲则先生“一笔成猫”体现了创作时动作的连贯性,心意与动作的内在一致性,也就是中国东方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张仲则先生孜孜以求,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找到了一种能传达自己情感的自由、虚静的绘画语言。从此,他笔下的人物、猫、山水,已不再是自然客观地再现,而是客观的人化,是心灵的精神写照。

细观他的猫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造型的独创性。一切物象都有它自身的形体特征、结构和习性,要对它进行深入的观察、了解,目的不是再现,而是透过表面去发现、寻找更真实、更本质的物体形象。以往造型手段无非是准确的轮廓比例、透视的立体面以及光与影的空间质量等,但现在代之而起的是平面简洁化的趋势。二是线条的自由抒写性。造型的平面简洁化就是将外表和内在的形体结构最大限度地概括为少量的点、线、面,经过变形重组形成物象深沉的形态特征。这和他十岁时曾入上海戏剧学校学习有很大关系,因此他理解唐代狂草大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书艺为之精进的故事的真谛。过去舞蹈戏剧的底子加上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以及后来研究古代张旭、怀素草书的经历,使他笔下的猫的形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草书般奔放、凝练、灵动的线条使他成为中国写意艺术的标本”。三是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用色与中国画的泼彩相结合。这三个方面的艺术特色足以证明张仲则先生的画猫之法“前无古人”,他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沙鸥:当代学者,书画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姑孰画派研究会会长)

钢铁题材初接触(1954)

张仲则

1953年夏,我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任教,安排在创作教研组指导三年级毕业班创作。当年毕业班的毕业创作容为表现钢铁工业,作为指导教师,我和几位同事被先行安排到上海华东区炼钢一厂了解、考察情况,我们一行几位教师一起在上钢厂的车间炼钢炉与工人共同生活两个月,收集素材,画了一些画,校后制定了毕业班同学的详细教学计划。

1954年年初,开学后我和浙江杭州中央美术学院东分院毕业的杨培钊同一教研组,带领本班20余名生到上钢一厂实习,教学组组长高孟焕、助教叶善和政治辅导员宋杰三人则带领20余名学生到上钢三实习。刚刚毕业即被委此重任,我很开心且充满自信,央美术学院的学习经历让我具有系统的美术创作经,加之又到上钢厂实践过,所以教学过程进行得很顺利。

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10)

《火红的车轮工厂》油印套色木刻

44cm×73cm 1976 年

在带领同学于钢厂实习期间,适逢一钢厂平炉车的两座炼钢平炉大修。平炉炼钢温度可达一千多度,个月后,炉壁的耐火砖多已破损,需换旧砌新,方能续冶炼。以往如此大修一次,须十天半月,因最后炉钢水放净后,要等红砖冻透后,工人才能进炉内掀旧砖再砌铺新砖,工作量十分巨大且艰苦。但1953正是1949年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钢材是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料,一钢厂全体职工为了国家多产钢、炼好钢,奋力生产,在平炉抢修中更要节省时间。于,工人们提出在最后一炉钢水放出后,不等待炉内高温下降,便进入炉内抢修,工人们轮流进炉抢修,夜奋战,场面十分感人。

依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使同学们能深入工厂生活,与工人打成一片,我将同学分几个小组日夜跟随工人,配合抢修平炉工作进行劳动致富宣传,同学们写标语,画宣传画,手持扩音喇叭在炉前宣传,忙得热火朝天。原本半个多月的修炉仅三五天即成功,厂部后来还对同学们的服务热情进行了表扬。

此段经历我感受颇深,在同学们进行毕业创作之际,我也确定以“抢修炼钢炉”作为主题开始创作。该作品初稿完成后,经系里评委投票,以全票通过在学校“美术系教师作品展”展出。这次展览对我鼓励很大,为了完成它,我又陆续到上钢一厂平炉车间去了五次,逢寒、暑假都去,画了大量工人和生产车间的速写。

最后一次到那里也恰逢平炉抢修,刚从高温炉膛内出来的工人汗流浃背,我立即铺好画布现场写生,表现工人们轮流进出炉内抢修的场面:一工人由炉膛放扶梯,另一人身披麻袋急速进炉内抢修;炉外有组长指挥;有的工人出炉膛后在风扇下歇息……整个车间劳动战斗热气腾腾,让人印象很深。就这样,经过多次深入钢厂观察写生,我终于完成了我的作品《抢修炼钢炉》。

1956年11月,《抢修炼钢炉》入选北京“第一届全国青年美术展览”,并以单幅年画形式出版发行全国。这幅作品是我毕业后第一张依讲话精神,并参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创作实践,为我此后多年的创作和教学奠定了基础。钢铁工人的劳动精神长久地感动着我,我醉心于其间,这也是我后来扎根钢城,表现钢铁工业题材三十年不变的原因。

扎根马鞍山,创作钢铁题材作品(1964)

初到马鞍山市报社,我被分在副刊组,负责美术、采访、编辑等工作,报社美术工作与学校教师工作有所不同,新闻报道多且快,大多是采访、组稿、速写、插图等工作,虽然很繁忙但也能适应。

1964年,省美协郑伊农同志到马鞍山向报社总编邓竹虚转述了北京将举办五年一届的“第四次全国美术大展”的消息,要求各地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建议组织南京艺术学院来的张仲则、胡华令去创作。

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11)

《干群亲密在炉前》木版水印

42cm×42cm 1974年

参与这样全国性的美术大展是报社的荣誉,如果能入选也能提升报社的影响力。因此,邓竹虚欣然同意,并给我俩放了两个月的创作假,这样我又开始了我的创作生涯。

我选择创作钢铁题材的作品,并去到马钢一钢厂的平炉炼钢车间体验、收集创作素材。马钢的平炉炼钢车间与上钢一厂平炉车间相仿,很巧的是,我还在那里遇见了来自上钢厂为响应支援马钢号召而来的一位炼钢工人和几位车间干部,他们几位都是我以前熟识的老朋友。我仍旧本着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态度投入创作,住在工人们集体宿舍,日夜在炼钢炉前体验、观察,画速写、参加工人干部们的会议,最后确定表现领导深入第一线,在炼钢炉旁与工人们共劳动、共商量的主题。三个月后,我创作出了《书记在炉前》这幅油画作品,作品送交安徽省美协,然后送到上海华东区的“迎国庆展览”展出,经华东区评选,再送到北京,入选全国“第四次全国美术大展”。

全部作品在重庆巡回展出时,《四川日报》刊登了我的这幅《书记在炉前》,并发文作了介绍。当时全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开始日趋动荡和紧张,“文化大革命”的前身——“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陆续在全国展开,两年后的1966年,“文革”开始,此后有关全国“第四次全国美术大展”的消息很少听到,我参展的这幅油画作品《书记在炉前》也就踪迹全无了,只留了一张黑白照片。

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12)

《钢水奔腾》木版水印

45cm×40cm 1973 年

后来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举国上下几乎所有工作全面停顿,所有人都围绕“四清运动”活动着。我被报社派遣参加市里组成的华东区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赴全椒县一年,又到定远县参与了一年的“四清运动”,1966年才返回报社。彼时,正是“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的时候。

“文革”后的钢铁画创作(1977—1984)

“文革”结束后,在改革开放大潮下,社会各个方面开始蓬勃发展,美术界百花齐放的格局到来,中国画、油画、版画发展很快,具有主题性、娱乐性的作品同时在展览中出现,彻底改变“文革”时期单一的“红、光、亮”的绘画面貌。由省到市各级文联、协会恢复,大大小小的美术活动、研讨交流活动频频举办,此时,我也被调到马鞍山市文联主持市美协工作,感到十分高兴。我以繁荣社会主义美术创作为主要任务,定期组织市里的画家们深入厂矿写生、收集素材,几乎走遍了马钢公司的各大厂矿,武汉钢铁公司各厂矿、上海宝山钢铁厂、大冶铁矿山等地方也有我们的足迹;同时,我又组织画家们到雁荡山、普陀山、东海渔场等地写生,并和当地文化界人士、美协画家进行交流;此外,我还组织发动画家为国家级、省级画展提供作品,在市内举办联展、个展,以活跃马鞍山画坛。

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13)

《钢水·汗水》油印套色木刻

81cm×62cm 1985 年

总之,那几年为市美协做了不少工作。有了几次成功的经历之后,我对于钢铁题材版画越来越驾轻就熟。这两幅《钢水·汗水》是“文革”结束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创作,是应《安徽日报》美术组长的邀请,提供他的一些表现人物的作品,用于报纸刊登。当时在美术领域已有一些关于绘画主题性与娱乐性的讨论,《钢水·汗水》创作完成后我开始逐渐减少政治性、主题性的创作,开始探讨更为自由的表达。

张仲景主题书画欣赏(最后的钢铁画家)(14)

《竞赛之花》油印套色木刻

39cm×75cm 张仲则、王刚、戴兵

1974 年入选 1974 年“第五届全国

来源:《最后的钢铁画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