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篇深刻的游记(如何写好参观游览类文章)

如何写好一篇深刻的游记(如何写好参观游览类文章)(1)

在清晰的顺序中突出感受

――参观游览类文章写作指导

李勇军

老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对于大家来讲,“行万里路”也变得现实的同时也变得方便。无庸置疑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与参观、游览打交道。事实上,不少同学不仅参观、游览了我们国内不少地方,还到过国外不少地方。在参观、游览中,对于其中的某些见闻,自己的印象还会很深,于是拿笔用文字把它们记下来,这就是在写参观、游览类文章了。

也就是说,所谓参观游览类文章是以写自己参观、游览的见闻感受为主的一类文章。显然,写好这类文章,既可以给自己的参观游览留下更多更好的回忆,也可以练练笔,一举多得。

那么,如何把参观游览类文章写好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理清参观、游览的顺序。

顺序清,思路清。参观、游览类文章亦是如此。如果没有一定的顺序,东写一点,西写一点,所写的内容就会杂乱无章,读者读起来,对你的参观、游览也就难以有一个清晰的感受。反过来,如果把参观、游览的顺序安排好了,文章的层次才能分明,读者就会很容易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般而言,参观、游览类文章用得最多的顺序就是地点变换顺序,也就是人们所常说的“移步换景”,走到什么地方,就写什么地方的景物。显然,这种顺序,对于参观、游览的地方比较多的,很适用。

课文《小石潭记》的第一段的开头: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溪,水尤清冽。

这两句就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由远而近,用八个动词“行、隔、闻、鸣、乐、伐、见”领奖写了“望竹林――闻水声――见小潭”,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二、把握参观、游览的总体感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如此,观察也是如此。对于同一景物,不同的人的感受也往往是不同的。在写作参观、游览类文章之前,我们在构思时就要确定好参观、游览时的总体感受。把这种总体感受确定好了,这篇参观、游览的文章也有了中心。事实上,如果没有一个总体感受贯穿于全文,我们在文章中所写的那些景物那些见闻,也会显得很散乱,难以给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威尼斯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着许多的特点,可课文《蓝蓝的威尼斯》把握的总体感受就是一个“蓝”字,通过精心的选材,从不同方位视角,用一副副色彩明快的画面,把威尼斯的迷人风采——水美、建筑美、秋色美展现出来,使人们亲临其境,陶醉其中,享受无穷。蓝天碧海、典雅繁华、和谐幸福,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起构成了蓝蓝的威尼斯。

课文《美丽的西双版纳》也是如此。作者从众多的材料中选取自己感受最鲜明的五个片段,“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突出自己的总体感受:“美丽”,从而给人留下了鲜明突出的印象。

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文章贵在真情实感。参观、游览类文章也不例外。而要写出自己在参观、游览中的真情实感,我们就要写出自己对于景物的感受。在具体写作中,我们往往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表达自己对于景物的感受。

一是融情于景,即在描写中倾注自己的感悟,写景的同时也就是在写情。

课文《蓝蓝的威尼斯》中就有的一段:

11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相互沟通,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在比喻中,就将威尼斯作为“水都”的白天和夜晚之美写得光彩夺目,如诗似画,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是情景交融,即先描写景物,然后抒发感情或发表议论,或者引起种种联想。

课文《阿里山纪行》的结尾: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其中,“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就是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阿里山的感受。

【精彩语段】

片断一

参观了这圣保罗山以后,我们的车就遵行着“彭大希利”的大道,驰向了东面圣约翰山的故垒。这山头的故垒,还是葡萄牙人的建筑。炮口向内,用意分明是防止本地土人的袭击的。炮垒中的堑壕坚强如故;听说还有一条地道,可以从这山顶通行到海边福脱路的旧垒门边。这时候夕阳的残照,把海水染得浓蓝,把这一座故垒,晒得赭黑,我独立在雉堞的缺处,向东面远眺了一回马来亚南部最高的一支远山,就也默默地想起了萨雁门的那一首“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的《金陵怀古》之词。

――节选自郁达夫《马六甲记游》

片断二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体里安放着一位当代最伟大的人物。

然而,恰恰是这座不留姓名的坟墓,比所有挖空心思用大理石和奢华装饰建造的坟墓更扣人心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到他的安息地来的成百上千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世界上再没有比托尔斯泰最后留下的、这座纪念碑式的朴素坟墓,更打动人心的了。

――节选自(奥)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