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什么时候失去控制的(周天子是自己破产的)

周天子什么时候失去控制的(周天子是自己破产的)(1)

周天子什么时候失去控制的(周天子是自己破产的)(2)

​【周天子是自己破产的,可与我大秦无关】

当代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成功,固然要靠个人的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一个极端是——如果历史进程拒绝,那再怎么奋斗都没用。

周天子就是这样的典型。

可能很多人疑惑过,在整个春秋战国长达五百多年的时间里,怎么就没有出现过哪怕一位周天子,可以奋发有为,来个“大周中兴”呢?

知乎上甚至有个问题,大概是如果你穿越成周天子,该怎么做才能重获“名副其实”的最高权力?

周天子什么时候失去控制的(周天子是自己破产的)(3)

这题几乎无解。

原因很简单,历史进程不允许,实际表征就是别人不允许。

这个别人首先是春秋时代的诸侯霸主们。从郑庄公“舍得一身剐,敢把天子射下马”以后,“礼乐征伐”即管理天下的权力,就已经从周天子转到了以“春秋五霸”为代表的诸侯霸主手上。

出于保卫“革命果实”,持续打压、防止周天子“复辟”,便是诸侯们的斗争本能,只是在真实历史上从来不是明线,后人较难洞察而已。

战国时代最大的变化,则是公卿大夫阶层的完全崛起,“礼乐征伐已自大夫出”。此时别说周天子,就连各国的传统诸侯,也都成了必然打压的对象。

可惜,作为诸侯曾经的敌人,周天子却并不是公卿大夫的真正朋友。这同样是阶层、权力斗争的本能。

毕竟卿大夫连本国的权力都要控制,又怎么可能再去支持一个名义上具有管理全天下权利的更高权力呢?

这就是司马光针对赵魏韩“三家封侯”所做评论的幼稚所在。

他总“奢望”会有齐桓晋文之类的人来替周天子实质出头,实际上齐桓晋文固然不会这么干,“战国七雄”君主们更不会。

那注定是奢望。

有意思的是,周天子的境遇,反而是春秋时代好过战国时代。既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霸主们总要表面维持同周天子的关系,只要他安于做个橡皮图章,大家也就相安无事。

甚至赵魏韩“三家封侯”,还得请周天子出来站台以赋予合法性。

可是在战国,这种表面的尊重都已经不复存在。

因为时代的潮流已经奔向“集权”,周天子作为曾经的最高权力拥有者,反而是战国君主们最讨厌却也最想取代的终极目标。

“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所以,无论是春秋和战国,任谁都可以奋斗,就是周天子不行。

严格说,自东周开启,周天子就已经被剥夺奋斗权力终生终世,直到退出历史舞台。

可悲的是,历代周天子心中或许总有过奋发的志向,但实际的表现却多为自己不争气的“破罐子破摔”,也不能完全归咎为别人的打压与限制。

这就是那个让很多人头大的“西周国”和“东周国”,又有西周、东周,还又有两个国,到底咋回事嘛?

其实说来很简单,同诸侯内部、卿大夫内部权力斗争的历史潮流一样,周天子们也在“内讧”。

公元前441年,上一任周天子挂了。他有四个儿子,老大继位。

结果没几天,老二干掉了老大,继位。

又没几天,老三干掉了老二,继位。

老三学聪明了,谨防老四效仿,于是把周王畿一分为二,让老四开创“西周公国”。

这就是“一年四王”,虽然老四名义上是继承周公的国家,但周天子事实上已经分裂。

几十年后的前367年,西周公国的国君挂了,两个儿子又闹起来。其中之一得到了赵国韩国的支持,“请求”周天子让他“领土自决”,于是“东周公国”诞生了。

操蛋的是,东周公国不是从西周公国土地上分裂出来的,反而是在周天子既有领土上“独立”出去的。

于是,周天子事实上再次分裂,“一国三周”,名义最高的周天子,地盘反而是最小的。

周天子什么时候失去控制的(周天子是自己破产的)(4)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时任周天子即周赧王的王宫“举鼎”,意外身死,“智囊”樗里疾迁怒于周赧王,于是周赧王“被搬家”到西周公国(都城应该是划给了东周公国),事实上失去了所有的土地,过的是寄居生活。

至于西周、东周俩公国之间那些勾心斗角乃至鸡毛蒜皮的相互算计(如抢个水啊、怂恿别国抢对方个宝啊),更是成为历史的笑谈。

但是没办法,形势比人强、视野决定格局,即使周天子们的“天下”已只有一亩三分地,那也必须得争、得斗。

不然何以遣有生之涯?

而且,后人往往忽略一点——

周赧王跟两个公国国君的关系能“融洽”到什么程度?

他俩真会尊重他么?

恐怕最觉得他“讨嫌”的,不是其他战国国君,反而是这两位亲戚吧!

这就是气数将尽。

于是我们看到了历史上最奇葩的一幕,也是周天子令人难以置信的真正结局。

前256年,周赧王和西周国君因为一通骚操作,彻底得罪了秦国。(楚国怂恿周天子出面合纵伐秦,这家伙脑一热就屁颠颠去了,组织了五千御林军,军需还是向国内富商发券征集的,结果除了楚国燕国来了,其他国家都没来,于是作鸟兽散。)

秦国大军压顶,西周国君没办法,只好亲自赴秦请罪,献土纳降。(司马迁和司马光对此记录不同,后者说是周赧王亲自去秦国,应非事实。)

后人多认为秦国就此灭了西周公国乃至周天子,其实这是个误解。

虽然秦昭襄王挺没品,故意以“游街”羞辱西周国君,但还是把他放了回去,土地、人口、宝物啥的也暂时没动。

这不是嬴稷善良,而是他心存顾忌,这也是战国君主们的国际共识——我们都不喜欢周天子,但主动干掉周天子的,肯定是个蠢货。

嬴稷从没把周天子当回事,但他可不想当这个“蠢货”出头鸟,留给六国讨伐自己的把柄乃至后世痛骂的口实。

他可以实质控制西周公国和周天子,但名义上绝不会干废掉他们的蠢事。(所以司马光支持的“周赧王赴秦”不实,此处也可为理证,嬴稷可以羞辱西周国君,但不必也不敢公开羞辱周天子。)

所以西周国君和周赧王之后还是“好好”活了一段,只是都没活太久,于前255年相继逝世。

如果说西周国君是气死的,那么周赧王则是穷到破产死的。

气死好理解,毕竟被当众游街,一个顶级贵族如何能够承受这种羞辱?

但是堂堂周天子居然会穷到破产,怎么说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周天子什么时候失去控制的(周天子是自己破产的)(5)

但这又的确是事实,因为之前是以他的名义向国民发行“债券”,现在债主们自然要来讨债,于是成语“债台高筑”诞生了,而周赧王却真没钱了。

我读这段历史,总以为,大家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周赧王没有儿子或孙子么?

为什么他死后没人继位成为新的周天子?

要知道,西周国君死后,还是有人继位的,就是后来被秦国强制发配的那个。

可是名望更高的周天子,怎么就没有人继承了呢?

我尝试浅薄的猜测,历史真相也许是——

周赧王真的破产了,如果他的子孙继承他的位置,那就要替他接着还债,他们却实在拿不出。

何况,周赧王还有什么遗产值得继承么?

他早就没有了土地,现在又没了钱,除了那个神秘莫测的“九鼎”,实在是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至于天子头衔,就是笑话。

更可悲的是,似乎也没有任何人再关注这个事了,“天下共主”?“周天子”?没了就没了吧。

失去权力、失去名望、失去土地、失去经济、失去人心,五百年来,周天子终于再也没有值得留恋的任何价值,就这样宣告破产、“寿终正寝”,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这当然是秦国乃至各国君主乐于看到的,甚至不排除秦国在内里耍过什么阴招,比如故意阻挠周赧王的子孙继位等,但起码表面上,就是老姬家自己都无人继位、放弃了,就此谴责秦国意义不大。

何况,还真没人为此追究过到底是谁的责任,当时没有,后世包括司马迁尤其是“天子至上”的司马光也没有。我也是闲得蛋疼。

既然周天子都没了,秦国也就不再客气,九鼎没收不说,西周公国自然也没有任何存在的法理性了。

几年后的前249年,吕不韦灭掉东周公国,八百年大周王朝彻底over。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