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5个干饭习惯(丰收节来临扒一扒这些)

干饭了,干饭了!作为一个标准的“干饭人”,狼吞虎咽的你了解关于粮食的这些冷知识吗?

五谷丰登?五谷杂粮?五谷不分?这里的“五谷”到底指的啥?

常见的5个干饭习惯(丰收节来临扒一扒这些)(1)

“五谷”最早见于《论语·微子》中,是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是夫子?这句话是不是有些耳熟,这是不是躺平的你的真实写照?“五谷”一词的出现,标志着春秋时期人们对于粮食有了分类概念,“五谷”不是指5种粮食,而是指5类粮食。

常见的5个干饭习惯(丰收节来临扒一扒这些)(2)

在魏晋南北朝之前,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大多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五谷”就指的是麻、黍、稷、麦、菽。麻,即为胡麻,其籽可充饥,可榨油,茎皮可做麻绳,麻衣,麻纸等。黍,与稻类相似,去壳之后即为黄米。稷,即为粟米,民间俗称小米,具有粘性,稷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当作五谷之神,和土神合称“社稷”,后成为国家的代称。麦,主要分为小麦、大麦、燕麦和荞麦等种类。菽,则是豆类的总称。

南北朝之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种植水稻的省份逐渐增多,水稻也走向了更为广袤的田野,“五谷”也就逐渐演变成了稻、黍、稷、麦、菽。

常见的5个干饭习惯(丰收节来临扒一扒这些)(3)

那么问题来了,水稻和小麦作为主食界的“扛把子”,哪一个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呢?

答案是:水稻。小麦原产西亚,约4000年前传入中国,并逐步取代了粟和黍两种粮食,成为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形成了现今中国“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而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开始种植水稻了。

常见的5个干饭习惯(丰收节来临扒一扒这些)(4)

我们四川也与水稻自古就有着难解的情分。早在4000多年前的宝墩时期,成都新津区(宝墩古城遗址)就衍生了以稻谷为主、兼种粟和黍的农业经济结构,奠定了古蜀文明、乃至“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经济基础。所以我们四川是名副其实干“饭”人。

那么问题又来了,作为四川人下饭神器的辣椒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A.先秦时期 B.唐朝 C.宋朝 D.明朝末年

答案是:明朝末年。没想到吧,四川人下饭必不可少的辣椒竟然在明朝才传入中国,辣椒最早产于拉丁美洲,主产地是墨西哥。

常见的5个干饭习惯(丰收节来临扒一扒这些)(5)

那么问题又又又来了,辣椒传入中国前,四川人吃什么呢?其实在辣椒传入中国前,四川人民的口味就已经很重了。在晋朝《华阳国志》中,就记载了四川人民尚滋味,好辛香,这里的辛香指的就是姜、花椒和茱萸。没错,就是王维那首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之中的“茱萸”。这样看来,四川人对吃也充满了诗情画意啊。

常见的5个干饭习惯(丰收节来临扒一扒这些)(6)

说了这么多,今天是不是涨知识了呢?眼下丰收节临近,不妨带着这些新get到的知识点,走向广袤的田野,去感受一下金秋大地丰收的喜悦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