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古韵斑驳陆离的美 高墙窄巷石板道

古村古韵斑驳陆离的美 高墙窄巷石板道(1)

图①:古村古树相互辉映,形成美丽风景

古村古韵斑驳陆离的美 高墙窄巷石板道(2)

图②:古宅中还挂着进士牌匾

古村古韵斑驳陆离的美 高墙窄巷石板道(3)

图③:喜庆的对联为古朴的老宅增添了许多生机

古村古韵斑驳陆离的美 高墙窄巷石板道(4)

图④:村里留存下的古宅

古村古韵斑驳陆离的美 高墙窄巷石板道(5)

图⑤:居民家里留下的老物件

□本报记者周文琼 通讯员刘玉婷 文/摄

老屋、老树、老故事……永福罗锦镇尚水老村都有,村民始祖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由山东从军到此建村。这里还是岭西五大家之首吕璜的故乡。探访古村不但能感受到这里的建筑之美,也在留存的古迹和尚水老村村民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感受到耕读传家的精神财富。

古村美 高墙窄巷石板道

尚水老村村东是溪,村西是罗锦河,溪水、河水均由南往北流,当地村民认为北为上,把水往上流叫上水,原名叫上水,后村民另建一村,此村后谐称今名为尚水老村。

青砖黛瓦、高墙窄巷石板道、古树参天……村委会副主任吕建平带记者逛村子。尚水老村地处亚热带温带交界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湿度适宜,年平均气温18.8℃,林木茂盛。村内香樟、松树、枫树已长成参天古树,与村落古建筑相互辉映,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最先迁徙到尚水老村的先祖,开垦土地灌溉农田,富硒土地年年丰收。尚水老村均为吕姓,全屯有人口420人,皆为汉族,整个村屯约有80户,其中古民居约20户。

保留下的古民居大多已没人居住荒废了。古民居为青石瓦结构,砌墙用的砖、盖房用的瓦都是本地的青石和青瓦。推开一间古民居的木门,跨过条形门槛,迎面有卵石铺成太极八卦图案的天井,天井中有古旧的石雕器皿,石磨、石礅、石锁、石槽,居室里的正梁立柱、斗拱飞檐,门头、格扇,尽管布满灰尘,却盖不住古朴典雅。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砖木石雕工艺精湛,人物、花鸟虫鱼雕得栩栩如生,包含福禄寿喜、封侯吉祥的寓意。

记者注意到这里的老宅大多不止一个门,有的门的尺寸看起来很小。吕建平告诉说,这个门一般很少开,人们进出大多从侧边的门进去。“我们小时候还是住在老屋里,那时候兄弟姐妹都住一间房睡一个大通铺。”

吕璜的故乡

尚水老村推崇耕读传家,村里出了不少名人,而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吕璜。

吕璜(1777—1838年),字礼北,号月沧,广西永福县锦桥里(今罗锦镇尚水村)人,清朝嘉庆辛未(公元1811年)科进士,历任庆元、奉化、山阴、钱塘知县,后升西海防同知。他是“岭西五大家”之首,“桐城派”在广西的奠基人,当时有“广西第一才子”之誉,晚年主讲桂林秀峰书院,为广西和全国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文化人才。

吕璜虽然身入仕途,但家境贫寒,其父兄蒙冤受屈被充军到江西万安,他长期处于贫困之中,青少年时代在科举制度的桎梏中蹉跎而过,历尽坎坷,因此很能体察民情,清廉执政。

吕璜为人刚正,为官廉明,不耻于溜须钻营,更不耻于同流合污,得罪了不少当朝权贵,尽管他政声卓著,处境却是十分艰难。1825年,终因会检清朝著名大案徐蔡氏惊天命案失察而被革职。

结束了14年的宦海生涯,吕璜走上了治学的道路。吕璜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评点了《史记》《文选》《唐宋八大家文钞》等一批古文范本,并尝试创作,但他并不就此满足。1829年,吴德旋经过杭州时,吕璜留住于其寓所丛桂山房,畅谈古文义法二十多天,后来吕璜将这次学术探讨内容整理成书,成为著名的《古文绪论》。《古文绪论》基本上反映了桐城派首领姚鼐的古文理论。

1832年3月,吕璜回到家乡,继续深研“桐城家法”,并创办“月沧学馆”。十六岁的临桂学子龙启瑞得知大才子吕璜回乡办学,便欣然前往拜师。吕璜悉心教导,对龙启瑞一生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1834年,吕璜赁居桂林,先后主讲于榕湖经舍和秀峰书院,正式开始了桐城义法在广西的传播。吕璜深知,仅从理论上传授难以完全阐明桐城义法的精妙,多读古文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广西藏书不丰,加上古文学习少人问津,这方面的书籍更是匮乏。因此,他自愿将宦游十多年间辛苦积聚的数万卷藏书,充实书院的书架,大大开阔了学生眼界。吕璜倾力桐城理论的传播,培养了大批学生,其中龙启瑞中了状元,朱琦等13人中了进士,中举人者更多。文学史上把吕璜和他的四位弟子朱琦、龙启瑞、王拯、彭昱尧合称为“岭西五大家”。

耕读传家诠释传统文化

除了吕璜,村里还出了不少读书人,老宅中保留有不少老的牌匾。如今村民大多住上了新房,但是在村里耕读的精神似乎在村民身上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听说记者想要看看村民家留下了什么老物件,村民积极从家里拿出了一些“宝物”。有家里流传下来的“贞节牌”、有老旧石雕器皿……而村民也还能就着这些老物件说说他们家的老故事。

吕建平说,随着村里人到外面见过了世面,越来越感受到拥有自己民俗文化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大家也都想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2019年村子已经被列入了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所以家家户户都开始意识到保留家里那些老物件,不仅是对时光和过去的记录,更是一份传承。“我们这里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孩子的读书,当我还是小的时候我的长辈就教育我们要读书才能有出息。”现在几乎村民也都意识到了,当农民有文化才能跟上时代。他笑着说,现在村里,村民不羡慕哪家能建大房子,但哪家出了大学生、读书人,村民都敬重。

路书

可从桂林坐动车到永福南站。再从永福南站驾车走103县道往罗锦镇方向,到尚水老村大约行驶10公里,车程14分钟。或由桂林站出发,自驾前往,经凯丰路、象塘路前往约46公里,车程约1小时。(记者周文琼 整理)

杨二说说

岭西五家 此子独大

尚水老村所在的罗锦镇是个好地方。

首先,这里是广西彩调的发源地。二嫂的大姐当年曾在地区彩调团学过戏,上过台,虽然后来不唱彩调了,但毕竟有童子功在身,一般大家去K歌,都不愿和她一起,因为她一开嗓,大家就不怎么愿意出声了,还不如去夜宵摊喝啤酒撸串找回点自信。当然,如果大姐也要跟着去夜宵摊喝啤酒撸串,那二哥们就会连这最后一点自尊都难以保留,因为大姐把啤酒当水喝,越喝越精神,越喝话越多,能把她当年学彩调时的细节全部讲一遍,什么板、腔、调,板中又有诉板、哭板、骂板、忧板等,把二哥忽悠得云里雾里。如果时间允许,大姐还会把她的师兄师妹一个个数出来,谁的小生腔唱得最好,谁的旦角腔经常被师父骂,谁又是天生的丑角腔……伴随着大姐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如数家珍,地上空着的啤酒瓶也让二哥怎么都数不过来。当然,二哥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那就是叫老板上土米酒。土米酒风格诡异,走位飘忽,和串串不怎么配,但能把大姐宵夜的时间缩短,大家都晕了,就可以早点回家休息。这一招,二哥不光用在大姐身上,也用在自家大哥杨一身上,屡建奇功。

因为彩调的原因,二哥对彩调发源地罗锦的印象十分深刻。而让二哥印象更深刻的就是第二个原因了:这里有吕璜的老家尚水村。

吕璜很厉害,古文写得好,放到现在,也就是杂文随笔写得极棒,当然,他的古诗也是极好的。幸好,他生活在清代,活跃在道光年间,不然,二哥也就没机会在这里献丑,成天这说说那说说的了。吕璜位列岭西五大家之首,清代的时候,桂林有名的还有杉湖十子和临桂词派,都是成名成家的人物,学术水平很高,单就名字来说,不弱于二哥的辰山三公。

二哥这辰山三公,另外两个一个是做工地的,主要负责地质勘探,外号我派大王去巡山,光看这名字就知道气度非凡;另一个是做网上生意的,外号雪山飞肥牛,大意是风再起时,不光猪能飞,就是体重更大的肥牛也能上天,默默地这心不再计较与奔驰……不过二哥更愿意叫他北门一枝花,因为他长得道貌岸然,且善长交际应酬,因此每日里大酒不断,朋友如麻。

这辰山三公,听上去不错,不过熟知内情的人知道,与杉湖十子相比,大家好像太没文化了,因为三公共同的爱好只是桂林字牌。不过,输阵不输人,大家坚信,吟弄诗文不如他们,打个字牌却能让他们先跑三十九米,毕竟手里挥舞着一把四十米长的大刀。况且,在辰山三公看来,这字牌虽然身段低,贩夫走卒都爱,但很多身居高位的人也是喜欢的,只不过他们喜欢的字牌可能叫桥牌。因此,桂林字牌也被三公赋予了另外一个名字,叫桂林桥牌,有时也简称桥牌,这样多少避免了一些道德上的自卑感,不用再妄自菲薄。

好吧好吧,把辰山三公和岭西五大家、杉湖十子放在一起讲,二哥的意思其实是,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相同的价值观,然后能在某一领域用心耕耘,潜心琢磨,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是能位列三公的喔。

二哥这辰山三公只是自封,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不过,大家对一点倒也不是很在乎,因为二哥已经知道,自己的字牌水平确实不入流。不久前二哥曾经携二嫂一起代表小区参加某开发商集团旗下各小区的字牌大赛,结果第一轮就被淘汰。淘汰二哥的两个人,一个是耄耋老人,走路都颤颤巍巍了,但眼神里却时不时有精芒射出;另一位是个农村大婶,说带口音的桂林话,一副很谦卑的样子,握牌的手抖抖索索,却总在关键时刻截二哥的胡。二哥被打得全无还手之力之后,思考了好多天才悟出一个道理:不是老头大婶狡猾,实在是二哥对于字牌一道感悟尚浅。

这是二哥的老毛病,有小聪明,所以涉猎甚广,入门很快,但没有大智慧,所以什么事都浅尝辄止,不屑深究。也是因为这种性格,在个人成就方面,与老爸杨大相比,二哥望尘莫及。杨大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研究生,一生教书育人,弟子无数,退休后余热不减,做过市里几个专家组的组长,堪称行业翘楚。现在快九十的人了,还能开着汽车四处溜达。而二哥,除了能说说之外,似乎别无长处。这差距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和吕璜相比,杨大也是要略逊一筹的,吕璜在桂林榕湖、秀峰书院讲过课,手下出过状元,还有十三人中进士,中举的更是不计其数,而杨大的弟子中,读过博士的有一些,但好像还没有人当上院士。此外,吕璜影响了尚水村好多年,耕读传家的理念一直在村里传播,所以,就以对家族的影响力来说,杨大也是略有不及的。

吕璜的厉害,大概也就在这上面了,光自己懂还不够,要留下衣钵,让更多的人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