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最主要讲什么(六祖坛经做到这四点)

《六祖坛经》有言:“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这四句话实质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的四条法则,体现出了禅宗和儒家相似的“去恶行善”的道德情操思想和价值。只有身体力行之,方能通人事、晓人心。

六祖坛经最主要讲什么(六祖坛经做到这四点)(1)

恩,则孝养父母

我们的身体发肤都来自于父母,回报父母的生身和养育之恩是本分。对于父母的报恩就是一定要孝养他们,使他们生活安顿、心灵充实、精神愉悦。

“孝”在《说文解字》中释曰,“善事父母者”,也就是说要对父母诚信真挚地顺从。“养”,则是供养父母以衣食,使之生活无忧。

而现实中很多人对于孝养父母的理解往往过分浅薄,“孝顺父母谁还不会啊,给他们多打点钱吃点好的就行了”,这样的言论在生活中我们或许有时能听到。

实际上,不管你给父母打多少钱,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串不断增加的数字罢了,没有丝毫孝养的温情。

古时有一个很孝顺的人,名叫崔沔。他母亲双目失明,为了给母亲治疗眼睛,他四处探求名医,耗尽了家财也毫不心疼。

他亲自侍奉母亲三十年,不计辛劳,从无怨言。晚上休息时,崔沔不脱衣冠,就是为了能够听到母亲的召唤及时到她身边去。每逢有重大节日,亲友皆至,他一定扶着母亲到场,让母亲可以与大家说说笑笑,心情也就舒畅了。

母亲过世后,为了纪念母亲,崔沔决心为母终身吃素。

他做官俸禄优厚,就拿出来接济他的哥哥、姐姐、侄子和外甥。问其缘由,原来是母亲在世时最牵挂的人就是他们,帮助他们便可以告慰母亲在天之灵了。

《孝经》说过,“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羔羊知恩跪乳,乌鸦反哺以报,崔沔真心诚意侍奉老母,体贴她的喜忧,关注她的心理需求,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养父母”。

六祖坛经最主要讲什么(六祖坛经做到这四点)(2)

义,则上下相怜

“义”指的就是要讲仁义道德,“怜”则是尊敬爱护的意思。无论是面对领导长辈还是同辈朋友,又或是子女小辈,都要使别人与你交往过程中如沐春风,不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也并不妄自菲薄。

邻居马老师是一位大学老师,平日里待人亲和,遇事处理起来公正果断又不失风度,人人都对他称赞有加。

其他楼层的孩子和马老师家的豆豆吵架了,马老师不会偏袒孩子。问清楚双方孩子缘由,秉公处理。事后也主动调和,所以小区里的孩子都和豆豆关系很铁;

每搬来一户新邻居,马老师都会了解这家人的生活作息习惯。每年高考前,都会呼吁小区业主们不要喧哗,让高考生能够休息好;

工作上,面对评职称、发福利这样的事情,马老师也不热衷与争抢,“那些东西给那些老教师吧,我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马老师用他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仁义,使得左邻右舍对他赞誉有加,领导同事之间也从无矛盾。

人际关系是一门难得满分的课程。我们就像是鲜嫩的蚌,每天都被投以些许沙石,唯有用仁义道德去磨动,珍珠才会出现。

生活的和顺也是如此得来。

六祖坛经最主要讲什么(六祖坛经做到这四点)(3)

让,则尊卑和睦

“让”就是讲礼貌、懂礼节,知道摆正自己的姿态,把自己看得低一点,高看别人一点。简而言之一句话,保持谦卑感。

据统计,英国人常挂在嘴边儿的、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词语就是“Sorry”,对不起。

两个人走路擦衣而过时,会互相说“Sorry”。

有时遇到需要请别人帮个小忙,也十分客气地先说一句“Sorry”或“Excuse me”,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请求。

走在路上问路、问时间或打听事情,开头语也必然是“Sorry”。

……

这些只是一些日常生活里常常遇见的小事,但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养,使用“Sorry”,就是礼让的具体表现形式,对别人尊重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这样一来整个社会都笼罩在和睦的氛围中。

蒙塔鸠说过,“礼让不费什么,而得到一切。”礼让真的是一项成本尤其低的投资,多加礼让,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会有很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对别人施之以礼,别人便会对你以礼相待”,将心比心就是这么来的。

反之,如果一个人做事目中无人,骄傲无礼令人头疼。那么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心中定无尊卑,人际关系也不会处得和睦融洽。

六祖坛经最主要讲什么(六祖坛经做到这四点)(4)

忍,则众恶无喧

一提到“忍”,有人就会觉得这是懦弱的表现,实则不然。

就像流传很广的“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为常人所不能为”说的这样,忍是一种适当退步的生活智慧,给自己一个冷静下来的缓冲时间;同时又是一个蓄力的过程,充满了一鸣定要惊人的自信心。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一个人能忍,就能够坦然面对流言蜚语和世事沉浮,与人为善,自在安生;若不能,就将以一腔孤勇撞上生活的枪口,非死即伤。

很喜欢金星的一句话,“填充自己等待机会,表面上是忍,骨子里是不妥协。因为就算我忍的时候,我心里也清楚我是为什么忍,是为了更大的一个目标,能走的更远。”

人能一忍,便少百忧;人若多忍,终会成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