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山爬山最好的路线是(徒步梧桐山最陡峭的登山道)

大约五六天前,梧桐山风景区的凌云道一带,因莲塘街道出现疫情而被暂停开放。周末我从新闻里得知,那一片已经恢复对外开放,便立即查看天气预报,得知周六虽高温但晴朗后,就决定在周六清晨前往凌云道‘透透气’。

梧桐山爬山最好的路线是(徒步梧桐山最陡峭的登山道)(1)

凌云道登山口

凌云道是梧桐山风景区坡度最大的登山道,建成于2005年5月,原来的总长约为2.1千米,前些年因修建地铁站,阻断了梧桐山南路以南的长约800米的下半截登山道,登山口也因此被移建到梧桐山南路的北侧,并成为凌云道沿途里程碑的起点。

当我八点多走出地铁梧桐山南站D口时,似有热浪迎面而来,阳光也明晃晃的,很是亮眼,颇有盛夏的威势。我沿着梧桐山南路蜿蜒而上,途经仙桐体育公园大门口,总共大约上行了1.2千米,才终于抵达凌云道登山口。

刚走过的这一段,虽然是宽敞的马路,但毕竟有百米的爬升,而天气又确实比较炎热,从登山口走上凌云道后,我便赶紧就近坐在道旁的石凳上,边歇息边补水。

梧桐山爬山最好的路线是(徒步梧桐山最陡峭的登山道)(2)

下半段陡峭的登山道

民间有句俗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在深圳,每逢大暑前后,‘湿热交蒸’更是达到了顶点。高温高湿的天气里,确实应该静养为主,但中医‘久卧伤气’的说法却也颇有道理。

此时的我早已遍体生津、汗如雨滴,却毫无‘苦夏’之感。坐在树荫之下,绿植满眼、虫声盈耳,让我的思绪一下子就平静了许多。静了心,也就凉了身。觉得出来走一走,还是非常值得的。

梧桐山爬山最好的路线是(徒步梧桐山最陡峭的登山道)(3)

凌云亭

歇够喝足,继续上路,过了‘200米里程碑’,登山道开始由平缓转为陡升,到了凌云亭(约为550米里程)前后路段才稍微转缓。

我曾多次从凌云道直上小梧桐,对路况大致称得上是‘了然于胸’,知道绝对不可以一口气往上猛爬,而且必须放慢脚步,正所谓‘登山亦有道,徐行则不踬’。

梧桐山爬山最好的路线是(徒步梧桐山最陡峭的登山道)(4)

远眺莲塘口岸及主城区

一路走走停停,近看路边地念花开,远眺城区高楼林立,偶尔也掏出手机拍拍照什么的,因此一路上不仅没有‘行路难’和‘行路苦’,反倒觉得比起蜗居在家不停地刷手机什么的,似乎要更为舒坦许多。

梧桐山爬山最好的路线是(徒步梧桐山最陡峭的登山道)(5)

仰望电视塔及小梧桐

德不孤,必有邻。这一次我没有与熟悉的朋友结伴而行,沿途反而遭遇了许许多多陌生的朋友。他们都是些迎面而下的年轻男女,攀谈时得知他们是昨天晚上就进山的,在登顶大梧桐、观赏日出之后,才特地从这边下行,见识凌云道的陡峭。

熬夜登山的他们,大多三五成群,尽管都略显疲态,但彼此间还是可以有说有笑,当提到如愿看到日出时,更是颇为自豪和满足。

梧桐山爬山最好的路线是(徒步梧桐山最陡峭的登山道)(6)

1000米里程碑

这些年轻的朋友不仅让我消除了孤行的寂寞,还让我见识万物之灵的勃勃生机,我自己的脚步似乎也因此变得轻快了许多。即便是在最为陡峭的1000米里程碑的前后路段,我爬起来也毫不吃力。

梧桐山爬山最好的路线是(徒步梧桐山最陡峭的登山道)(7)

陡峭的上半段

当然,偶尔我也仍需驻足歇息,回望刚刚走过的山脊,远眺隔山相望的香港新界,香港最高峰-大帽山依稀可辨。

梧桐山爬山最好的路线是(徒步梧桐山最陡峭的登山道)(8)

却顾所来径

不知不觉中,我便抵达1100米里程碑,并很快就登上了弯角小平台。稍微停顿一会儿,我就接着完成了上升较为平缓的最后百米路段,顺利抵达凌云道的终点--云顶轩。从登山口行至此处,爬升约为500米,大约耗时80分钟。

梧桐山爬山最好的路线是(徒步梧桐山最陡峭的登山道)(9)

小梧桐之巅

站在云顶轩外侧的回廊上,香港新界、盐田港、沙头角、深圳主城区、深圳水库等,一目了然。登高望远,尘虑尽消,赏心悦目,人生乐趣,不过如此。

梧桐山爬山最好的路线是(徒步梧桐山最陡峭的登山道)(10)

从植物园远眺凌云道所在的山脊

后来,当我从犁头尖下到植物园,再从植物园大门附近仰望小梧桐,看看自己刚刚走过山脊线上的凌云道,我也跟那些在梧桐顶看过日出的年轻人一样,颇为自豪和满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