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

前言

二战苏联红军整体表现卓越,特别是战争后期长驱直入德国境内,直接促成德国投降并结束欧洲战事。不过和陆军相比空中力量略显尴尬,长时间以来苏联一直谋求发展远程大型轰炸机以实现战略打击需求,不过受限于自身技术水平的落后现状,从早期TB系统到二战期间的Pe-8重型轰炸机,除了质量不行数量也达不到实战需要。

1944-1945年间,苏联空军规模虽然已超过德军成为二战最具实力的战术力量,不过大家要注意这里是“空中战术力量”,也就是缺失了大国空军最关键的一环“战略轰炸能力”。此时苏联拥有超过15000架各类飞机,但在重型轰炸机领域只有32架性能老迈的四发Pe-8,最大443千米/小时的飞行速度、最大3700千米航程以及4吨载弹量,确实谈不上战略级别只是勉强够用。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1)

Pe-8四发重型轰炸机

长期受到战略轰炸能力不足限制的苏联,在美国研制出B-29之后多次根据《租借法案》请求美国提供该机型,虽然两家这时还是战略盟友但毕竟战争的结局已经可以预判,战后苏联肯定成为美国潜在对手。因此美国人非常果断又肯定的拒绝了苏联请求,碰了一鼻子灰的苏联人开始暗箱操作,从轰炸日本受损然后迫降苏联基地的B-29入手先后获得3架完整B-29、两架残骸。并在此基础上由图波列夫牵头参考B-29进行拆解测绘最后实现仿制,它的最终成果就是B-29斯基——图-4“公牛”战略轰炸机。

苏联所拥有的第一架B-29轰炸机,编号42-6256“不刮胡子的流浪汉”号。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2)

编号42-6256“不刮胡子的流浪汉”号

1947年5月19日,苏联生产的第一架图-4轰炸机成功进行了首飞,并于当年8月在苏联航空节上首次公开亮相,自此苏联第一次拥有了空中战略打击平台。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3)

图-4轰炸机

研制背景

二战后传统螺旋桨和喷气式战机的界线已经相当清晰,特别是战后随着喷气式战机的飞速发展,在速度、升限等性能上实现了跨越式区别。以B-29和图-4为代表的螺旋桨战略轰炸机立刻陷入尴尬境地,看似新锐实际已不符合现代战争需要,和完成历史任务的B-29相比图-4更是一服役就落后。

喷气式战机的优异表现让苏联意识到传统螺旋桨式机型已经落后于时代,必须着手研制喷气式轰炸机才能应对现代战争。而在喷气式轰炸机领域苏联首先尝试了平直机翼、双涡喷发动机翼上布置的新机型,它就是伊尔-28轻型战术轰炸机,当然作为前线轻型轰炸机(二战标准的平直机翼设计)在载弹量以及航程上都不尽如人意,苏联空军希望得到一款更大、更强的喷气式远程战略轰炸机。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4)

伊尔-28轰炸机

同样意识到喷气式将改变未来空军走向的欧美各国,也开始了新式大型轰炸机的研制,并先后成功推出美国B-47、英国3V喷气式轰炸机。相对于伊尔-28而言这几型轰炸机都带有明显的后掠角设计,速度更快更适合喷气时代需求,当然在当时环境下更重要的作用是作为核弹载机进行突防作战,大家需求差不多设计出来的成品也比较接近。走在前列的欧美各国带给苏联的压力巨增,至少到目前为止苏联手上只有图-4加1949年才能试爆的核弹,两者相比之下图-4生存概率太低、突防能力太弱(跨洋作战航程不足)。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5)

B-47轰炸机

英国3V轰炸机,从远到近分别是“胜利者”、“勇士”、“火神”三种机型。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6)

英国3V轰炸机

研制历程

1922年创建的图波列夫设计局虽然以设计轰炸机见长,在此之前也有很多知名产品但毕竟经验积累都源于传统螺旋桨式机型,对于喷气式轰炸机相当陌生。不过设计局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因此在图-16正式研制之前率先拿两款机型练练手,它们分别是图-12、图-82喷气式轰炸机。

1947年,在图-2螺旋桨轰炸机基础上加装来自英国RD-45喷气发动机,最后成形产品就是图-12双发轻型喷气式轰炸机。图波列夫设计局率先验证了喷气式轰炸机空动外形、气密式座舱等设计理念及关键技术,算得上是对前沿技术的探索者以及探路人。

图-12喷气式轰炸机采用喷气式发动机和翼吊式设计,由于原型以及技术限制还是采用平直翼,顶多是一款技术验证机。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7)

图-12喷气式轰炸机

传统平直翼设计虽然具有升力大、控制简易等特点但并不适合高速飞行,图-12的研制也只是苏联喷气式轰炸机迈出的第一步。同期美国B-47的成功试飞更是刺激了图波列夫和他的设计师们,紧接着于1948年开始研制图-82喷气式轰炸机(和伊尔-28竞争),这是第一次后掠翼设计的尝试,虽然最终落选但对于后来图-16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及借鉴。

和传统平直翼设计相比,后掠翼机型虽然在航程和起降稳定性上有所欠缺,不过高速飞行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8)

图-82轰炸机

有了上述机型的经验积累,再加上冷战开启苏联迫切想要缩短和美国在轰炸机领域的差距,1950年6月,苏联开始研制新型远程喷气式轰炸机,项目编号图-88。

喷气式轰炸机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发动机,苏联在这个领域曾经严重落后,早期依靠德国遗留技术打基础却发现工艺水平不能保证仿制质量。后来又很意外的从英国购入尼恩I型、II型、德温特-V型发动机,就这样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离心式涡喷发动机技术进入苏联,不知道美国人获知消息后会不会哭晕在厕所。在此基础上苏联开始了仿制加自研的发展方向(一用、二仿、三自研),最终于1950年推出AM-3(RD-3)涡喷发动机,推力85.75千牛,使用寿命100小时成为图-88项目的选用型号(为阅读方便下面都称为图-16)。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9)

AM-3(RD-3)涡喷发动机

AM-3(RD-3)涡喷发动机源自英国技术可靠性基本满足要求,不过同样存在重量大、油耗高的问题,这也对后来图-16的航程和速度造成一定影响。发动机选好之后还得考虑怎么安装在机身上,毕竟喷气式轰炸机对于气动外形要求更高,同期美国B-47采用翼下吊挂发动机短舱,这种布局便于安装以及日常维护,但产生的风阻将影响飞行速度。而英国3V轰炸机则采用翼根布局方式,这种布局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飞行阻力,和图波列夫预想方案不谋而合至于有没有参考反正说不清。

下图是苏联在图-4机体上吊装发动机进行测试,早期苏联喷气式发动机发展建立在德国、英国技术基础之上,连测试用平台的都是山寨版B-29斯基。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10)

发动机测试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11)

发动机测试

下图是正在进行翼面载荷试验的图-88原型机,可以看到发动机已经装入翼根。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12)

图-88原型机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13)

图-16轰炸机三视图

除了发动机布局的配置方案外,传统螺旋桨飞机飞行员采用爬离并跳伞的逃生方式,而喷气式飞机由于速度大必须采用弹射方式才能有效出舱。图-16标配6名机组乘员都安装了OKB-156型弹射座椅,由于机体布局的制约弹射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首先2名飞行员向上破窗弹射、然后是投弹手、领航员、无线电操作员以及尾炮手依次向下弹射。

大家都知道喷气式飞机速度快,留给机组乘员的逃命时间也就少了很多,如果弹射时不具备一定高度处于下方的4名成员怕是要成为肉饼(开伞高度不足)。就算是优先弹射的飞行员生存概率也不是太高,一方面是早期弹射座椅性能可靠性问题,另一方面弹射前需将座椅调整到弹射窗口上再行弹射,整个步骤繁琐如果时间不允许大家就等着唱凉凉。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14)

图-16机体结构图

图-16驾驶舱中正副驾驶头顶的玻璃即为紧急弹射出口,位置相对靠后。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15)

驾驶舱

此时正处于一脚才跨入喷气时代,空空、地空导弹技术还未成熟,所以机型设计上还是配套了机炮用于自卫。图-16轰炸机上总共安装了7门AM-23型机炮,一门固定前炮以及上、下、尾部活动炮塔内各有两门机炮,下图是空中测试开火状态的尾部机炮。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16)

炮手瞄准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17)

尾炮射击

1952年4月27日,安装两台AM-3A型涡喷发动机的图-88成功首飞,并于当年完成国家测试获得军方型号现在称为图-16轰炸机。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18)

图-88原型机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19)

图-16轰炸机

1954年5月1日,莫斯科红场空中检阅庆典中9架图-16成编队飞过,这是图-16第一次公开亮相。同时出现的还有米亚-4“北美野牛”轰炸机,一次出现两款大型战略轰炸机瞬间燃爆全场,欧美各国记者、驻苏武官无不忙着拍照记录。庞大阵容造成的结果引发了美国对双方“轰炸机差距”的巨大担忧,非常担心苏联将在远程重型轰炸机领域全面超越美国,往往军备竞赛就是在不经意中引发。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20)

图-16三机编队飞过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21)

米亚-4“野牛”轰炸机

1954年起图-16轰炸机开始批量装备部队,这个时期的图-16是主要配备自由落体炸弹的常规型号,北约将其命名为“獾”式轰炸机。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22)

现场期待中的民众

性能参数

图-16采用悬臂中单翼带固定后掠翼布局(内翼41度、外翼37度),机长34.8米、翼展32.93米、最大起飞重量79吨。配置两台AM-3M-500涡喷发动机(单台推力8700公斤)/PД-3M涡喷发动机(单台推力9509公斤),最大飞行速度为1050千米/小时,最高升限12800米,作战半径2300千米,最大航程7200千米(载弹3吨航程约6000公里)。武器装备包括7门23毫米机炮,除机内炸弹舱外主翼还可以加挂外挂架,然后选装2枚空地或反舰导弹。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23)

图-16轰炸机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24)

图-16轰炸机

图-16机腹弹舱长6.5米(最大载重9000千克),除常规炸弹外还可以挂载1枚500万吨级核弹,或者2枚AS-1/2枚AS-2/2枚AS-5型空对地导弹。执行海上作战任务时可挂载鱼雷和水雷,另外全机标配7门23毫米AM-23型机炮(备弹2300发),可以提供一定的自卫火力。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25)

图-16轰炸机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26)

图-16轰炸机

图-16轰炸机配有K-11型空对地导弹制导雷达,发现和识别目标距离200—70千米,基本符合当时空地导弹的制导要求。如:AS-1“狗窝”射程100千米、AS-2“鳟鱼”(K-10)最大射程250千米/(К-10С)300千米。

图-16轰炸机发射AS-2“狗窝”空地导弹,于1952年交付部队使用,外型特征基本就是米格-15的缩小版,也是早期空地导弹的趋形。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27)

图-16发射AS-1“狗窝”空地导弹

图-16轰炸机发射AS-2“鳟鱼”空地导弹(K-10C型),该弹出现时间相对较晚于1961年装备部队。为了充分利用弹体容积增大装药量,该弹动力装置采用外挂式设计,将一台涡喷发动机直接挂在弹体下方以增大射程。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28)

图-16发射AS-2“鳟鱼”空地导弹(K-10C型)

飞的高必然带来高空低温结冰现象,因此图-16还有完善的温控系统,包括使用发动机压气机供给热空气对机翼、发动机短舱前缘加温防止结冰。垂尾和平尾的前缘则采用电阻丝加温方式,另外飞行座舱玻璃及领航员瞄准玻璃采用电热防冰装置等,有了温控保障飞机安全系数大增。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29)

图-16轰炸机

衍生型号

当然作为当时相当先进数量有限的大型飞机平台,图-16除用于执行传统轰炸任务外,还通过各种升级改装实现了一机多型(总型号高达12种和后来的轰-6有的一拼)。主要包括加装警戒雷达、电子侦察设备、加油吊舱等,成为苏联空军用途广泛的远程侦察机、空中加油机、发动机测试平台、电子战飞机,以及特种用途机型等。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30)

图-16轰炸机

以下列举几款常用型号:

图-16A基本型,可以携带常规航空炸弹以及核弹(7门23毫米机炮),机头是玻璃雷达罩,头部下方有小型雷达罩。空投核弹型号特征很明显(临空投掷距离近),为抵抗核爆所产生的光辐射烧蚀并保护机内电子设备,因此将机身涂成银白色以实现基本防护。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31)

图-16A基本型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32)

图-16A空投核弹型

图-16B型,和A型基本一样但装备了两枚AS-1“狗窝”飞航式反舰导弹,后期都改进为G型。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33)

图-16B型

图-16C反舰型,外挂AS-2“鳟鱼”空地导弹(改型外挂AS-6“王鱼”空地导弹),机头装上雷达罩代替基本型的玻璃头部和头部机炮。用于防区外打击用途,不再携带自由落体航空炸弹。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34)

AS-6“王鱼”空地导弹

图-16G型,改装自B型外挂两枚火箭推进AS-5“鲑鱼”空地导弹(AS-5外形和AS-1基本一致),G型装备更大型雷达作战性能进一步加强。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35)

埃及空军装备的图-16外挂AS-5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36)

图-16G发射AS-6“王鱼”空地导弹

图-16Z空中加油型,和现在常见的吊舱加油方式不同,图-16Z采用了独特的翼尖加油方式。

下图可见图-16Z右侧翼尖正在伸出加油管,这种方式在早期苏联图-4、图-16、米亚-4改加油机中都曾用过。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37)

图-16Z空中加油型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38)

图-16z(左)为图-16轰炸机加油

图-16R/RM远程侦察型,主要执行对北约舰队的长程监视任务,在广袤的大洋中图-16R的远程续航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39)

图-16R/RM远程侦察型

图-16P电子战型号(机身下部有水滴状雷达天线罩),毕竟冷战期间以相互试探、威慑为主,所以R侦察型和P电子战型反而成为前线主力,时不是和西方战机、军舰打打招呼。R型和P型搭载了包括SPS-1型干扰装置、SRS-3型电子侦察装置以及ECM电子干扰装置,通过抵过北约舰队或雷达设施进行电子对抗侦察,同时收集各种雷达信号特征。

图-16P抵达美国斯普鲁恩斯级“休伊特”号驱逐舰进行侦察。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40)

图-16P侦察

图-16RM抵近美军CV-61“游骑兵”号航空母舰进行侦察。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41)

图-16RM侦察

图-16L航空发动机测试平台,由于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需要合适的平台进行测试,出于安全性考虑当然是以多发大型机为准。就像上文中提到的图-4作为发动机测试平台一样,图-16L也进行了吊挂式航空发动机空中飞行测试。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42)

图-16L航空发动机测试平台

除上面较常见机型外,苏联人充分发挥图-16平台作用,打造出相当罕见的报纸快递飞机(用于边远区域空运报纸等)。另外军转民改出了一款图-104“骆驼”喷气式客机,这是苏联第一种也是世界上第二种实际投入运营的喷气式民航客机(世界首款是英国“彗星”喷气式客机)。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43)

图-104喷气式客机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44)

图-104客机内部相当奢华

结语

自从1954年5月1日图-16首次现身以来,随后批量入役的图-16成为当时苏联空军远程战略打击利器,对处于新老交替(螺旋桨进入喷气式)的苏联远程轰炸机部队地勤保障产生重大影响。如:为适应喷气式起降需求机场跑道进行了加长加宽、新建专用航空燃油和器材储备室、更新升级导航和通信系统等。

和空军相比海军航空兵稍晚于1956年开始换装,初期版本是携带AS-1空地导弹以及鱼雷的图-16轰炸机,作战性能有限大家可以参考二战鱼雷攻击机。由于必须抵达攻击,在现代防空火力已经突飞猛进发展的情况下基本是自杀式行为,这和上世纪60年代下马的强-5乙鱼雷攻击机一样已不符合时代需求。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45)

强-5乙鱼雷攻击机

不过对于苏联来说这都不是问题,随着各种不同机型不断问世以及产量大爆发,仅过两年截止1958年底各大舰队就装备了424架图-16轰炸机。当然由于冷战需要,活跃在一线的主要是图-16R和图-16P两种电子侦察型号,不过作为一款高亚音速轰炸机在现代战斗机以及防空火力拦截下生存率较低,再加上载弹量小、航程不足、突防手段单一等问题,在苏联相当于过渡机型于1966年开始逐步退役。

图16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来自北方的獾)(46)

图-16轰炸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