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我当老师的梦想(新学期该做一位怎样的老师)

如何实现我当老师的梦想(新学期该做一位怎样的老师)(1)

专栏介绍:教师之声是学科网专门开设的,教师经验投稿分享平台。有经验别藏着,学科网百万级别新媒体加持,教师之声期待您的分享!(️投稿方式见文末)

温馨提示:全文共3186个字 阅读需约8分钟

投稿文章为老师原创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作者自述

Hello,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事多年一线教学的英语老师。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开学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君共勉。

有幸被照亮,也想成为光

在我们人生旅途中,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总会遇到让你眼前为之一亮的人。在学业,工作,生活中引导你,给你注入新的思维,赋予你内心更大的力量,让你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助力前行。

今年有幸又结识了新的队友,在他们身上我总能感受到一种对工作的炽热和眼神里透露出来有感染力的光。

在开学的教师培训会中,几位专家的讲座也犹如一束束新的光芒,启迪着后辈,激励着同行,使我对教师的这份工作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产生了许多共鸣。

这让我想到了夏鹏老师曾经讲过的一句话:“有幸被照亮,也想成为光!”放在此处尤为贴切。

一名好教师 亦师亦友

如何实现我当老师的梦想(新学期该做一位怎样的老师)(2)

西安中学秦才玉老师的围绕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与艺术为主题,结合自己和学生之间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几十年来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的敬业态度。

同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推动、托举了自己带过的每一位学子,很多故事令人动容。

秦老师倡导一名好教师,亦师亦友。学生也是我们老师成长的镜子,我们为学生营造的中学生活能成就孩子未来的成长。此外,我们的课堂要有活动,讲课要语言生动,课下交流和蔼温柔像朋友,每位老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风格。

尤其是班主任,他们是学生中学生活的陪伴者,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班主任更要以身作则,榜样引领。处理问题时,要保护隐私,宽容鼓励。对待学生也要和蔼可亲,以柔克刚,耐心帮助,陪伴成长。

如何实现我当老师的梦想(新学期该做一位怎样的老师)(3)

如何实现我当老师的梦想(新学期该做一位怎样的老师)(4)

我作为文科生,对福建名师林新建老师的教学与课堂管理的专题讲座印象颇深。其中有三点对我非常实用:

第一,观念成就人生。要想取得不一样的结果,就需要不断转变观念,改变模式不断创新。

作为一个十多年的老师,听到这番话很有感触。老教师容易走经验教学的老路,但时代大环境在变,学生特点在变,教材和高考模式也在变,如果我们墨守成规不能与时俱进,那么也许最后我们所谓的老教师只是年龄变老了而已。

这样的职业生涯我想是所有老师都不愿看到的。我们不能因为年龄在逐渐变大就给自己贴标签,这种心理暗示会让自己觉得跟不上新的要求和节奏。

其实一个人是否能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和年龄并没有绝对关系。每每看到那些比我们年龄更大的老师在不断发光发热,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我会觉得倍受鼓舞,我想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一颗不断向上的心。

第二,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学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也要以学生是否展开了积极的思维活动为评价依据。

高中生已经有了较强的思辨能力,所以相较于初中,高中生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思维训练,不应只是对知识的简单死记硬背,加工处理。而课堂就是思维训练的最佳阵地。此时,老师的引导就尤为重要。

这其实就是林老师谈的第三个要点:“问题”。

他是一名数学老师,因此他认为向学生提问题就是数学的心脏,因为好的问题的设计就是促进孩子进一步思考的桥梁。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贯穿着课堂的始终,它们是组织教学的聚焦点和接力棒也是学生发展的催化剂和启动器。问题是动力,思维是核心。总之,以问题为中心引领课堂教学,以思维为核心促进学生发展。

关于提问,有一本很不错的书可以推荐给大家《学会提问》,这本书不限于某一学科,而是可以打开你的思维,让你更好地提问。通过林老师的讲座,虽然是不同学科但对我的启发也很大,课堂直击某一点,把握事物本质,启发学生思维,往往要比几张图片更实际。

如何实现我当老师的梦想(新学期该做一位怎样的老师)(5)

如何实现我当老师的梦想(新学期该做一位怎样的老师)(6)

福建漳浦中学的刘校长和我们陕西咸阳呼秀珍老师,做的讲座虽然侧重点略有不同,但从他们的事例和理念中都体现了一名教师对学生和教育的爱。

刘老师博古通今,提倡立德,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阐释了什么是德。教师的作用就是点燃和唤醒学生,教师是一个信念的传播者,必须以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去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老师要用自己的一桶水,引出学生的无穷水。我想老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得是长流水,自己如果是一条丰盈的河流,那么学生就一定能从中汲取自己所需的养分。

呼秀珍老师,以她78岁的高龄孜孜在教坛耕耘几十年的敬业精神,无不阐释了和体现了刘老师所提到的这一切。呼老师的敬业精神和爱生之情,吾辈只能望其项背。但同时她的精神就像道闪亮的光照亮着每一位从教人员,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我们也会成为那道光。

如何实现我当老师的梦想(新学期该做一位怎样的老师)(7)

正如王校长最后在师训最后讲的那样,一位老师要有一颗爱心,一张笑脸,一身正气,一手绝活,才能培养出充满活力,意识超群,内心丰盈,志存高远,同济天下的学生。

孟子认为“人心有四端”:是人应该拥有的四种品德:仁之端——恻隐之心;义之端——羞恶之心;礼之端——辞让之心;智之端——是非之心。

孟子指出,人性也如同水性一样,人性是善的,但在世界的各种境遇中却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上”指的是“最,至”;“善”是“好,高”的意思。因此“上善若水”说的是“人最高的品质,要像水一样”。原因就是,水能够有利于万物的生长,但是它却不会和万物争夺什么。

善意是人最美好的品质,孕育着无限能量。有了无限能量自然如水般平和无争,心中的义就会大于利。

那么在教育之中上善中的水是什么呢?我想就是教师对教学和学生的爱。

爱让教育有温度。爱意味着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没有爱,教育是冷漠的教育。

爱心滋润教育,教育才会拥有温度,孵化出生命的光彩、为每一个学生涂抹人生幸福的底色。

但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差别的,教师的爱应当以尊重遵循学生身心发育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充满理性、建设性,不能在爱的名义下做出伤害学生之事。

给我们师训的每一位名师身上所散发的光芒里,无不包含着人的善和爱,这种平和心态赋予了他们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每当听到他们那些常人做不的事情时,我常常在想支持他们内心的强大动力是什么?难道只有名和利吗?如果如此,我想他们很难有如此大的成就,也不会在教育道路上走得这么远。

如何实现我当老师的梦想(新学期该做一位怎样的老师)(8)

我想每一位名师身上所散发的光芒里,无不包含着人的善和爱,这种平和心态赋予了他们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而学生优秀的表现就是他们最好的回馈,身为教师也有同感。这种愉悦感便是事物半衰期比较长的感觉。当你真正地坚持了正确的事,你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太差。

内心的丰盈和满足让他们有了持久的动力,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让自己活成了一道光,照亮别人。

作为教师,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有智慧,有独立人格,能让自己幸福的人。知识,高分固然重要,但不是目的,也不是第一位的。它只是中间的过程或者说是学习的副产品。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当学生被照亮那一刻,他们内在的光芒也会被激活。只有光能照亮光,犹如爱唤醒爱。

当我们面对事实越理智、越冷静,面对自己就能越坦诚。哪怕周遭都是黑暗,我们也要努力寻找光明,真诚坦荡荡地走在人间,一颗赤子之心照亮黑暗,心之所向,光明万丈!

专栏介绍 投稿通道开启

如何实现我当老师的梦想(新学期该做一位怎样的老师)(9)

教师之声是学科网专门开设的教师经验投稿分享平台。有经验别藏着,学科网百万级别新媒体加持,教师之声期待您的分享!

投稿要求:最重要的是原创走心~关于教师成长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如教学经验分享、班主任经验分享、中高考备考、家校沟通、学生心理等等均可。

投稿方式:可在文末留言或者私信小编进行投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