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

这位拉着板车的大叔叫张喜平,家住陕西西安,今年57岁,他的车里装着的是一筐筐鸡蛋。张喜平一出生就因患有青光眼,而被宣告要与黑暗相伴。 生性好强的他并没有认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就挎着竹筐沿街叫卖鸡蛋。凭着诚实守信,本分经营,他硬是靠着一筐一筐的鸡蛋,走出了一条属于他的光明之路。家里不仅早早盖起了两层小楼,他还把捡来的女儿供养上了大学。

用诚实和本分 走出自己的“光明”路

早上五点半,张喜平拉上两筐鸡蛋,往公交车站赶去。常年外出的人,最关心天气,这天他特意穿了一双雨鞋。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1)

张喜平:预报说今天中午有中雨。

记者:中雨,今天还要去?

张喜平:我每天都要给人家送呢,人都是以诚信为主。再下大雨,下雪下雨对我来说,是无所谓的事。

距离张喜平家300米处,就有302路公交车的站点,但这个时间在此等候公交进城上班的人比较多,老张怕自己带着鸡蛋上车耽误大家时间,就每天推车步行一公里多,赶到公交调度总站坐车。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2)

西安公交一公司302路驾驶员 孙建波:天天如此,感觉他好辛苦。我师傅就跟我说,卖鸡蛋的张师傅天天坐我们的车,你给操心鸡蛋。我说好,没问题。他一个这样的人能坚持下来,我们还有什么说的。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3)

为了尽可能减少占用公共空间,张喜平将一框鸡蛋捆绑固定在座位上,自己则弯腰护着另一筐,这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进城后,张喜平还要转乘另一辆公交车,才能抵达最终的目的地。

张喜平没上过一天学,是靠着在教室外偷听,学会了加减乘除。长大后,不想成为家里负担的他曾四处打工,却屡屡碰壁。1984年,20岁的张喜平开始学着卖鸡蛋,虽然一天只挣几块钱,但他觉得这份工作相对轻松些,自己能够胜任。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4)

司机:早早卖完,早早回家。生意兴隆。

早上八点四十,张喜平终于抵达卖场附近,此时距离他出门已经过去了三个多小时。取下推车,放好鸡蛋,张喜平敲打着导盲杆,赶往他的卖场回民街。

三十余年走街串巷 总有人“保驾护航”

转两路公交,历经3个多小时,把180斤鸡蛋带到离家30多公里的卖场。常人看来都非常辛苦,对于双眼失明,年近六旬的张喜平来说,就更加艰难。这还只是一天忙碌的开头,接下来,张喜平得走街串巷,把1400多颗鸡蛋卖完。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5)

张喜平的第一站,是老刘开的这家羊肉泡店,每天,他都会从张喜平这买20斤鸡蛋。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6)

回民街商户 刘宝信:二三十年的关系了,只要我说话,他就知道是我。谁的(鸡蛋)都不要,就是固定要他的。他鸡蛋新鲜,秤够,秤绝对没问题。

这杆张喜平专用秤,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斤两刻度处都缠了胶带做标记。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7)

虽然一路上小心翼翼,但毕竟路远颠簸,鸡蛋难免有破损。老刘习惯将有伤的鸡蛋先买走,好让张喜平这一天的生意能够顺顺利利。

西安当地人把回民街称作回坊,张喜平和坊上的很多商户都是老朋友了。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8)

回民街商户:1984年开始卖的,养女儿和母亲,现在母亲84了,太厉害了。

西安市民 郭女士:眼睛看不见,健全人都没有他这么大的毅力。够可以了,伟大得很。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9)

中午时分,降雨如期而至。张喜平的鸡蛋还剩不少,但他并不着急。

张喜平:卖了一筐子了,剩下这一筐再一转,还要给那谁打电话还要货呢。刚来坊上,头一回开始就问,走到哪就问这是啥地方,二回就凭脑力记,在我脑子里这仿上就是个活地图。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10)

每天,张喜平都得在回民街附近大大小小上百条巷子里走上三万多步,哪里该拐弯,哪里是老客户,早就印在了脑子里,但一些不期而遇的障碍物,总归是无法避免的。

雨急路滑,但张喜平并不担心,三十多年来,有太多人为他指引方向,保驾护航。

下午四点半,鸡蛋终于售罄,临下班,张喜平遇到了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11)

林康:喜平,还认得不?忘了不?

张喜平:哎呀!林哥!你好!最近身体啥都好?你跟我嫂子身体咋样?

林康:都好都好。你慢慢的。

记者:先生,您认识他?老朋友吗?

林康:我给他拍过视频,二十年前,他这种精神,一般的常人都做不到。

心怀感恩 在付出中体会幸福的滋味

风里雨里,挑着鸡蛋四处售卖的张喜平,是回民街不变的风景,这里的很多人都是吃着他的鸡蛋长大的。三十多年过去,老张早已习惯了每天穿梭在回民街,他说,自己身上凝聚了太多人的善意。

张喜平:这家伙这雪,猛得很。过年好。卖鸡蛋哩。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12)

2003年春节,西安大雪纷飞,摄影爱好者林康在回民街偶遇了正在卖鸡蛋的张喜平,林康被深深打动,开始用DV摄像机记录张喜平的生活。

修车师傅:来,哥,来给张师傅帮忙。

张喜平:谢谢!

修车师傅:不用谢,一会儿给吃两个鸡蛋。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13)

在林康的镜头里,有太多人对张喜平伸出过援手,而张喜平心怀感恩,总为他人着想的为人之道也处处可见。没上过一天学的他,委托别人给交警写感谢信、给公交公司送锦旗。而最让林康感动的是,有天晚上他留宿在张喜平家,摄像机没电了,张喜平硬是爬上楼去接线走电。

摄影爱好者 林康:我说不用接,他说你要给(摄像机)上面充电。他不用电,他为了让我这个摄像机充电,他自己从楼上接的电。

正是这份乐观和坚韧,点亮了张喜平的生活。1990年,他在村口捡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家里的负担虽然变重了,但张喜平却觉得,生活的劲头更足了。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14)

张喜平:娃跟我相依为命这些年,我的希望就是给娃把房一盖,她能上学上到啥程度,我就把她供到啥程度,尽咱最大努力。

靠着一筐筐鸡蛋,张喜平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供女儿读完了大学。这几年,女儿和母亲总是劝他不要在这么辛苦,但张喜平却一刻也停不下来。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15)

张喜平:我要做一个称职的儿子,在女儿跟前我要做一个称职的父亲。我要给娃们做个榜样。我要做到的是兢兢业业干一生,有智吃智,无智我卖我的力气。

记者:您觉得您这一辈子苦不苦?

张喜平:不苦!人生,快乐也是一天,烦恼也是一天,放着快乐,我自找烦恼?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16)

这辆推车,是2020年,西安理工大学设计系的师生为张喜平量身打造的,也是张喜平这么多年来少有的接受外界的礼物。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老师 郭小鹏:送给他的当天,有一个词语叫“爱不释手”。他不停地会去摸,去感受这个车子,每一个地方都会去摸一摸,不停地对我们表示感谢。大爷特别要强,赶快就会问我们这个车多少钱我给你们。我说不要钱,还非要送我们鸡蛋。

祈祷张喜平的话(遇见你张喜平)(17)

自食其力,不等不靠,张喜平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才安心。等新的一轮太阳升起,他又要拉上鸡蛋赶去回民街,在辛勤的付出中,体会幸福的滋味。

记者:您幸福来自哪儿呀?

张喜平:来自大家对我的帮助。我作为一个盲人,作为一个残疾人,在各界的帮助下,尤其在回民街,大家对我的支持下,我觉得我最幸福!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一座城温暖一个人

“谢谢,给您添麻烦了。”

记者采访中,从张喜平口中最常听到的,就是这句话。自幼失去光明的他,得到了太多人的照顾和帮助,张喜平感恩这一份份恩情,却没有依赖他人的帮助。

他的幸福,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一声声吆喝喊出来的,一天天辛勤付出换回来的,而他敢于大步向前,追求幸福的底气,则是来自于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关照。 (总台央视记者 王新宇 李姜楠 谭海梅 白龙飞 马荣达)

来源: 央视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