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真是太牛了(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

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如果穷人说,要么是脑子不够用,要么是自我安慰。如果这句话从富人嘴里说出来,要么是有危机意识,要么是批判分家制度。

这两句话,在任何时代,都不适用,也许体现了一些辩证法,但更多是对世事无常的一种看法。好比是当有人说沧海有可能变成桑田,听着很有道理,但是谁信谁是傻子!

古人的智慧真是太牛了(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1)

如果你相信沧海能变桑田,那你去承包一片海,你看看能带来多大收益?

不得不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有一定合理性。

1,富人因为财产继承制度,总是会有很多孩子互相分家,一代亲,二代疏,三代四代是仇人。富人分家到第三代,家族内讧加剧,恐怕要不了别人来收拾,自己就先崩溃了。

2,富人如果没有权力,多么能发家致富也不过是等待屠宰的肥猪。明清两朝,也确实会有一些富人被更大的富人倾轧,被官吏勒索,被土匪强盗抢劫绑票,这样的事情,对于小富之家,一次就足以彻底败落。

3,为富不仁多出败家子,富人家因为孩子多,总有几个不成器的。可是败家子再败家也只能败一门一户,整个家族被他败光几乎不可能。

古人的智慧真是太牛了(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2)

穷不过三代,完全就是胡说八道!讲几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我们家,在晋东南某村生活了近600年,我爷爷还曾自豪告诉我们家是杨家将后裔。可是,我所认识的祖宗,从来没有一个有钱人!像我曾祖父那样当过秀才,攒过几个银饰那已经算是有钱人了吗?当然不是!这个穷村里比他有钱的还有好几个!我爷爷不识字当了木匠,我爸爸60后识字还是当木匠、农民工,我也许还好点,工薪阶层一个。

古人的智慧真是太牛了(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3)

(去采访一下农民工,祖上有没有阔过的人)

我老婆家,祖上在豫北,玄祖父那一辈子赌博败光家产(估计本来也不多),逃荒到晋南。曾祖父、祖父、我丈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村的老实人,除祖父当过正式工,从来没过过宽松日子。

富不过三代?延续上百年的富人家族多了去了!

传承延续超过千年的大家族,中国历史上又很多。

孔子后裔,延续了2000多年,到现在已经有孔子80代传人了。

张良八世孙张道陵在东汉创立道教,这一脉非外姓不传,到现在已经是60多代了。

古人的智慧真是太牛了(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4)

清朝将领王翦的孙子王离的两个儿子,一个儿子王元在苏北鲁南琅琊郡创立琅琊王氏,另一个儿子王威在山西太原创立太原王氏。这两个士族,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朝,都有很高地位。

即便不说这些有政治权力的世家大族,即使是一般的商贾世家,也有传承几百年甚至更久远的。

晋商世家中,传承最浅的是祁县乔家,乔致庸是祁县乔家第三代,爷爷乔贵发传下来的事业在他这里更加发达。乔致庸的女儿乔映霞也是出类拔萃的商界女杰。乔致庸的孙辈虽然不是名满华夏,但中产小康以上的水平,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古人的智慧真是太牛了(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5)

另一个晋商世家榆次常氏,更是辉煌,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代,沿袭一百五十多年。

和祁县乔家同在祁县的渠家,则是从元末民初开始发达,渠敬信、渠于信、渠忠信三兄弟,到清末,渠家后人渠源桢先后与他人合资开设了“百川通”票号、“存义公”票号、“长盛川”票号,并独资开设了“三晋源”票号、“汇源通”票号。山西的保路运动,渠家也是多有参与。

当今社会最奇怪的事情——富二代大部分比穷二代更努力!

进入现代以后,常态成了富二代大都比穷二代更努力!

富二代因为见识过更多大场面,格局更大,更知道自己以后的路能走多长,所以更努力。我们所熟悉的王思聪、孟晚舟、严昊、汪小菲,这些人比起他们的同龄人,要努力的多。

反观有些穷二代,努力上没有办法和富二代看齐,生活享受上却要和富二代攀比。看着脑残的偶像剧就以为自己是剧中的高颜值高收入高消费的三高人群了,看个直播就能把自己工资一多半打赏进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