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魏国皇帝曹芳手下的能臣 三国时期曹魏前废帝-曹芳

三国时魏国皇帝曹芳手下的能臣 三国时期曹魏前废帝-曹芳(1)

曹芳,字兰卿,为三国曹魏第三任皇帝。其祖父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的第二子任城王曹彰,其父则是中牟王曹楷。

曹魏明帝太和六年(壬子,232年),曹芳出生。

同年,其父曹楷封为任城公,食邑五县2500户。

三国时魏国皇帝曹芳手下的能臣 三国时期曹魏前废帝-曹芳(2)

曹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235年),曹楷因为私遣官属诣中尚方作禁物,削县2000户。时值,魏明帝曹叡的3个儿子相继夭折,本人身体状况亦不太好,所以将齐王曹芳、秦王曹询,收入宫中抚养。

曹魏明帝景初三年、蜀汉后主延熙二年、东吴大帝赤乌二年(己未,239年)正月初一,魏明帝病重,册立曹芳为皇太子。当日,魏明帝曹叡驾崩,年仅8岁的曹芳继位,是为魏前废帝,尊魏明帝的皇后郭氏为皇太后,由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时值,司马懿平定反叛的燕王公孙渊,正在返京路上,于是快马加鞭赶回洛阳。此乃《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等到司马懿急入宫中,魏明帝已经进入弥留之际,握着司马懿的手说:“我强忍着不死,就是等你;要将后事托付于你,由你跟曹爽辅佐幼儿,能够相见,虽死无恨!”说毕,魏明帝将曹芳叫至榻前,对司马懿说:“就是他了,你要看清楚,不要记错。”司马懿上前道:“陛下放心,先帝(曹丕)不是也将陛下托付给我了吗?”魏明帝听此,放心道:“你愿辅佐他就好了。”遂让曹芳上前紧抱司马懿的脖子。这一幕感人的托孤场面,使得在场官员皆掉下眼泪。

三国时魏国皇帝曹芳手下的能臣 三国时期曹魏前废帝-曹芳(3)

曹芳继位之后,加曹爽、司马懿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二人各统精兵三千,更宿殿内。此时,曹爽凡事皆与司马懿商议,不敢专行;司马懿亦以其为国家肺腑,以礼让之。

同年二月,曹爽听从亲信丁谧计谋,尊司马懿为太傅,乘此削其军权,晋升司马懿的亲信蒋济为太尉,免去其执掌禁卫大权中领军将军一职,改由自己弟弟曹羲代之;又升另一弟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其余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早先,魏明帝曹叡在位之时,嫌其浮华而弃用的一部分闲人,如南阳的何晏、邓飏、李胜,沛国的丁谧等,现皆被曹爽招为心腹,担任朝中要职。丁谧、何晏、邓飏封为尚书,且由何晏负责选拔官员;任用李胜为河南尹、毕轨为司隶校尉,控制京城内外权柄;又令尚书奏事先向自己报告,权衡轻重之后,再去询问司马懿,其后渐渐连询问亦被免去,开始自专政事。

三月,曹爽以征东将军满宠为太尉。当月,蜀汉后主刘禅诏升蒋琬为大司马,开府治事。

四月,东吴督军使者羊衜击辽东守将,此时公孙渊已为司马懿攻灭,吴军遂攻旅顺口的曹魏海防牧羊城,击败魏将张持、高虑,俘获大批人口。

曹魏前废帝正始元年、蜀汉后主延熙三年、东吴大帝赤乌三年(庚申,240年)正月,大旱。时值,越巂蛮夷数叛蜀汉,先后攻杀太守龚禄、焦璜,于是越巂太守皆不敢前往郡里上任,只敢距离越巂郡800里的安上县寄治。后主刘禅遣巴西张嶷为越巂太守,前往平定,并对当地进行开发,打通越巂郡与成都之间道路。张嶷到任之后,诱以恩信,蛮夷皆服。

同年三月初八,曹魏组织辽东郡汶县、北丰县的百姓,大规模渡海迁徙,划出齐郡西安县、临淄县、昌国县土地,设置新汶县、南丰县,以便远途迁徙而来的百姓定居。

这一年冬,东吴大饥。

三国时魏国皇帝曹芳手下的能臣 三国时期曹魏前废帝-曹芳(4)

曹魏前废帝正始二年、蜀汉后主延熙四年、东吴大帝赤乌四年(辛酉,241年)四月,吴帝孙权分兵攻打曹魏:卫将军全琮攻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车骑将军朱然攻樊城(今湖北襄樊)。时值,全琮与魏将王凌于芍陂交战,不利而还;朱然则以计谋,攻破樊城外围。

同年五月,东吴皇太子孙登卒。时值,吴兵尚在荆州,曹魏太傅司马懿上书:“柤中民夷10万,隔在水南,流离无主,樊城被攻,历月不解,此危事也,请自讨之。”

六月,司马懿统军增援,深知南方暑热低湿,不宜持久,遂遣轻骑前往;吴军闻之,惊惧之下,连夜撤退;魏军追至三州口(荆、豫、扬),歼灭吴兵万余,大获而还。

七月,太傅司马懿因功增加食邑万户,子弟11人皆封列侯。

十月,蜀汉大司马蒋琬大造舟船,欲沿汉水、沔水东下,攻取上庸等东3郡。后主刘禅召集群臣商议,皆认为水路出兵虽易,但若失败不易撤退。于是,刘禅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前往汉中劝说蒋琬;3人共同商议之后,认为羌胡人心存汉,可与连结,后主刘禅从之,遣安南将军马忠前往汉中传旨,封姜维为凉州刺史,负责连结羌胡之事。马忠返回成都之后,被拜为镇南大将军。

三国时魏国皇帝曹芳手下的能臣 三国时期曹魏前废帝-曹芳(5)

费祎画像

曹魏前废帝正始三年、蜀汉后主延熙五年、东吴大帝赤乌五年(壬戌,242年)正月,魏前废帝曹芳追谥司马懿之父京兆尹司马防为‘舞阳成侯’。

当月,东吴大帝孙权因为次子孙虑早卒,于是册立第3子孙和为皇太子,第4子孙霸为鲁王。然而,孙权偏宠鲁王,使之与太子同居一宫,并且享受同等待遇;后因大臣谏言,方使二子分宫居住,各置僚属。于是,太子与鲁王之间产生嫌隙,吴臣随之形成两派;其中,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等支持皇太子;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孙弘等支持鲁王。

同年三月,司马懿奏请修筑广漕渠,引河入汴,疏通东南各个大湖,并于淮北大规模屯田。

七月,孙权再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将兵3万击珠崖、儋耳(海南岛),揭开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历史序幕,进一步巩固对交州的统治,并遣使与徼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诸国,建立友好关系;亦派交州刺史前往南洋诸国,与印度建立外交关系。

这一年,东吴遣诸葛恪屯驻皖城(今安徽潜山),蜀汉凉州刺史姜维则屯涪县(今四川绵阳),边人深以为苦。

曹魏前废帝正始四年、蜀汉后主延熙六年、东吴大帝赤乌六年(癸亥,243年)正月,曹魏废帝曹芳加元服。当月,东吴诸葛恪袭六安,掩其民而去。

同年四月,曹魏废帝曹芳册立甄氏为皇后。甄皇后乃文昭皇后(曹丕皇后)兄长甄俨的孙女。

五月,出现日食。

七月,曹魏废帝曹芳下诏,于魏武帝曹操庙庭举行仪式,祭祀已故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钟繇、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太尉华歆、司徒王朗、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等,功臣名将。

九月,曹魏太傅司马懿率军讨伐诸葛恪,军至舒城,诸葛恪焚烧积聚,弃城而走。司马懿还军途中,巡视淮北屯田区域,提拔农家子弟邓艾,主持屯田。

十月,蜀汉大司马蒋琬因患疾病,自汉中返回涪县。然而,病情加重,遂以汉中太守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督军汉中。

十一月,蜀汉后主刘禅以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录尚书事;侍中身份的董允为辅国将军,后又兼尚书令一职,成为费祎得力助手。

十二月,扶南王范旃遣使贡献乐人、方物于东吴,孙权亦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出使扶南以及南海诸国。二人归国,朱应撰《扶南异物志》,康泰撰《吴时外国传》,皆为研究东吴与外国交往的重要资料,可惜二书均已失佚,仅在《水经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通典》、《太平御览》、《文选注》等书,残存一些片断引文。

三国时魏国皇帝曹芳手下的能臣 三国时期曹魏前废帝-曹芳(6)

曹魏前废帝正始五年、蜀汉后主延熙七年、东吴大帝赤乌七年(甲子,244年)正月,东吴大帝孙权以上大将军陆逊为丞相,其州牧、都护、领武昌事如故。

当月,曹魏大将军曹爽欲立威名,不听太傅司马懿之劝,力主伐蜀。

同年三月,曹爽兵至长安,发兵十余万,与征西将军夏侯玄自骆口入(陕西)汉中。时值,汉中守兵不足3万,蜀汉诸将恐慌。

闰三月,蜀汉大将军费祎率军趋救,曹爽不得进,无奈之下只得撤军。

四月,出现日食。

五月,曹爽引兵而还,却为费祎事先据守退路,经过苦战,方得撤离,死伤甚多,所带转运牛马,几乎耗尽,羌、胡等地怨声载道,关中为之虚耗。

九月,费祎返回成都,因功封为成乡侯。时值,蒋琬病情严重,遂将益州刺史之职让于费祎。当月,北方鲜卑部族南下归附曹魏,遂将他们安置于辽东郡属国,设立昌黎县,让其居住。

这一年,东吴大帝孙权听说二子(孙和、孙霸)不和,于是诏令他俩专心向学,禁止与官员往来。然而,孙霸不众,仍旧暗中结交大臣、发展党羽。

曹魏前废帝正始六年、蜀汉后主延熙八年、东吴大帝赤乌八年(乙丑,245年)八月,蜀汉太后吴氏(刘备的皇后)病薨,葬于惠陵。不久,后主刘禅任命自己信任的宦官黄皓为中常侍。

当月,东吴大帝孙权遣校尉陈勋将屯田以及作士3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通会市、作邸阁。

同年十一月,蜀汉大司马蒋琬病卒,后主刘禅自摄国事,费祎辅政。然而,费祎亦很能干,但其主要精力全部放于军事之上,对宫中之事不太过问,于是提拔陈祇为侍中,接替辅国将军董允;陈祇表面正经,私心极重,见刘禅信任宦官黄皓,不仅不劝谏,反与黄皓交往密切。就这样,在陈祇支持下,黄皓成为宫中掌权宦官的头目。

十二月,蜀汉大将军费祎至汉中,行围守。

曹魏前废帝正始七年、蜀汉后主延熙九年、东吴大帝赤乌九年(丙寅,246年)二月,东吴车骑将军朱然寇柤中,杀略数千而去。时值,幽州(今北京)刺史毌丘俭以高句骊(今吉林集安)王位宫数为侵叛,督军讨之。位宫败走,毋丘俭遂屠丸郡,斩获首虏千数。

同年五月,毋丘俭又讨濊貊,旗开得胜,韩那奚等数十国,纷纷率部投降。

九月,蜀汉后主刘禅以凉州刺史姜维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时值,东吴数次发行大钱,因为使用不便,于是废免。

这一年,东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斗越演越烈,孙权不分是非曲直,幽禁孙和。于是,拥嫡派的朱据、屈晃、陈正、陈象等,上书固谏不止;孙权大怒,将朱据、陈正、陈象族诛;屈晃牵入殿堂,责罚100大板。时值,年老的孙权疑心渐重,因疑太子孙和与陆逊勾结,数次派遣太监指责,以致陆逊忧愤而死。

曹魏前废帝正始八年、蜀汉后主延熙十年、东吴大帝赤乌十年(丁卯,247年)二月,出现日食。

同年三月,东吴大帝孙权不愿妨碍农桑,诏徙武昌宫材瓦,缮修建业太初宫。

五月,曹魏大将军曹爽听从何晏等之谋,专擅政权,多树亲党,屡改制度,并迁郭太后于永宁宫,太傅司马懿渐被架空,许多政事无法参与,于是称病韬光养晦,以待时机。曹爽纵容党羽、亲信,更加肆无忌惮,遂引起一些大臣不满。司马懿虽然称病于家休养,暗与太尉蒋济谋划,准备推翻曹爽。

这一年,汝山郡平康县夷族起事,蜀汉卫将军姜维率兵讨平。不久,雍州、凉州等地区羌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维兵出陇右接应,与曹魏雍州刺史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战于洮西。时值,胡人首领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降蜀,姜维徙之入蜀。

曹魏前废帝正始九年、蜀汉后主延熙十一年、东吴大帝赤乌十一年(戊辰,248年)五月,蜀汉大将军费祎出屯汉中。自从蒋琬、费祎领事以来,虽然身居在外,朝中一应庆赏刑威,皆遥先谘二人落断。费祎辅政期间,卫将军姜维自以通练西方风俗,兼负才武,欲以西北诸羌、胡为羽翼,声称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之;每欲兴军,费祎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并对姜维说:“我等不如丞相(诸葛亮)亦已远矣,他犹不能定中夏,何况我等!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业等待有能者继承,不要以为希冀侥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果不如其志,悔之无及!”

同年九月,蜀汉境内的涪陵互反,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之。

十月,曹魏河南尹李胜出为荆州刺史,前往司马懿处拜辞,顺便试探虚实。司马懿其面前故装衰老病重,李胜出来之后,对曹爽说:“司马懿已像尸体一样,卧床不起,只有残余之气,形神已经分离,不值忧虑。”自此,曹爽更加没有设备之心,司马懿遂与其子散骑常侍司马昭,谋诛曹爽。

这一年,东吴境内的交趾、九真夷贼攻没城邑,交部骚动。孙权遂以衡阳督军都尉陆胤为交州刺史,前往平定;陆胤到达,喻以恩信,降者5万余户,州境复清。

三国时魏国皇帝曹芳手下的能臣 三国时期曹魏前废帝-曹芳(7)

曹魏前废帝嘉平元年、蜀汉后主延熙十二年、东吴大帝赤乌十二年(己巳,249年)正月初六,曹魏废帝曹芳与曹爽3兄弟,一同前往高平陵(今河南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拜祭魏明帝曹叡。司马懿借机发动政变,入永宁宫,向素与曹爽不睦的郭太后奏劾曹爽兄弟,败乱国典,擅权营私,并奉太后旨意,罢废曹爽,遂与蒋济等占据洛水浮桥,关闭洛阳城门,任命司徒高柔为假节行大将军事,接管曹爽之职、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接管曹羲禁军。曹爽接到弹劾表章,惊慌失措,不敢告知曹芳,遂将天子车驾停留伊水之南,砍伐树木,建成鹿角,征发屯兵数千,用以自守。

时值,大司农桓范与大将军司马鲁芝逃出洛阳城,前往高平陵与曹爽会合,并且力劝曹爽携曹芳至许昌,以皇帝之名号召境内兵马,反击司马懿;因见曹爽已无主见,又劝曹羲利用阙南别营以及典农校尉军队,暂为抵抗。时值,桓范表示只要占据许昌,自己可用大司农印章为其军队,调运粮草。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曹爽兄弟还是犹豫未决。司马懿恐怕曹爽绝地反击,先后派遣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以及曹爽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等,诱劝曹爽放弃抵抗,并指洛水为誓,允诺曹爽只要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蒋济亦写信曹爽,声称司马懿只想剥夺他们兄弟兵权,不会伤及性命,确保他们富贵。

就这样,曹爽想了一夜,亦认定司马懿不过是想夺取权力,于是放弃抵抗,恳请曹芳罢免自己,并向司马懿认罪投降。当曹爽解下印绶,主簿杨综劝道:“您挟持天子可令诸侯,加之手握大权,难道放弃这些,而跑到东市去被砍头?”曹爽不从,桓范亦大哭道:“曹子丹(曹爽之父曹楷)大英雄,却生下你们这群如猪如牛的兄弟!没想到今日受你们连累,将要灭族了!”

曹爽兄弟被免,遂以侯爵身份回至府第,司马懿于其府四角,筑起高楼,令人日夜监视。曹爽兄弟见此,心有安心,假称食物不足,要求增加;司马懿遣人送来食物,曹爽兄弟十分高兴,认为司马懿不会赶尽杀绝。不久,与曹爽兄弟交情甚密的黄门张当在严刑拷问下,供称曹爽、何晏等,意图谋反。当月初十,曹爽兄弟与其亲信党羽被捕,皆被屠灭三族。自此,曹魏政权归于司马氏。此乃《三国演义》一百零六回‘司马懿诈病赚曹爽’、第一百零七回‘魏主政归司马氏’。

再说,曹魏右将军夏侯霸,因恨其父死于蜀汉,常有报仇之志,任为讨蜀将军,屯于陇西,统属征西。此时,曹爽被杀,夏侯霸因为与之沾有表亲,害怕祸及自身,被迫投奔蜀汉;却又不识蜀中道路,加之山路难行,夏侯霸下马步行还是迷路。蜀汉后主刘禅得知,派人前往接应。夏侯霸乃曹魏名将夏侯渊之子,当初夏侯渊驻守汉中,为刘备率军攻杀。然而,夏侯霸的从妹嫁张飞为妻,并且生有一女,此女便是刘禅现在的皇后张氏。所以,刘禅见到夏侯霸,并且安慰:“你的父亲是在战场上战死的,不是我的先人手刃。”又指自己儿子道:“这是夏侯家的外甥。”遂拜夏侯霸为车骑将军。

同年二月,曹魏废前帝曹芳任命司马懿为丞相,但是固辞不受。

三月,东吴左大司马朱然卒,大帝孙权为之哀恸。

七月,蜀汉卫将军姜维寇雍州,依麴山筑二城,使牙门将句安、李歆等守之,聚羌胡质任,侵逼诸郡。

十二月,曹魏前废帝曹芳再次诏命,加司马懿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司马懿还是固辞。

三国时魏国皇帝曹芳手下的能臣 三国时期曹魏前废帝-曹芳(8)

曹魏前废帝嘉平二年、蜀汉后主延熙十三年、东吴大帝赤乌十三年(庚午,250年)正月,曹魏前废帝曹芳命司马懿于洛阳立庙。时值,司马懿久病,不任朝请,每遇大事,天子亲至其府,征询意见。司空王凌见此心有不满,与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图谋废黜曹芳,改立楚王曹彪(曹操之子)为帝。然而,令狐愚尚未行动,于当年病卒。

同年五月,曹魏以征西将军为车骑将军。

七月,东吴大帝孙权正式废黜太子孙和为庶民,大臣纷纷劝谏。此时的孙权狂暴已甚,诛杀、流放进谏大臣以及武将数十人,众人大喊冤屈。

八月,孙权诏令鲁王孙霸自杀,并以结党诬陷太子罪名,诛杀拥庶派的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此事件,导致东吴大批文臣武将先后遭到贬斥、流放、诛杀,甚至灭族,史称‘南鲁党争’。

十一月,孙权改立少子孙亮为太子。然而经过这番折腾,东吴河山依旧,元气已是大伤。时值,曹魏征南大将军王昶上书:“孙权放逐贤臣良将,内部纷争不断,可以乘机制服吴、蜀。”白帝与夷陵之间地带,黔、巫、秭归、房陵等地皆处江北,民众与新城郡多有接触。于是,曹魏新城太守周泰袭取巫州、秭归、房陵,荆州刺史王基进攻夷陵,王昶进攻江陵,并于两岸竹索作桥,渡水袭击吴军。

十二月,东吴大帝孙权,派遣将军戴烈、陆凯,率军前往南郡,抵抗王昶。

这一年,蜀汉姜维再次率军攻打西平,俘虏曹魏将领郭脩。于是,郭脩降蜀,为后主刘禅封为左将军。

三国时魏国皇帝曹芳手下的能臣 三国时期曹魏前废帝-曹芳(9)

曹魏前废帝嘉平三年、蜀汉后主延熙十四年、东吴大帝太元元年(辛未,251年)正月,曹魏荆州刺史王基、新城太守周泰击吴兵,皆破之,降者数千。时值,曹魏太尉王凌闻吴人塞涂水(苏、皖两省边界河流),请求出兵征讨,欲借此机掌握兵权。然而,司马懿知其谋,不令兴兵。于是,王凌遣将军杨弘以废立之事告诉兖州刺史黄华,不料,二人连名以白司马懿。

同年四月,司马懿亲率中军乘水道讨伐。王凌自知势穷,独自乘船迎接,司马懿命步骑600,将王凌解送洛阳。

五月,王凌行至项城,服毒自尽。司马懿穷治其事,诸相连者,悉夷三族;且发王凌、令狐愚冢,剖棺暴尸于市3日,烧其印绶、章服,亲土埋之。

六月,司马懿赐死楚王曹彪,尽录诸王公置邺,使有司察之,不得与人交关。

八月,舞阳宣文侯司马懿病卒于洛阳,诏以其子卫将军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继续把持曹魏政权。

十一月,东吴大帝孙权至南郊祭祀天地,即得风疾。

这一年,蜀汉费祎还成都。当时有望气者(观云气测吉凶之人)指都邑无宰相位,复北屯于汉寿。

曹魏前废帝嘉平四年、蜀汉后主延熙十五年、东吴大帝太元二年、东吴少帝建兴元年(壬申,252年)正月,曹魏废帝曹芳以司马师为大将军。

同年二月,曹芳册封故凉州刺史张既之孙、东莞太守张缉之女为皇后,并且大赦境内。

当月,东吴大帝孙权病重,朝廷内外惶惶不可终日,宫中亦发生一件大事。太子孙亮之母潘夫人,刚被册封皇后仅半年,因为性情刚戾,被几个宫人以绳索勒死,声称中恶而死;事情败露,坐罪而死者六、七人。时值,孙权病困,召大将军诸葛恪、孙弘、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进入寝殿,委以后事。

四月,在位24年的东吴大帝孙权崩于内殿,享年71岁,谥曰‘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10岁的少子孙亮继承皇位,是为东吴少帝,并于当年改元‘建兴’;以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卫将军兼尚书事、上大将军吕岱为大司马、朱异为镇南将军,文武官员晋爵加赏,闲散官员加升一级。

十二月,曹魏司马师发兵3路攻吴:西路王昶攻南郡(今湖北荆沙)、中路毋丘俭攻武昌(今鄂州),东路则由司马昭进号都督,统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率领步骑7万攻东兴。东吴太傅诸葛恪亲率4万援军前往东兴,并命丁奉、吕据、留赞、唐咨等为前锋,攀山西进;因为山路行进狭窄缓慢,丁奉率兵3000赶往,下山后改坐舟楫顺水而下,两日即达东兴,占据徐塘。当时天降大雪,胡遵等喝酒毫无戒备,丁奉轻装突袭,吕据、留赞、唐咨等部亦相继到达。魏军遭袭,惊恐万状,争渡浮桥,超载而断,落水以及相互践踏而亡者万人,魏将韩综、乐发太守桓嘉先后遇溺。毋丘俭、王昶等得知东兴兵败,皆烧营退走,留下大批军需物资,为吴军缴获。于是,曹魏群臣众议参战武将贬职,司马师却将战败归咎于己,只将其弟司马昭削弱称号,其他武将只是防区对调而已。

这一年,蜀汉后主刘禅令费祎开府。

三国时魏国皇帝曹芳手下的能臣 三国时期曹魏前废帝-曹芳(10)

曹魏前废帝嘉平五年、蜀汉后主延熙十六年、东吴少帝建兴二年(癸酉,253年)正月,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为曹魏降将郭脩刺杀。费祎一死,姜维继任大将军,掌握军权的他,几乎每年北伐,劳民伤财,无功而返。此乃《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七回‘姜维兵败牛头山’、第一百零八回‘丁奉雪中奋短兵’。

当月,东吴少帝孙亮册封全妃为皇后,并且大赦天下。

同年二月,东吴大军由东兴回师,少帝孙亮大行封赏,进封诸葛恪为阳都侯,加封丞相、荆州牧、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赐金一百斤,马二百匹,缯布各万匹。

三月,诸葛恪大发州郡20万余攻打曹魏,以滕胤为都下督,掌统留事。时值,大臣皆以国力不支,军士疲惫,进行劝阻。然而,诸葛恪非但不听,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晓喻众人。

四月,蜀汉大将军姜维攻曹魏狄道(今甘肃临洮),粮尽引还。

五月,诸葛恪围新城(今安徽合肥)。曹魏大臣议论纷纷,担心分兵攻打淮泗,并有守住各个水口打算,大将军司马师却说:“诸葛恪刚刚得到吴国权力,合兵新城,希望再次成功,没有空余时间攻击青州、徐州;况且水路口岸不止一个,多防则用多兵,少防则不足以抵御。”后来果如所料,诸葛恪将兵力集中新城,遣太尉司马孚督诸军防御;曹魏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等请战,司马师又说:“诸葛恪轻装深入,投兵绝境,锋芒难以抵御;况且新城小而坚固,不能马上攻克。”遂命诸将,高垒对待。诸葛恪相持数月,攻城兵竭,死伤过半;司马师此时方命文钦督遣精锐部队会合,毌丘俭等将断后。

八月,诸葛恪惧怕遁逃,文钦大败敌军,斩首万余。由于吴军伤亡惨重,为掩过失,诸葛恪更为独断专权,朝野怨声载道。卫将军孙峻暗与少帝孙亮合谋,置酒请其赴宴。诸葛恪带剑上殿,向孙亮行礼入坐;酒过数巡,孙亮起身返回内殿,孙峻假托如厕,换以短装出来,厉声喝道:“有诏捉拿诸葛恪!”遂用刀将之砍死,屠其三族。孙峻因功出任丞相、大将军,封富春侯。然而,孙峻为人险恶,骄矜程度不下诸葛恪。在他杀诸葛恪之后,亦有多人想暗杀他,均因事败被迫自杀或处死。此乃《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八回‘孙峻席间施密计’。

十一月,有5只大鸟出现春申,因而次年,东吴少帝孙亮改元‘五凤’。时值,孙亮铸一剑,称作‘流光’,并以篆书书写。

曹魏前废帝正元元年、蜀汉后主延熙十七年、东吴少帝五凤元年(甲戌,254年)二月,曹魏中书令李丰与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图谋废黜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事情败露,为司马师斩杀,并灭其族。时值,曹芳因参与李丰等所谋之事,深觉不安,司马师亦担心后患,开始秘密废黜曹芳。

同年三月,司马师逼迫魏前废帝曹芳废黜张皇后。

四月,改立奉车都尉王夔之女为皇后。

六月,蜀汉大将军姜维又率军出陇西,狄道长李简举城投降;姜维进围襄武,击败魏将徐质,将之斩杀;魏军败退,姜维乘胜追击,先后攻破河间、河关,临洮等地,拔其县民还蜀。

七月,司马昭奉命出击姜维,到达京师,魏前废帝曹芳于平乐观阅兵。时值,中领军许允与左右亲信密谋,乘司马昭请辞之时,将其杀死,然后率领这支部队,前去讨伐司马师。他们连诏书已经写好,就等司马昭入见。曹芳正在吃栗,优人云午等唱道:“青头鸡,青头鸡!”青头鸡即指‘鸭’,谐音‘押’,是为提醒曹芳赶紧在诏书上画押,方可诛杀司马昭,终因曹芳恐惧,没能实行。于是,司马昭率兵进入洛阳城,司马师也因此事,抓紧废立之事。

当月,东吴丞相孙峻为巴结全公主孙鲁班(孙权长女),将废太子孙和迁移至新都居住,后派使者将之赐死。

九月,司马师联合公卿大臣上奏郭太后,言及曹芳年长不思亲政,沉迷女色,废弃讲学,弃辱儒士,与优人、保林等淫乱作乐,请依霍光故事废曹芳帝位。就这样,曹芳被贬为齐王,搬出洛阳,在河内郡重门营建齐王宫,所有礼仪制度如同诸侯王封国。群臣通过商议,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是为曹魏后废帝。

这一年,东吴将军孙仪、张怡、林恂等,趁孙峻会见蜀汉使者之时,欲诛杀之。结果事情败露,孙仪等自杀,受牵连被杀者数十,就连孙亮的姐姐朱公主孙鲁育亦牵连其中,遭到诛杀。

西晋泰始元年(乙酉,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改封曹芳为邵陵县公。

西晋泰始十年(甲午,274年),时年43岁的曹芳病薨,谥曰‘邵陵厉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