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机构改革人员调整(市县机构改革分流)

职业精进

猿猿学习独创体制内年轻公务员的“职场指南”和“解忧杂货店”,讲授机关情商、职业发展、公文写作、遴选选调等,接受猿友投稿,为体制内的你排忧解惑。

经典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近期,中央陆续备案同意四川、湖南、广东等省份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标志着国家机构改革已经由中央、省向市、县、乡镇全面延伸,进入了纵深到底、横向到边的全面铺开、稳步冲刺阶段。

接下来,猿叔将以11月28日对外公布的《广东省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以下简称《总体意见》)为例,谈谈自己对广东市县机构改革方案的理解。本文为猿叔解读市县机构改革第二辑——《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去向何处?》。

县级机构改革人员调整(市县机构改革分流)(1)

一、新一轮“大洗牌”

根据中央关于地方机构改革主要时间节点要求,各省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报批,2018年底前完成调整;省以下党政机构改革在2018年底前报批,在2019年3月底前调整到位。

按照惯例,地方机构改革的时间都只会提前,不会滞后。

本轮是各省的市县机构改革方案报中央备案同意了,说明大原则大框架已经定调成型了,接下来各市县要在总量控制、限额管理等硬性要求下,结合自身实际对当地的机构设置作调整。

据了解,各市的机构改革方案初稿都大体完成,并按时间节点要求统一上报省里,但是处于保密阶段,等待省里批复后才真正揭开神秘面纱

可以预见,12月开始全国各市县将会密集开展本地机构改革,组织部门、宣传部门、统战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管系统、国土系统、安全监管系统、消防系统等改革主要锚定的单位都将面临一次大“洗牌”

县级机构改革人员调整(市县机构改革分流)(2)

二、不搞断崖式分流

机构改革中,最为困难的就是人员的进退与去留。

这次改革明确提出不搞断崖式人员精简分流这项政策,统筹多种渠道把涉改的每名干部安排好、使用好,富余的干部和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消化,目的是要让广大体制内干部吃下“定心丸”

同时,改革会按照有利于改革平稳推进、有利于服务管理、有利于干部安享晚年的原则,扎实做好离退休干部归属交接,确保事情有人管、经费有保障、党组织活动不断线、服务水平不降低。

可以预见,本次改革大概率不会出现大批人员被迫辞退下岗的现象,大家的饭碗还是能保住的,但肯定会涉及领导职务调整和人员分流安置的问题。

县级机构改革人员调整(市县机构改革分流)(3)

三、拉长板凳挤一挤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领导职务调整和人员分流安置的问题。

目前,各地的中直单位机构改革大体已经完成。在所有的中直单位当中,税务局是人数最多、人员构成最复杂、层级最多的部门,对地方机构改革也是最有借鉴意义的。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国地税机构合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所有市县税务局的三定方案已经出台,市县级和乡镇新税务机构统一挂牌,人员也已经全部重新任命、调整到位。

县级机构改革人员调整(市县机构改革分流)(4)

在税务局的机构改革中,总体上还是以“1 1”的整合方式为主。

比如,原来某地级市国地税局两边各一个局长兼党组书记,合并中其中一个转为副局长兼党组副书记,但仍然保留正处长职务。

再比如原本的地级市稽查局为副处级单位,改革后降为正科级,里面所有内设机构由正科级变为正股级,但原有的正科长仍然任正科级干部,原有的领导职务全部得以保留。

因此,在地方机构改革中,仍然对于涉及合并的单位也会参照国地税这种模式,领导班子成员大概率会以“拉长板凳排排坐”的方式安置或者调整到新成立的部门任职,原有的领导职务会得以保留。

普通干部会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到新单位新部门,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员可能会以挂职、借调进行安置,以时间换空间,部分年纪稍大的人员会转到非关键岗位,等待自然消化。

对于新组建和需要拆分的单位的干部就相对幸运,不仅不需要担心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数减少的问题,而且在新的无人区里当一头“拓荒牛”,有充分施展自身才能的空间,发展机遇和前景都会大很多。

底盘不稳、地动山摇,在机构改革的大潮中要站稳脚跟关键还是要看工作能力。

在今天这个知识不断更新、行业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大家一定不要在最该奋斗的时候选择了安逸,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那才是你成长进步最重要的资本。

县级机构改革人员调整(市县机构改革分流)(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