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钓鱼不打窝反而好钓(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

在钓鱼圈里流传着一句话“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表达同样的意思的还有一句话“要想鱼上岸,得拿粮食换”,给人的感觉就是渔获量的多少与打窝量成正比。但是事实却往往正好相反,最近就有几位钓友向我反映了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黑坑钓鱼的时候那些完全不打窝的人钓到了七八条鱼,而那些频繁补窝的人却只钓到了一两条鱼。

其实这种现象在冬季和初春季节是经常发生的,特别是在回锅鱼、滑口鱼较多的黑坑中,不打窝反而更容易钓到鱼。

冬季钓鱼不打窝反而好钓(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1)

打窝必须考虑鱼的食量

窝料的作用是诱鱼和留鱼,通过打窝可以更快地将鱼诱进窝,但是钓鱼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鱼进窝之后吃窝料,而是要让鱼进窝之后吃钩上的饵。当鱼的食欲较好时会不停地在窝点里进食,即便窝料比较多,鱼依然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吃到钩上的饵。但是如果鱼的食欲不佳,并且窝料较多,鱼在吃掉部分窝料之后就很可能已经吃饱,这样一来就很难吃到钩上的饵了。

所以,在夏季的时候,由于水温较高,鱼的食欲非常旺盛,通过多打窝来增加渔获量经常能够收到成效。但是在冬季以及初春季节,由于水温偏低,鱼的食欲不佳,食量非常小,窝量太大反而就很难钓到鱼了。另外,初春季节也是很多鱼种繁殖产卵的季节,此时鱼的食欲也会大减,也不适合打重窝来进行垂钓。

冬季钓鱼不打窝反而好钓(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2)

鱼的警惕性会影响鱼的食量

即便是在同样的季节,鱼的状态不同食量的大小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在自然水域很难体现出来,但是在黑坑中却体现得非常明显。

当鱼的警惕性较高时,鱼就会尽量控制自己的食欲,食量也会相应减小,例如黑坑中被钓放过多次的回锅鱼,由于多次的钓放,鱼的警惕性明显提高,因此进食的次数也会减少,特别是在冬季和初春季节,水温偏低再加上回锅鱼的高度警惕,垂钓的难度是非常高的,一旦钓鱼人投入的窝料过多就会适得其反,效果比不打窝要差很多。

相反,在黑坑中垂钓生口鱼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增大窝量,因为生口鱼警惕性较低,食欲更加旺盛。

冬季钓鱼不打窝反而好钓(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3)

鱼的密度高低会影响鱼的食量

窝量的大小控制除了要考虑季节和鱼的警惕性之外,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应变。鱼的食量大小还取决于窝点里鱼的数量多少,如果窝点里的鱼很少,在没有食物争夺压力的情况下,鱼的食量就不会太大。如果窝点里鱼的密度很高,鱼群就会形成一种抢食竞争关系,此时鱼的食量就会变大。

也就是说,在垂钓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鱼口较快,则说明窝点里鱼的数量较多,此时可以加大窝量。如果鱼口一直很慢,则说明窝点里鱼的数量较少,如果是在夏季可以通过增大窝量来诱鱼,但是在冬季以及初春季节还是应该减小窝量,耐心糗鱼。

冬季钓鱼不打窝反而好钓(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