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

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你有多久没看过一场好看的晚会?听过一场好听的音乐会了?

如今各种晚会、音乐会泛滥,同质化严重,数量上去了,质量却……

对于音乐会而言,不用将其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避免匠俗气,伪高雅才是重中之重。

翻看过往,去年有一系列与众不同的音乐会的表现颇为亮眼——那就是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

音乐节的主题是“大师与对话”,趁着多位西方作曲家的纪念年,让多位东方音乐人重演经典,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绝对是音乐爱好者“双厨狂喜”的时刻!

要问对话内容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成方圆:二胡和吉他

对话可以发生在流行与古典之间。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成方圆,是最早唱流行歌曲的人,也做过音乐剧,回到北京国际音乐节,她选择在北京三里屯唱歌剧咏叹调和《Mojito》。

1977年,17岁的成方圆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专业,由中央乐团委培,毕业后在中央乐团担任二胡演奏员。

1980年代初,邓丽君风靡内地。她的每一个首歌成方圆都会唱,在学校的时候就出了名。有一次,学校有一场小规模的演出,学校领导让成方圆上去唱几首歌。

那是成方圆第一次登台唱歌。她的台风自然,歌声优美,一首邓丽君的歌唱完后,大家伙不让她下场了,一连返场了好几次。演出意外的成功,但台下的领导却皱了眉头。在那个时代,中央乐团这样的“正统”学院派,与邓丽君代表的“靡靡之音”之间似乎天然有分野。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1)

但成方圆会唱歌的名声已经传了出去。东方歌舞团的团长王昆相中了成方圆,问她:“你想过来么?过来了你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成方圆心动了。

来到东方歌舞团,成方圆接触到大量港台流行歌曲。她开始自学吉他,开始自弹自唱。

有一次,她去一个小学演出。成方圆抱着吉他上去,唱了一首罗大佑的《童年》。本来在台下坐不住的孩子们一下就老实了。1985年,成方圆把《童年》出成了磁带。在听到罗大佑的原唱之前,大多数人是通过成方圆知道了这首歌。

她的出现,也标志着流行音乐在内地的逐渐成型。1986年,成方圆参加金孔雀杯歌唱大赛,获得了通俗唱法第一名,同时她自己创作的歌曲《永远陪着你》获得了优秀创作奖。用现在的话说,她是内地第一批唱作人。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2)

也是1986年,成方圆登上春晚,一连唱了三首歌。身着一套红色运动装,她先是演唱了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之后换成紫黑色宽松上衣唱《追求》,背起吉他自弹自唱《我多想》,这也是流行歌曲首次被搬上春晚舞台。也正是有了成方圆的尝试,第二年,费翔才带着《冬天里的一把火》在观众的心里放了一把火。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3)

1991年,成方圆开始主持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和其他电视晚会。用家喻户晓来形容当时的成方圆不为过。但在1995年,正值巅峰期的成方圆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停止所有的演出,自费去美国进修留学。

留学的想法在1994年《蓝色风情》个人演唱会后萌生。成方圆感到自己在音乐道路上遇到了瓶颈,她想要再突破自己。来到美国,首先颠覆她认知的是一些街头歌手。她在地铁站看到一个黑人女孩,唱了一首难度特别高的歌曲。从她的歌声里,成方圆感受到了生命和音乐融为一体的体验。

她在百老汇看音乐剧。第一场看的就是韦伯的经典音乐剧《猫》。当时国内没有音乐剧,演员的歌喉、演技、舞台的效果,都让成方圆大为震惊。1996年,成方圆回到国内,决定也要做一个音乐剧,她选择了唱段经典、有同名经典电影版本的《音乐之声》。

1998年,《音乐之声》在北京上演,之后在全国开始巡演,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4)

因为这部剧,很多人才第一次知道了音乐剧的概念。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国内的艺术院校逐渐开设了音乐剧专业。

从二胡到流行音乐,再到音乐剧,成方圆一直在不停跨界,寻找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对话。

有意思的是,她的剧组中,后来也出了一个跨界的人才:在《音乐之声》饰演大女儿的,是今天已经成为演员的陈数。

正是出演这部音乐剧的经历激励了陈数,从舞台到银幕,勇敢追逐自己的演员梦想。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5)

陈其钢:在音乐中找到自我

对话可以发生在东方与西方之间。

写出了《我和你》的陈其钢,他的音乐作品和法国音乐家圣-桑的作品同场演绎。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鸟巢隆重上演。刘欢和莎拉·布莱曼一起,演唱了主题曲《我和你》。这首歌旋律简单却又有一种柔软的力量,谱写这首歌的人就是作曲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6)

陈其钢和张艺谋是老搭档,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山楂树之恋》《归来》《金陵十三钗》,这些音乐都出自他之手。《我和你》最初是为国旗入场仪式所作,陈其钢花了2个小时就写完。他请中国交响乐团录制完成后拿给张艺谋导演听,张艺谋听完表示,这首歌有更适合的地方。

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中,陈其钢设计了很多音乐细节。

开篇就用了古琴,《春江花月夜》的曲调融入现代音乐,还采用了昆曲的小生“韵白”,在运动员入场部分,陈其钢选取了各个地方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歌,以让入场的人们感到来自家乡的亲切。民族化与国际化,一个略有些相互矛盾的命题,就这样被陈其钢融合在一起。

这样的设计思路与陈其钢自己的经历相关。

出生在上海,陈其钢从小学习音乐,1964年,他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单簧管。但等到他进入大学,已经是1977年。那一年,中央音乐学院恢复高考后的首次招生。

1978年4月,30名学生正式入学,成为了中央音乐学院历史上独一无二的77、78级。谭盾、叶小纲、陈其钢、郭文景、刘索拉……他们不仅改变了中国音乐界的走向,还用他们的作品让世界关注到中国音乐的力量。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7)

1983年,陈其钢以全优成绩毕业,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教育部出国研究生,成为最早一批赴法国深造的年轻人才。更幸运的是,他被法国当代音乐大师梅西安破例纳为“关门弟子”。

梅西安是法国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被人称为“现代音乐之父”,在二十世纪的作曲家中最有独特风格。

来到国外,陈其钢才发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宝贵。每每创作上有困惑,陈其钢就回头向中国音乐中找答案。他的老师梅西安更让他明白,创作不是亦步亦趋,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音乐。

1998年的春天,陈其钢的作品《逝去的时光》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首演。

首演阵容堪称豪华,迪图瓦指挥法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奏,马友友担任大提琴独奏。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8)

然而演出第二天,47岁的陈其钢遭遇了作曲生涯最大的非议。有人认为他是梅西安的学生,就应该创作先锋音乐话语体系里的作品,旋律就是罪过,把《梅花三弄》旋律融进来,更是不对。

陈其钢一度受到这些言论影响,郁郁不乐。但后来他选择相信自己。他想起了老师梅西安的话:在创作中找到自己,无疑是幸运的。

他选择一个音符都不改,保持《逝去的时光》最初的模样。

1999年,陈其钢带着管弦乐组曲《五行》归来,乐曲以水、木、火、土、金为结构;《蝶恋花》里,陈其钢又将管弦乐与民乐、青衣与西洋女高音结合。

2014年,陈其钢将原先为“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量身定做的钢琴独奏曲《京剧瞬间》改编为交响前奏曲。作品以京剧为题,陈其钢借鉴了京剧西皮声腔中的行弦及二黄过门的旋律,将铙钹、京剧大锣、小锣等传统打击乐器,镶嵌进管弦乐队。但是其中流动且排列分散的音响效果,暗示了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而不断重复主题的片段,再将整个旋律减缩为概略的技法,是梅西安的拿手好戏。东方和西方,在这部作品中浑然一体。

2017年,陈其钢创作了《如戏人生》,然而第一次排练后,他对作品并不满意。首演就在5天后,接下来还有美国巡演,该怎么办?

陈其钢选择了遵循自己的内心。他取消了演出计划,付出重金赔偿,又花了7个月重写整部作品。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9)

如戏人生-广州交响乐团演绎圣桑与陈其钢交响音乐会 徐惟聆 柳鸣师徒同台

第二年,这部作品终于面世。

在采访中,陈其钢这样解释自己坚持重写的理由:“我没有后代,作品将是我留在世界上唯一的遗产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对自己的要求会更加严格。”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10)

谭盾:寻找音乐地图

对话也发生在大师与后辈之间。

因为《卧虎藏龙》而家喻户晓的音乐家谭盾,选择用自己的音乐与指引他音乐道路的大师斯特拉文斯基对话。

谭盾是陈其钢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同学。和从小生长在上海的陈其钢不一样,谭盾从湖南乡村走出,自小陪伴他的是湘西大地的风土歌调。下乡插队的时候,谭盾学会了演奏弦乐器。由于人手短缺,他幸运地加入了一支京剧乐团,自此走上了音乐的道路。

即便在传奇的“作曲系77级”。谭盾也是出名很早的那一个。他以自己出生之地湖南的楚文化为灵感 创作了一系列作品——1979年的交响乐作品《离骚》、1981年的弦乐四重奏《风雅颂》。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11)

第二排右4为谭盾

大学的时候,谭盾苦苦思索如何将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融入交响乐创作,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仿佛在他面前展开了一张音乐地图。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斯特拉文斯基一生的创作涉及多种风格,更是新古典主义的领军人物。在《火鸟》中,斯特拉文斯基向如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和鲍罗廷致敬,从俄罗斯民间音乐中汲取了许多旋律的灵感。

谭盾听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的GPS。”

1986年,谭盾来到美国,这里也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最后生活的地方。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谭盾迫切希望把中国文化展示给更多人看。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12)

“谁都知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如果要让全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或与之发生共鸣,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把心灵的钥匙,把观众的心门打开。作为一个做音乐的手艺人,我怎么去打造这把钥匙?

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他更近一步受到约翰·凯奇和菲利普·格拉斯等作曲家的影响。从这些先锋的、极简的音乐家身上,谭盾找到了他心中的钥匙。

2001年,他为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创作音乐,悠扬的旋律,有东方的宁静致远,也有爱慕之人无法言说的情谊。谭盾让马友友将大提琴拉出了二胡的声音,更让音乐说完了李安镜头未能讲述的故事。谭盾因此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也让他的名字被世界知晓。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13)

2021年10月,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闭幕演出中, 谭盾指挥中国爱乐乐团登台保利剧院,演出了三组与“火”相关 的曲目——斯特拉文斯基演出不多的早期作品《焰火》、1919年版本的成名之作《火⻦》组曲、以及谭盾自己为斯特拉文斯基逝世50周年创作的协奏曲《火祭》。

《火祭》改编于谭盾自己于1995年所作的电影《南京1937 》的配乐。

虽然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但谭盾的音乐里没有直面大屠杀的血雨腥风,没有“横冲直撞”式地描写杀戮场面,也并未“哭天抢地”式地煽情控诉,而是充分发挥听觉艺术的特殊性和有效性,赋予每件乐器以灵魂,让它们无辜地诉说、纯美地歌唱。中胡二胡和高胡独奏演绎出两个主题曲调,台上台下的两组吹管乐演奏出中国古老的祭祀音乐,谭盾用中国民族拉弦乐奏响了对战争无辜遇难者的哀思。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14)

斯特拉文斯基生活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人们对于世界的幻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则让他漂洋过海、最终远走他乡。暴力与纷乱,在八十年后仍然影响着当代的人们。

谭盾的音乐作品也从人性的层面思考这些问题。“因为战争在未来也许还会发生,而人心需要跨越事件以及民族之间的征战,思索自己本身的问题。”这是谭盾与斯特拉文斯基,在音乐之上,另一个层面的对话。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15)

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以“大师和对话”为主题。正如北京国际音乐节艺委会主席、著名指挥家余隆所说,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对话,古典音乐这个行业,也离不开对话。

对话发生在舞台上,也发生在音乐节与时代、与观众之间。

2020年,直面疫情的挑战,北京国际音乐节推出了“240小时,音乐不停息”的概念,让线上节目与线下演出一同营造出沉浸又多元的音乐体验——古典乐不仅仅局限在音乐厅里,更拥抱了网络时代和后疫情时代。

第二十四届音乐节期间,一共有15场演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视频直播,5场音乐会电台直播,这是音乐节与时代和更广大群体的对话。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16)

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音乐会 -“在灿烂阳光下”合唱交响音乐会

从1998年创立至今,北京国际音乐节每年都会为孩子们打造公益音乐会。

在这一届的公益儿童专场音乐会上,由 BMF 甄选的两位小钢琴家与新古典室内乐团一 起登台亮相演出,这是音乐节与下一代的对话。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17)

京港澳⻘少年艺术嘉年华邀请了包括郎朗、吕思清在内的世界顶级音乐家,但是主角仍然是孩子们自己——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地区的孩子们一边合作一边交友,用音乐对话。

作为目睹了北京国际音乐节24年成长的人,余隆不仅看到了音乐的传承与交流,也看到了音乐对生活的影响。“24年的工作,让我看到了我们更多的人热爱艺术、更多的人热爱文化的交流。我觉得如果能够延续下去的话,可想而知对我们下一代年轻人,对世界观的看法,我觉得也会有一定的推动。”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打破常规的音乐会(被这场音乐会狠狠拿捏住)(18)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