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与曹爽之争(司马懿为何一举击溃权倾朝野的曹爽)

司马懿与曹爽之争(司马懿为何一举击溃权倾朝野的曹爽)(1)

历史有一个很诡异的地方,有的人,不断获得胜利,可就败那么一次,就万劫不复,而有的人,不断遭遇失败,可只要赢那么一回,就通吃一切。发生在三国时期,魏国权臣司马懿和曹爽之间的争斗,似乎就是这样的一个剧本。在共同接受辅政重任之后,曹爽采取一系列措施,不但逐渐将司马懿挤出权力核心,将权力核心牢牢地攥到自己手上,一跃成为大魏朝堂上,类似于乃祖曹操式的权臣。

可这一切,就在他带着魏帝出洛阳城,祭祀曹家祖宗之时,蛰伏在洛阳城中的司马懿,召集他的三千死士,迅速拿下洛阳城,以此胁迫曹爽投降,史称“高陵平政变”,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在司马懿的政治诱降之下,慌了神的曹爽,最终没有听取逃出洛阳城的智囊恒范“迎魏帝于旧都许昌,召天下勤王共卫魏室”的建议,而是说了一句令人吐血的话,“我亦不失富贵”,就走进洛阳城投降了。气得恒范大骂,“你父亲曹真一世英明,这么就生了你这么个狗一样的崽子?”高陵平政变以司马懿大获全胜告终,从此,曹操历经一生一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军政大权已经全部落入外臣司马懿之手,江山易主,已经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司马懿与曹爽之争(司马懿为何一举击溃权倾朝野的曹爽)(2)

不过后人一直会有疑虑,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手里只有三千死士,何况哪怕司马懿先下手为强,可也仅仅只是控制洛阳城是不?并没有完全而绝对的优势,而曹魏多年苦心经营,哪怕曹操等人早逝,可是受大魏皇恩的功臣宿将,他们特别是他们的后代应该还是有的吧,魏氏和夏侯氏宗亲应该还是有的吧,更何况曹爽手里还握有小皇帝曹方,手里还有一支与御林军,非但名正言顺,而且还武力充沛,牌面并不差,怎么就打出了个战五渣,

司马懿究竟是如何逆天的呢?其实,曹爽前期的一系列胜利,其实是在一步一步埋下他失败的祸根,犹如倚天屠龙记中崆峒派的《七伤拳》,表面上打得十分精彩,别人只能左支右绌,拼命招架,还有点不大不小的损伤,可实际上,由于这套拳法,往往是先伤己,再伤人,如果内力不足,别人没伤着,自己却内伤却越积越重,最终却会反噬自己。

曹爽的第一拳,打向了司马懿,经过一系列明升暗降,暗箱操作,先是司马懿的军权被逐渐架空,不得不说,曹爽的操作还是挺高明的,采用的是温水煮青蛙的策略,一切都是悄无声息,在法理之上,完全说得过去的那种,比如说,司马懿的军权拿掉了,可任命接替的还是与司马懿关系密切的蒋济等人。可出人意料的是,曹爽都想不到,三朝老臣司马懿,竟然没有采取任何激烈的对抗措施,竟然就那么顺着,你进一步,他退一步,逐渐将大权全部让了出来。要知道,权力是就是命根子,司马懿竟然这么就拱手相让。

司马懿与曹爽之争(司马懿为何一举击溃权倾朝野的曹爽)(3)

可说了这是七伤拳,你拿下了司马懿的军权,可你拿得稳吗?于是,军权的核心是军威和利益,你得证明证明自己才行啊,结果呢?曹爽悍然发动了一场针对蜀汉的军事行动,大举进攻蜀地咽喉—汉中。哪怕诸葛亮等人已经去世,曹爽这一仗,竟然败在蜀汉王平和马忠等人之下,原本想捞取威望,结果惹来一身骚,不用说,这里有司马懿暗中使绊子的因素,但也说明,曹爽这边没啥出色的军事人才,败了阵,死伤无数,工资和奖金都还没着落,你说军队内部对曹爽等人会怎么看?当年司马公带领我们,可是扛住了蜀汉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还耗死了诸葛亮的,现在怎么就?

可曹爽咋想的呢?战场上得到的,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得到嘛,为何失败?那是因为集权还不够,有人背后捅刀子,有人玩非暴力不合作,有些人对大魏不忠。怎么办呢?推出大魏朝堂换血计划,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统统换掉,于是乎,曹爽开始了他自以为的拯救大魏的计划,拼命地往中枢里面塞自家人,他有一个后备人才储备库,经常跟这些人一起喝酒纵乐,清谈玄学。于是乎,这些人全部像坐了火箭一样,蹿到了曹魏的中枢。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塞自己的人进去,是不是要先将在中枢上的那些人撸掉,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呢?

魏国的官爵,曹丕当年通过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采取的是《九品中正制》,也就是说,当官全看个人家族出身,这让士族这样的群体占据各政治要津。曹爽这么一玩,导致大量的士族要员纷纷失业,换上的那些个自己人,平时喝喝酒,吹吹牛,小圈子自嗨或许还行,可拿人官爵,当人财路,可还非但拿不出扎实的业绩,反而洋相频出。士族们对曹爽的怨气已经越积越重,而曹爽竟久未察觉,别忘记了,司马懿也是士族,这些人是利益共同体。

司马懿与曹爽之争(司马懿为何一举击溃权倾朝野的曹爽)(4)

士族们最厉害的还有对舆论的掌控啊,他们当政,或只能粉饰太平,可他们在野,那完全可以放飞自我啊,于是乎,曹爽各种个人私德方面的事情,什么斥先帝老臣,什么抢皇帝宝物,什么欺负宫女,什么要谋权篡位,各种流言到处飞,曹爽在舆论圈里,早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了。

不得不说,司马懿那一招更厉害,你要权力是不?我一步一步拱手相让,我前期的名声、威望很好,而且立下赫赫战功,更是先帝托孤老臣,而且没有反抗,极其配合,你能这么着?杀了我?他赌年轻的曹爽不会,也不敢。他更深刻认识到,在曹爽不断强化自身权力的时候,却没有足够的能力握住着权力,那么权力必然就会不断地反噬他,动别人的利益,各方各路人马,将会被他逐个得罪个遍,久而久之,当怒气到一定程度,这些人就会不断聚拢在我身边,强烈要求我除掉“祸国殃民、倒行逆施”的曹爽,还魏国一片风清气正。

司马懿与曹爽之争(司马懿为何一举击溃权倾朝野的曹爽)(5)

姜还是老的辣,司马懿对形式的预估是正确的,在高陵平政变之中,洛阳城里,司马懿政变,洛阳城里,除了跟他绑在同一条战船上的恒范等死党,几乎没人站在曹爽这边,

几乎没人站在曹爽这边,这就很能说明问题。而更为关键,也是决定高凌平政变成败关键的一个人—曹魏的郭太后,竟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司马懿,这个很好理解,曹爽估计是自我感觉太好,对郭太后等人也极为不尊重,郭太后本人也是士族出身,其家族势力,也遭到曹爽的疯狂打击,早就对曹爽等人极为不满,当司马懿发动政变以后,不仅大臣们拥护,就连郭太后也没有意见,在他们眼中,这不是政变,而是两位权臣的斗争。既然是权臣斗争,人们当然会选择德高望重、能力出众的司马懿,而不是贪婪的曹爽。失去了众人支持的曹爽,自然不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的对手,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可以说,曹爽始终就没有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那就是,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他的基本盘在那里?权力的核心是什么?权力,他需要武力为后盾,可也需要道义做支撑,两者其实是互为表里。当司马懿以退为进的时候,他其实是算准了,曹爽必然在权力的腐蚀之下,一路狂奔,他会赢得一个个权力斗争的胜利,可这就像恒大一样,能一路做大做抢,可全是债务堆积起来的,越来越多的债务,将会形成一大巨大的堰塞湖,最后墙倒众人推。

司马懿与曹爽之争(司马懿为何一举击溃权倾朝野的曹爽)(6)

反观司马懿,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不犯错,等着你不断犯错。在政变之前,我们可以看到,司马懿的形象那可绝对是兢兢业业,对曹家忠诚无比,但曹爽却将他逐步排挤,这让本就有强烈代入感的士族们怎么看?何况曹爽将其排挤出去后,政事却越来越糟糕,这些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只会强烈要求司马懿出来拔乱反正,这才是司马懿能一举战胜曹爽的重要原因,他的隐忍,只不过是更好地争取中立性的力量。

当初没杀司马懿,就像鸿门宴上,项羽没杀刘邦一样,看不清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萧玉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