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1)

作为官场中的人,少不得和农民打交道。

《侯卫东官场笔记》中的主人公侯卫东为什么能够成功?首先他来自基层,来自底层,天天和农民同吃同住,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的关切期望。

他曾经有过感慨,感慨毛教员对中国农民的了解。

是啊,谁给了农民好处,农民就拥护;谁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就反对。就这么简单。然而知道是一回事,愿意不愿意,能够不能够维护农民的利益是另一回事。

上青林时期,侯卫东因为修建公路,不可避免地和尖山村农民李老头发生了矛盾,最后侯卫东巧施妙计,用封建迷信的办法说服了李老头。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2)

此后,张木山的水泥厂落户上青林,侯卫东又想办法帮助解决了一家养殖户的鱼塘问题。可以说,他维护了农民的权益,得到了他们的拥护。

益杨县城管会期间,粟家村农民两次闹事,侯卫东硬的一手软的一手结合使用,最终老百姓的利益受到了维护。

侯卫东调到科委之后,面对杨森林和姚强准备开发北城区的设想,居民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侯卫东对此只能冷眼旁观。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3)

成津时期,侯卫东要建高速路,就要挤占双河镇的良田熟土,面对农民的激烈反对,侯卫东逼迫干部对农民说服教育,目标是达成了,但是农民的利益呢?侯卫东忘记了,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侯卫东走得远吗?

侯卫东上蹿下跳,准备把香港的樊氏集团吸引到成津县,哪知道樊氏兄弟是要白占1200亩良田熟土。沉思良久,侯卫东终于站在农民的一边,拒绝了朱民生的招商任务,被发配到农机水电局。

茂东市唐台县急于发展,工作不得力,结果引起群众激烈反弹,最后一地鸡毛,两败俱伤,难以收场。

到底该如何发展?什么是绿色发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这是个问题。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4)

一、上青林李老头

1、挖谁的祖坟谁心疼

走了一身臭汗,一行人来到了国有林和集体林交界处,这是一个重点地段,按图纸设计,将是一个大弯,几个人取出图纸,对着地形就开始指指点点。

秦大江对着一个坟堆道:“这个坟是李老头家的祖坟,好几个阴阳先生都说这个地方风水好,李老头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城里头上班,大儿子在沙州市统战部,小儿子在临江县政府,女儿在沙州中学教书,李老头以前就放出过风,修路不准动他家里的祖坟。”

侯卫东没有基层工作和生活的经验,虽然知道祖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是并没有切身体会,心中也没有过于在意。反而是粟镇长,他站在几个石碑前,看着打扫得干净的大坑堆,说道:“这事还真有些棘手。”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5)

“别想在这修路。”一声巨吼在侯卫东耳边响起,震得他隐隐发痛。

“这是我们老李家的祖坟,那个人敢挖,我就要和他拼命。”一个瘦削的老头,裤脚挽在腿弯处,叉着腰,气势汹汹地说道。

“老李,你看这地形,那一壁是一坡石山,如果不拐弯,根本上不了山。”

秦大江所指,正是设计中的一处大弯,大弯所在,是乱蓬蓬的草堆,还有一些坟包,侯卫东暗自诧异,心道:“这个乱坟堆,关这个老头什么事情。”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6)

李老头的脑袋摇得如拨浪鼓一样,道:“这是我们李家的祖坟,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能挖了我家的祖坟,青林山这么大,你们就不能换个地方。”

粟镇长就解释道:“这条路线是经过交通局勘察的,施工难度最小,路线最近,老李,修公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你要支持。”

秦大江就在一旁介绍,这是镇里的粟镇长。

李老头固执地道:“管他什么镇长,就算是县长、市长来了,也不能动我家的祖坟。”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7)

2、农民的威胁真实可信

这也是实情,秦大江心里明白,他道:“那我们赶快下山,找到李老头,再去给他说说。”

想起李老头,欧阳林心中就有气,他道:“李老头无非就是想要钱,多给他几百,就解决问题了,思想工作还是没有钱管用。”

秦大江不同意欧阳林的说法,“欧阳林,你想得简单,一是迁坟不能随便提高标准,第二个是李老头的祖坟风水好,他家出了二个干部,要想挖掉这个好风水,李老头肯定跟你打八架。”

果然,李老头看见秦大江等人,提起锄头,就朝坡上走,根本不和秦大江交谈。秦大江追上去,李老头丢了一句,道:“谁敢挖老子的祖坟,老子就要杀人,大不了一命赔一命。”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8)

3、家里有硬后台,乡政府没得办法

李老头长着一幅中国老农的典型相貌,身体瘦小,面皮就如核桃,充满着纹路,又特别地坚硬,他发了狠话以后,就用锄头使劲地挖土,似乎这土地和他有深仇大恨,秦大江和赵登云等人轮番给他做思想工作,他闷头干活,将这些劝解当成身边的蛛丝,根本不加理睬。

李家堂客也跟了过来,她是一个头发完全白了的农村妇女,脸稍有些浮肿,慈眉善目地跟在男人后面,默不作声。

欧阳林在国土办工作,这种事情见得多,他悄悄地把侯卫东拉到了一边,道:“这是一个倔老头,干脆多加了一点钱,有钱能使鬼推磨,肯定能让李老头搬坟。”

侯卫东摇头道:“加钱不现实,加了钱,以后遇到迁坟的事情,要价只能越来越高,还有,我打听过了,这个李老头是个老迷信,认定他这家祖坟风水好,态度很坚决,给钱也可能也达不到目的。”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9)

欧阳林哼了一声:“没有钱办不到的事情,办不到,只是价钱不够。”

侯卫东低声道:“镇里根本不可能出高价,出了高价,以后如何了得。”

其实欧阳林懂得这些事情,从工作角度上来说,他比侯卫东了解得还要深,可是,他不愿意把时间耽误在独石村,就想鼓动侯卫东提高价钱。

秦大江等人磨了半天牙,而李老头还是在地里不紧不慢地劳动,秦大江终于发火了,声音也高了,“老李,你的儿子也是共产党员,还是领导干部,要带头作出表率,如果因为你家的祖坟,影响了修公路,上青林七千人,每天骂你祖宗一句,也有七千句,看你的祖宗受不受得了。”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10)

祖宗,就是李老头的逆鳞,他立起身来,把锄头在地上敲得绑绑响,“秦大江,你好歹还和我家光中称兄道弟,这几年光中为村里做的事情也不少,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

秦大江口气软了软,道:“老李,这公路弄了好几次,你也知道,趁着现在大家心劲齐,就要把公路先修起来,明年是什么情况,谁都不晓得,所以,你一定要支持工作。”

赵登云接了一句:“修路是造福上青林所有人的大好事,老李肯定会支持的,以后公路修好了,李书记的车就可以开到家门口,也方便你们一家。”

秦大江又道:“李世华是党员领导干部,肯定支持修路。”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11)

李老头还是不松口,又道:“修路我支持,出钱出力都愿意,反正有一条,不能动的祖坟,公路只要不过我家祖坟,我出双倍价钱,说话算话。”

“李光中在外面上班,这事和他没有关系。”

欧阳林与李老头没有交情,对其背景也不清楚,威胁道:“好话说了一箩筐,再不听,我们只有强行进场。”

李老头眼一瞪,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你们就别想打我家祖坟的主意。”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12)

4、晓之以理?没有用

带着一线希望,侯卫东就朝李老头走去。

在房门口,侯卫东招呼道:“李大爷在不在家?”李老头从屋里走出来,见是镇里面的干部,就气鼓鼓地说道:“这位干部,不要来劝我,没有用。”

李老头说了一句,就不再理睬侯卫东,径直回了屋。侯卫东厚着脸皮,道:“李大爷,你听我给你讲说。”

一位中年人从堂屋里走了出来,问道:“这位同志,有什么事情。”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13)

从中年人的穿着及相貌,侯卫东断定此人就是李老头的大儿子李光中,就礼貌地道:“李部长,你好,我是独石村的驻村干部侯卫东,有一件事情想跑你汇报。”

李光中听说是驻村干部,脸上的表情也没有多大变化,他站在门口,自顾自地抽了一口烟,道:“请问有什么事情。”

侯卫东感到了李光中的居高临下,他不卑不亢地道:“上青林准备要修公路,根据专家的设计,公路要从青林林场往上走。”他指了指李家祖坟的方向,道:“从这个方向上山。”

李光中四十来岁,穿了一件雪白发衬衫,很有些领导风度,他淡淡地道:“修公路是好事,我是支持的。”话未说完,屋里就传来李老头的声音,“他们修公路,非要从祖坟过,秦大江不是东西,欺负我们李家。”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14)

李光中客气地道:“中国人传统就敬重先人,如果要挖掉祖坟,我父亲会很难接受,能不能改一改设计,不从这里通过。”

侯卫东有些为难地解释道:“公路是请正规的单位来勘察和设计的,主要是考虑山形,李部长,你看这边山形,两边都有陡崖,而且是大块的硬石头,根本无法修路,如果要改道,最少都要多花一倍的工作量。”

李老头走到了门口,道:“这位干部,就算你说翻了天,都不得行。”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15)

5、对相信封建迷信的人来说,这是个好办法

九点五十,一条人影出现在李老头的家门口,站在山顶往下看,由于距离原因,只能看见邢半仙大概的样子。

邢半仙穿了一件长衫,长长胡须和衣衫,随风而动,很有些仙风道骨的模样,他在屋外走了一圈,也不知说了几句什么,李老头就从屋里走出来。

两人站在屋外说了几句,就进了屋。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16)

6、智取李老头

第二天,侯卫东就约秦大江到了李老头家里,令秦大江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李老头居然爽快地同意迁坟,只是提出具体迁移地点,这个迁移地点正是邢半仙看上了的风水宝地。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17)

二、水泥厂旁边的钉子户

1、侯卫东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带着这样的疑惑,车子很快就到了上青林铁肩山,五辆小车停在公路边,引来了周边居民的围观,一些小孩带着灰黄土狗,就在车边跑来跑去。有几个看热闹的妇女认得侯卫东,其中一个就喊道:“侯疯子,你们来干啥子,是不是要来开厂,先开一个后门,以后我要到厂里来上班。”

一人带头,其他的人乱纷纷地喊:“疯子,这次是不是要占地,我们后山的竹子、桃树都要算钱。”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18)

祝焱见这些妇女吵得热闹,对身旁的侯卫东道:“侯卫东在上青林呆了多久,你很有威信吗?我看你比镇里干部还有人缘,以后在这里建厂,遇到纠纷就由你来处理。”

侯卫东道:“我以前就是上青林的驻村干部,山上转来转去就只有这么大一块地盘,大家都很熟悉。”

一行人就朝着铁肩山纵深走去,沿途,不断有人向侯卫东打招呼,他身上带着的一包云烟,已全部递完了。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19)

2、你不管农民的利益,凭什么农民要管你?

季海洋虽然是排名靠后的常委,可是他是祝焱的大管家,说话的份量着实不轻,所以,粟明接到侯卫东的电话,不敢怠慢,叫上镇长刘坤就朝铁肩山赶去,他们刚刚临时厂房前停了车,就见到季海洋地桑塔纳也开了过来。

水泥厂的临时负责人高迎兵也赶了过来。

季海洋说明意图以后,高迎兵看了粟明和刘坤一眼,道:“季常委,水泥厂的整个建设很顺利,但是有三家人总是到厂里来闹事,镇里粟书记很重视,亲自开了一次协调会,但是这几天还有一家人总是堵在厂门口,他家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婆,就搬张椅子到门口,她都是风能吹倒的年龄,我们哪里敢碰她一下,如果死在厂门口,不知要生多少事情出来。”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20)

季海洋最怕周昌全视察之时出现的扯皮事情,他对粟明说道:“水泥厂可是县里的重点项目,这是怎么一回事情?”

铁肩山拆迁工作是由镇长刘坤负责,所以,粟明听到季海洋的询问,就扭头看着刘坤。

刘坤负责整个铁肩山的拆迁工作,他只是在开动员会的时候到过一次,然后就委托水泥厂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副镇长钟瑞华来负责整个拆迁工作,这三家农户的事情他是清楚的,也正准备开协调会。

此时面对季常委,刘坤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道:“铁肩山拆迁涉及两个村,目前大部分村民都已经迁出,就剩下了铁肩山脚下的三户人家,他们住家处刚好有一处从山洞里流出来的常流水,水质很好,他们都挖得有鱼塘,十几年历史了,现在搬迁地没有这种水源条件,镇里出面谈了几次补偿协议,由于三家人要价太高,始终没有达成协议。”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21)

3、不是做不到,而是压根没有仔细的跑,认真的想,用心的做

到了厂里临时会客室,趁着高厂长出去的时候,季海洋对身边的粟明道:“粟书记,水泥厂是我县的重点项目,也是祝书记亲自联系的项目,你们一定要拿出敢打敢拼的作风,将这三户人家合理合法地搬走,我相信粟书记有这种政治智慧。”

这种情况之下,粟明只能立军令状了,他道:“季常委,你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22)

侯卫东一直在默默旁听着,心道:“刘坤对上青林地形不熟。”他出主意道:“尖山村还有几处有好水源,在曾宪刚主任的沿线就有一条小河沟,也是常年不枯地,可以考虑把这三家人搬到这条小河沟旁边,厂里出点钱,村里补助点,就可以修三个规模相似的池塘。”

刘坤以前到上青林各村,都是坐着汽车直到村办公室,很少走村入户,并不知道侯卫东所说的小河沟在什么地方,就用眼光看着粟明。

粟明知道这条河沟的位置,想了想,点头道:“侯秘说地很有道理,下午我和刘镇长就与老贺和老曾商量,看他们村里还有多少机动田。”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23)

三、杨森林和姚强(要抢)要开发老城区

1、想农民的靠边站,要抢的青云直上

章鸭子正在收摊子。三辆小车就开了过来,停在了距离侯卫东一百多米处,车下下来有好几个人。都是侯卫东地熟人,县长杨森林、府办主任刘坤、建委主任张亚军、国房局长肖兵以及岭西建筑公司姚强等人就站在街道边,一边走,一边看着街道,这群人还对着一片老房子指指点点,讨论着什么。

侯卫东暗道:“看这群人的架式,县政府肯定是想开发北城,这拆迁工作真是太大了。”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24)

祝焱在益杨当县委书记地时候,面临着建南郊与拆旧城的两种选择,考虑到拆旧城的工作量实在太大,就在南郊在这一片白纸上汇出最新最美的图案,侯卫东是从心里支持建南郊方案。

等到这群人掉转头向侯卫东方向走了过来,侯卫东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与这些人碰面,闪进了一间副食小超市,这门面看来生意不太好,老板舍不得开灯,里面显得很黑暗,与隔壁亮堂的门面形成了鲜明地对比。

“这种状况只是暂时的,只要我愿意,随时都可以调走。”到了科委,侯卫东就离开了益杨权力中心,被益杨官场边缘化了,若是换作以前,这种事情,多半会让他一起参加,此时,他只能在黑暗中冷眼看着这一群当权派,心里当然有着怨气,他就不停地进行着自我安慰。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25)

2、老百姓的经济账

超市服务员是一个年轻肥女孩子,她是典型的婴儿肥,站在侯卫东身边,她好奇地看了看外面地人,对身边的侯卫东道:“那个人好象是杨森林,我在电视里看见过他。”侯卫东“喔”了一声,并没有答理她,那位服务员很饶舌,道:“我听居委会的宣传,说是这一片全部要拆掉,拆迁费每平米给三百元。”她口里啧啧有声,道:“现在南郊的房子卖到了七百元,北门还是城区,房价随便怎么也要四、五百元,如果拆迁费不提高,街坊邻居们坚决不准拆。”

侯卫东道:“拆了旧房子,肯定要修安置房的,也不一定非得要钱,要钱和要房子,这两种方案是可以选择的。”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26)

“我听说安置房最小也有六、七十平米,有些人家现在住的是三、四十平米,还要补三十块的差价,按照北门这边的价钱,算五百元吧,都要补一万五。”

服务员愤愤不平地道:“北门都是没有收入的居民和下岗工人,没有一家人拿得出一万五,再说,我们在这里住得好好的,凭什么就要拆了我们的房子给开发商,政府拆了房子,土地转手就要涨好几倍,这些当官的,肥得屁股流油。”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27)

四、侯卫东修高速公路,也站到了农民对面

1、不征地,没发展;征了地,没活路;怎么平衡?怎么解决?

一辆越野,一辆桑塔纳2000型就出城,沿着老成沙公路,很快就来到了双河镇地辖区,双河镇有一半村社都沿着公路分布,坐在车上。就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绿色,还有些大棚,这是双河镇最重要的蔬菜种植地,成津县城只能吸纳一半,另外一半就要运到沙州才能消化掉。

侯卫东、李致、温文革和郭兰就站在了公路边,看着一大片的菜地。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28)

2、农民的现实困境

原来的公路弯道特别多,而且平均只有五米左右,在窄的地方错车都有些困难。在新方案中。一要截弯取直,二要扩宽。这样一来,公路沿线的不少菜地就要被占,涉及到桔树镇、河西镇和双河镇三镇上千户农家的田土,每一家虽然不是太多,可是涉及的户数不少,这就增加了工作难度。停车地点恰好有一男一女在菜地里劳作,两人都是五、六十岁的年龄,在一片竹架子前忙活着,抬头见到两辆小车停在菜地旁边,也不管,自顾自地挖着地。

侯卫东初出学校就被发配到了上青林,天天泡在村里,是货直价实地驻村干部,与村民打交道也很有经验,他走到田土边,扔了一枝烟给正在做活的男子,道:“老人家,你有多少田土那男子面相很是憨厚,把锄头放在一边,接过烟,道:“我们东渡村人多田少,人平不到一亩地,比不得后山的哪些村。”

在成津县,按照地形可把全县分成两个部分,后山和河边,后山哪些村土地倒是多,可是半山坡的土地贫瘠,河边土地肥沃,完全没法比。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29)

侯卫东又道:“成沙公路很快就要改造,你的土地恐怕要被占一些。”

老农看了一眼公路上的小车,猜测了着来人地身份,故意道:“当官的只晓得坐车舒服,把公路上的凼凼填平就行了,非要把公路修这么宽,这些土都是做熟的土,把种子撤下去,就有收成,他们没有当过农民,不知道田土金贵。”

那位妇女在一旁骂道:“死老头,你不张嘴巴就会发臭。”她见来人开着小车,怕惹祸,就对老头一阵乱骂。

侯卫东道:“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是为了全县发展,并不仅仅是为了当官的屁股,镇里面没有开会宣传?”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30)

老头平时常抽叶子烟,口味很重,侯卫东的烟是好烟,在其嘴里却没有劲道,他猛抽几口,香烟就剩下不多,道:“我管不了这么多,要占河边土地,就搁不平。”

侯卫东眉头紧了紧,心道:“按照全县统一要求,此时已经进入了调整土地或是征用土地的实际工作中,看样子双河镇地工作确实落后了。”

李致亦知道成沙公路的大体情况,见侯卫东神情严肃起来,便问道:“老人家,这次扩宽公路的事,镇里没有来讲过?”

那男人道:“镇里村里都来人讲过这事,可是有谁愿意将这么肥的土地拿出来

“死老头,我们回去了。”那位妇女见这几人问个不停,害怕惹祸,拉着老头就走,不再理睬侯卫东。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31)

3、温贡成夹在中间难做人

沿着公路走走停停,在十点半钟来到了双河镇政府。双河镇政府是两楼一底的青砖房子,院子里种着几株大树,比一般的镇政府要气派得多。

温贡成微弯着腰,胖脸上全是笑意,道:“今天早上听到喜鹊在叫,果然有贵客到了。”

到了三楼,等大家坐定以后,侯卫东开门见山地道:“早就准备到双河了,今天终于抽出了时间,所以没有事先通知你,两件事情,一是听取基层组织工作试点的汇报,二是听取成沙公路征地工作情况报告。”

温贡成就拿出了笔记本,暗道:“好你个温永革,都是本家兄弟,侯卫东要来居然不打一个电话,是什么意思。”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32)

对于基层组织试点工作,温贡成讲得头头是道,对于郭兰、李致的提问同样是对答如流,对于征地工作,温贡成汇报地语速也就放缓了,一脸苦相。

侯卫东只是听着,很少插话,等到温贡成汇报告一段落,他才道:“温书记,成沙公路是县里地重点工程,关系着成津的发展,可以这样说,成沙公路就是成津发展地生命线,我们都要从这个高度认识修路的意义。”

温贡成背心沁出此汗水,道:“双河党政高度重视成沙公路建设,制定了详细措施,配齐了力量,只是双河公路沿线都是传统蔬菜社,土地收益比其他地方要高得多,公路要由原来的五米扩宽到十二米,占用的良田熟土太多,群众接受不了。”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33)

通过与公路沿线几户村民的交谈,侯卫东意识到问题的普遍性,他道:“成沙公路方案是经过县委县政府与专家一起反复讨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村社干部一时接受不了也很正常,但是镇党委政府必须要将思想统一到县委的决策之上,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成津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排在四县之后,可是有煤、磷矿等资源,发展后劲十足,这一次修路就要有超前性,十二米的路基,设计速度每小时60公里-80公里,双向行驶,无中央分隔带的双车道公路,按照这个标准修好的公路才能保证三十年内不落后,标准低了,年年修路,永远落后。”

温贡成其实是理解并赞成这个政策,只是方家的要求给他留了不少阴影,他在两方面力量的夹击之下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平衡,此中苦和累,只是他自己明白。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34)

五、招商樊德胜家族,侯卫东保持了几分清醒

1、让农民承担发展的代价

春节过后,茂东市麻烦不断。

茂东市唐台县承诺了一千二百亩土地,为了尽快落实土地,在岭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年初由省计委改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没有立项批复的情况之下,提前开始了“先入为主”的征地。

县政府拿出来的方案是:“所有的耕地一律按照产值七百元计算,补偿倍数为三十五倍,最高每亩二万四千五百元,因县里财政紧张,分三十年结清。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35)

在二月二十四日,胜宝集团樊德胜在项目规划用地上举行了奠基仪式,临时占用发唐台县丰收村十多亩土地,为事前补偿了八百元一亩,拿到钱的村民就听之任之。

此地,已有少部分村民不满补偿标准过低,开始到市、县政府讨说法,还与胜宝集团工作人员发生了打架事件,茂东市高度重视此事,责成唐台县务必作好此项工作,唐台县治安拘留了几位村民,同时暗自对闹事村民进行了部分补偿。

在唐台县的努下,闹事的风潮暂时被压了下去。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36)

2、农民的斗争策略

在茂东,胜宝集团施工进场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第一次进场,就遇到了几个老太婆站在了机械前面。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气。工人们见到白发苍苍的老太婆,讲道理别人不听,动手于心不忍,而且外面还有青年人在环侍,只能以退场结束。

第二次,在当地政府部门的介入之下,胜宝集团在规划用地上开动了机器,但是很快就陷入了围堵之中。在拉扯之中,当地部门的干部被村民打了。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37)

第三次,施工队再次进入施工。这一次出现了数十名****,村民闻讯而来,越聚越多。带队的茂东副市长眼见形势急转直下,下令撤退。

第四次,在六月一日,岭西全省都在欢渡儿童节。一夜之间,推土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突然进入了胜宝集团项目用地。数百名**组成了人墙,数十辆**车形成了屏障,保护着胜宝集团强行施工。村民则是全体出动,与**方发生了激烈冲突。二十多名村民被打伤住院,****也有数人受伤。

随后,数名村民被拘留。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38)

3、段穿林的评论一针见血

段穿林的笔名叫做移山。以段穿林出现在众人面前之时,他态度平和、彬彬有礼;以移山之名出现在杂志或是内刊上,他咄咄逼人,直指要害。

“侯局,今天不是采访。我只是想原原本本了解情况。”段穿林把本子和笔放回了提包里面,道:“随着经济发展。类似的事情肯定越来越多。我只是想把胜宝集团做为标本。进行全面的研究。这也是我特意来找你的原因。”

他再道:“从茂东之事。我发现一个问题。国家提出以法治国。而带头违法的恰好是政府。在茂东这个案例之中。政府严重违反相关程序。比如。村民承包的土地被征用并强行平整。除了一张政府公告以外。平整土地前没有签任何协议。而且据我调查。岭西省发改委对胜宝集团项目没有立项批复。目前从头至尾。茂东政府都是在违法操作。”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39)

侯卫东道:“其实我挺理解茂东政府的选择。他们为了留住胜宝集团。急于加快工程的进展。因此采取了一边进场一边办手续的办法。出发点。我很能理解。”

“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就是规则。政府应该带头遵守,不能因为有理由就随便违反游戏规则!一句话,纵有千般理由。政府也不能违法行事。”

侯卫东道:“改革开放取的的成就,相当部分是打破旧有规则而建立起来的。现实情况是:一个地区太遵守游戏规则,往往意味着失去先机,这是岭西省情所决定的。基层的干部顶着风险吸引外资,也是为了促进一个的区的发展。”

听了侯卫东为茂东市的辩解。段穿林笑了起来,道:“岭西有句俗话,叫做屁股决定脑袋。侯局长明明反对胜宝集团的不平等协议,当听到我攻击茂东政府之时,还是不由自主的为茂东进行辩护。”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40)

就在侯卫东和段穿林在一起清谈之时,茂东市的村民集体来到了岭西省政府。在省政府外面拉起了标语。茂东市政府得到了电话通知以后。由副市长带队到了岭西。用尽各种办法将上访的五十九位村民带回了茂东。

晚上,周昌全给侯卫东打了电话。

“胜宝集团条件苛刻,地方政府好大喜功,没有维护当地的利益。不择手段上项目是为了提搞地方经济实力,情有可原。可是以群众利益为代价又实在不可取。卫东,你的头脑很冷静。”周昌全难得的夸奖了侯卫东。

侯卫东听了也是一阵冷汗。当时若是自已稍有软弱,此时坐在火盆上烤地就是成津县。届时,或许会有更难听的评价。“从政之路真是如履薄冰。”这是侯卫东发自内心地感慨。

侯卫东官场笔记内容介绍(侯卫东官场笔记中形形色色的农民们)(41)

(声明:所有图片只起美化作用,与内容无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