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区和开发区(开发区不问世事)

成熟区和开发区(开发区不问世事)(1)

从曲江&雁塔合作共建西安文教园板块,到曲江&长安合作共建杜邑文化科技产业园,再到高新区托管相关区县镇街退还移交暨合作共建会议的召开。

越来越多开发区开始去行政化,与行政区进行合作共建,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目前西安的各个开发区剥离社会事务的进度如何。

这也是近期不少粉丝朋友们经常向我们咨询的问题之一,关注的核心点自然也基本集中在“开发区剥离社会事务后,那些尚在发展中的区域,还有未来吗?”

今天我们来好好探讨一下。

八大开发区已逐步剥离

2022年5月26日,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其中,除了对于各开发区后期经济发展提出作出开发区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外,更重要的核心点在于明确了“开发区去行政化”的改革方向。

这其中“引领带动”是市级层面对于各开发区的未来定位和期待。

成熟区和开发区(开发区不问世事)(2)

✦西安开发区分布地图(仅供参考)

目前来看西安八大开发区机构职能调整已经陆续完成。

而根据已有的确定性消息,八大开发区移交社会事务的进度有:

国际港务区向新筑、新合两个街办移交11类78项社会事务;

成熟区和开发区(开发区不问世事)(3)

浐灞生态区将向雁塔区移交10大类44项社会事务;

航天基地将向雁塔区移交6大类18项社会事务;

经开区先期把文景东区社区、文景西区社区12大类41个事项移交至未央区管理;

高新区已召开高新区托管相关区县镇街退还移交暨合作共建会议;

曲江新区联合雁塔区政府召开剥离移交社会事务工作对接协调会;

航空基地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104项,归并到17个区级部门承接;与阎良区职能相近、业务重叠的航空基地工作机构进行精简,由原来20个调整至9个。

成熟区和开发区(开发区不问世事)(4)

目前移交力度最大、最彻底的无疑是航空基地,航空基地内设机构中,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民政事务、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城管执法等相关职能已移交给阎良区。

从进度来看,西安目前主要采用两种途径:

一个方向是“区政合一”,打造“一个平台、一个主体、一套班子”的体制架构,扁平化管理,理清开发区和行政区职能边界,开发区主要作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土地开发主体带动经济发展,行政区主要抓区域社会事物管理和公共服务。

另一个方向则是“去行政化,发展主要靠合作共建“,通过行政区供地、开发区开发的模式,满足开发区外拓发展的同时,带动行政区区域经济发展和配套完善。

为什么要剥离?

作为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引擎”,开发区扁平、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开发区成立之初,充沛的土地资源以及优惠政策,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区域的不断开发和发展,开发区出现了两方面问题:

成熟区和开发区(开发区不问世事)(5)

一方面,早在设立初期,开发区规划面积相对较小,大多仅有几平方公里,随着开发区企业的大量入驻,原有的管辖范围难以满足开发区快速发展所需。为了对周边区域统一规划和建设,扩大开发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代管周边相邻街道(乡镇)成为当时开发区扩容升级的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随着开发区产业人口的集聚,衍生出越来越繁杂的社会治理事务,为了加强统一管理,减少与行政区或街镇的协调摩擦,特别是解决征地、维稳等棘手难题,调动街道(乡镇)的积极性,代管街镇成为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临时安排。

成熟区和开发区(开发区不问世事)(6)

正因如此,给开发区赋予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这无疑有利于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并且能加速推动开发区提升能级水平。

但伴随着承担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越来越多,这不仅成为拖累,更与行政区不可避免地产生权责不明、推诿扯皮等问题。

开发区在代管街镇后,容易和行政区在两方面形成矛盾:

成熟区和开发区(开发区不问世事)(7)

成熟区和开发区(开发区不问世事)(8)

1.行政区和开发区两级职责边界不清,边界地带容易形成“两不管”,影响区域的进一步发展;

2.开发区代管后社会事务增多,治理的潜在社会问题不断暴露,沉重的社会管理报复加之考核任务的加重,消耗了开发区大量的人力物力,功能定位逐渐偏移,导致开发区难以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搞建设。

成熟区和开发区(开发区不问世事)(9)

出于以上种种因素的限制,也为了开发区和行政区能够更好的、更有效的发挥自身作用,所以政府才会发文将开发区逐步精简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

开发区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脱离,代管区域移交原行政区,让两区的职责更加明确,也有利于区域生活居民更好的生活,拥有更加精确的管理。对于行政区的发展和开发区的发展来讲,都有极大益处。

新发展模式下 这两个问题要注意

社会事务的剥离,让开发区能够更好的”轻装上阵“,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

但剥离、移交之下,许多购房者对于开发区未来发展充满忧虑。

一方面,开发区移交社会事务,是否会造成本处在开发的区域不再被重视?未来发展出现悬念?

另一方面,开发区移交社会事务,其中大家最为关注的配套--教育,将如何变化?那部分开发区引以为傲的教育配套怎么办?会不会降级?

>>>>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在2022年5月26日,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其中对于开发区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方面有明确答案。

成熟区和开发区(开发区不问世事)(10)

优化开发区机构设置。...未实施托管乡镇(街道)的开发区,其承担经济发展和打造营商环境等职责的内设机构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60%;实施托管乡镇(街道)的开发区,可按照履行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的需要,设置相应社会事务管理机构。

推动开发区优化整合。...新建和新整合开发区原则上不再托管乡镇(街道),不再承担社会事务等管理职能。已经实施托管的开发区要结合各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发展阶段、区位条件,区分处于建设初期的开发区、产城融合过程中的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较高的开发区等不同类型,结合实际逐步剥离部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将建成区社会管理职能移交行政区。新设开发区必须按照相关规定逐级报批,并结合实际厘清开发区与所在行政区权责清单和事权关系,确保开发区集中精力抓经济发展。

成熟区和开发区(开发区不问世事)(11)

从意见文件来看,开发区接下来会发展会更集中,主要分两个方向:

▲新开发区方面,原则上不再托管,不再承担社会事务。通俗来讲就是优先着力打造区域内部,等区域内部建设好后,在通过合作共建模式,协同行政区发展。

▲老开发区方面,可以根据需要继续托管一定的社会事物,但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完善,要逐步剥离社会管理职能权限。同时,也可以通过合作共建模式,继续开拓发展。

而这两个方向,对于开发区和行政区的长远发展来说,都是明显有利好助推作用。

例如目前大家最关注的高新三期来说,核心发展区域很有可能会采用继续履行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而尚未开发区域将被退还给对应行政区,等核心区域发展完善后,再通过合作共建模式,进行进一步开发。

>>>>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

仔细关注近期开发区移交社会事务工作,可以发现大部分开发区都没有涉及教育工作。

根据《西安市有关开发区教育专项移交管理方案》显示,为了促进西安教育的发展,落实开发区的教育责任,西安市政府决定将各行政区在开发区范围内的学校交由各开发区管理。

但也有制约条件,就是强教育下大力发展公办学校。

而对于大家担心的转公转制后,教育质量是否会下降的问题,文件也明确移交过渡期内学区维持不变。

这个过渡期,就给了区域弥补教育质量下降的时间,从其他城市来看,大多都采用薪资、大学区、教师轮岗、名校 等多途径,让师资力量稳定且全面铺平,保证区域内教学质量均衡且优秀。

因此,对于教育方面,无需过度担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