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

终于开始讲述萨马岛海战的故事了,加上对于栗田的行为分析的话,篇幅会比较长,因此分成两篇发出[憨笑]。

本文约10000字,阅读时间约20分钟。

无人防守的舰队

1944年10月24日夜里,北上迎击小泽航母舰队的第38特混舰队收到一条信息:标示圣贝纳迪诺海峡的导航灯已经点亮。

圣贝纳迪诺海峡是一条狭窄而危险的航道,栗田的中路舰队不得不排成单纵队队形穿过这里。由于担心再像在巴拉望水道时那样遭到灾难性的潜艇攻击,这支长达13英里的纵队不得不冒死以20节的速度匆匆开过。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1)

大和号

这天晚上天气晴朗,能见度良好——而且正如哈尔西的夜间侦察机早先注意到的那样,海峡中的浮标和灯塔都已点亮。午夜过后半小时,舰队完好无损地驶入了菲律宾海。他们比预定的时间落后了6个小时,而且对西村舰队的命运一无所知。

栗田和他的军官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他们一直觉得自己会被雷达、夜间侦察机和海峡沿岸的菲律宾瞭望员一路追踪,结果却什么都没有发生。

没有敌人潜艇来打扰他们,更没有讨厌的侦察机在舰队上方的云层中发出不祥的“嗡嗡”声。他们预计自己会遭遇封锁海峡出口的美军战列舰队的密集炮火——正是这样的T字横头伏击刚刚在南方300英里外痛揍了西村。

但是现在,他们安全穿越了海峡,没有任何人挡在他们面前。

日本人并不知道哈尔西去哪儿了,他们仅仅是根据前一天下午美军舰载机飞走的方向猜测在哪里可以找到他。凌晨3点,“大和号”用灯光信号发出指令:航向转为东南,开往莱特湾。在 接下来的三小时里,舰队向南一路冲刺,把萨马岛的群山远远留在自己的右手边。

5时30分,“大和号”收到了志摩 将军的报告,“山城号”和“扶桑号”完了,“最上号”起火,所有幸存日军部队正在撤离苏里高海峡。这个坏消息并不太出人意料,却确凿无疑地告诉他们,期待中的钳形攻击泡汤了。

即便中路舰队成功前进到莱特湾,它也只能孤军奋战。

早晨6时14分,美丽的热带日出送来了新的一天。此时东北风轻拂,海面平静,但是灰色的散碎积云悬在空中,阴沉的暴雨从低空 扫过海面。

25日早晨近7点的时候,日本人几乎和美国人一样大吃一惊,他们的瞭望哨只比“塔菲3”编队中的同行早了几分钟发现对方。

能见度也不是十分理想。天空中阴云密布,海上有雾。那些陌生舰船的船体都还藏在东南方海平面以下,起初并不太像是航空母舰。

“大和号”舰桥上甚至有些人说那肯定是日本船。他们遇到的是小泽将军的北路舰队吗?很快,第二支护航航母战斗群“塔菲2”的桅杆从南方大海边缘探了出来。

随着距离的 接近,瞭望哨看见有飞机在起飞,护航航母方方正正的轮廓也露出了海平线。它们是航母,而且不是小泽的。

但那是何种航母?日本人并不知道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部署了一大批小型辅助航母。“大和号”舰桥上的军官们认定自己一定是撞上了第38特混舰队的某一部分。

无论如何,胜利似乎已经在握。 “这真是奇迹,”栗田的参谋长小柳富次说,“想想一支水面舰队竟能抓住一支敌人航母部队!天赐良机,不可放过。”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2)

栗田的舰队遭遇第七舰队护航航母群。

早晨6时59分,栗田下令:“准备水面战。”根据日本人的习惯和传统,其他各舰都要等旗舰打响第一炮。于是“大和号”的6英寸副炮率先“发言”,它的两座18英寸前主炮塔紧随其后开了火。

“吉普航母”和“婴儿平顶”

挡在栗田和他目标海域之间的是美第7舰队各护航航母战斗群。 这支舰队拥有16艘小型航母和22艘为其护航的驱逐舰和驱护舰。

它们被统 一编为第77.4特混大队,由托马斯·L. 斯普拉格少将指挥。这支大队又进一 步分为三支特混编队,“塔菲1”、“塔 菲2”和“塔菲3”。其中最北方的编队,“塔菲3”,由绰号“拐子”的克利夫顿·A.F.斯普拉格少将率领。

两位斯普拉格并非亲属。这对海军学院的同学(都是1917届)有着相同的少见姓氏,又一同在第7舰队的同一支小分队里当少将,这真是个罕见的巧合。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3)

左边这位是“塔菲3”的斯普拉格,右边是另外一位斯普拉格。

护航航母,“CVE”,是一种小型的辅助舰艇,有时也被戏称为“吉普航母”或者“婴儿平顶”。和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相比,它们的长度只有其一半,吨位只有三分之一。它们长500英尺,排水量约1万吨,只能搭载25 ~ 30架飞机。

从海军的观点来看,它们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快速而且廉价地建造下水。它们能够执行的任务有限:为商船队和运输队提供空中掩护,支援两栖登陆,以及运送补充飞机越过太平洋。

它们太慢:大部分舰只的航速不超过18节,无法伴随第 38特混舰队那些大型战斗航母。人们 认为这种舰过于脆弱,无法承受航空 兵和潜艇的集中攻击,因为它们钢板太薄,极易被炸弹或鱼雷击穿。

舰员们戏称“CVE”三个字母指代的是“易 燃、易受攻击、可牺牲”(combustible, vulnerable, and expendable),这三条还真的一点都没错。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4)

吉普航母

到24日为止,对“塔菲”各编队而言,莱特岛作战波澜不兴。各舰在萨马岛和莱特岛外的阵位已经待了近一个星期。航空大队一直不停地在运输船队上空巡逻,在菲律宾中部进行空中侦察,并攻击海滩上的地面目标。

但舰员们却根本见不到敌机。周围有一些潜艇威胁,但没有日本军舰的影子。驱逐舰忠实地执行着护航的任务,在舰队周围猎杀来袭的潜艇,救援被击落的飞行员。“塔菲”编队完全没有打算参加在南边、东边,可能还有北边爆发的海战。

早上约6点20分,“塔菲3”编队的一个短距离低功率无线电频道中传来了日本人的声音。这是第一个迹象,但是所有人都认为最近的敌舰还在超过150英里之外,这个电波可能来自附近的菲律宾岛屿。

早晨6点46分,“拐子”斯普拉格少将收到反潜巡逻飞机的信息,““在你们西北20英里处有一支拥有4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的日军舰队正以三十节航速向你们逼近!”

少将认为: “这群棘手的年轻飞行员把己方舰队的一部分报告了上去,他刚刚发现的肯定是哈尔西将军的高速战列舰。”

“空情室,让他再确认一遍。”斯普拉格大声喊道。

一分钟后,答复来了。“确认是敌舰队,”飞行员说道,“军舰都有宝塔式桅楼。”

斯普拉格和他的军官们难以置信 地扫视着西北方海平线。越来越多的高炮烟团让天空一片斑驳。日舰桅顶的暗影出现在了海平线上。

栗田那些巨型战列舰和巡洋舰宝塔式的桅楼从西北方海平线上探出头来,越来越密集,如同一片乌云一样向大惊失色的美军碾压过来。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5)

冲锋的日军舰队

舰队的早餐被令人汗毛倒竖的紧急集合令打断。斯普拉格迅速做出了反应。

他用无线电播发了敌情报告,并呼叫邻近“塔菲”编队的空中支援。他命令他的航母转向东迎风航行,加到最大速 度。飞行甲板上的所有飞机立即起飞,即便没有挂装反舰弹药也要起飞。

驱逐舰被要求在撤退的护航航母后方做之字形航行,用烟囱施放烟幕,越多越好,还用上了通常只用于飞机的化学造雾剂。

“我想我们撑不过十五分钟”

“大和号”巨大主炮长长的炮管伸向前方,抬高到23° 仰角。在六大团烟火的推动下,六枚穿甲弹冲出炮口,奔向远方的目标。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6)

大和号的炮击拉开了海战大幕。

每一枚炮弹都重达3200磅。飞行25秒之后,也就是距离撞击还有一半时间时,炮弹到达海面以上2万英尺高处的弹道顶点。之后它们开始以每秒 约1500英尺的终极速度向下俯冲 ——比炮口初速慢了许多,但仍然远远快于声速。

因此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弹群来袭时并没有尖啸声。直到“白平原号”航母右舷外突然炸开六 根白色水柱时,他们才知道自己要挨打了。这些水柱每一根都有20层楼 高,它们不会轰然落下,而是向下风区慢慢消散成一团水雾,直到炮弹落海半分钟后,六团怪兽般巨大的水汽仍然飘浮在巨型炮弹落水处。

六艘缓慢而脆弱的护航航母,每艘只装备了一门五英寸炮,对手是拥有16,14,甚至18英寸巨型火炮的22艘战舰,正以美军最高航速的两倍向冲过来。

没有航母是为了海上决战而建造的,而这些10000吨排水量的护航航母一开始仅仅是为了护航商船队,运送飞机和空中掩护,甚至不是为了舰队间的空中对决。

最疯狂的将军也不会想到用6艘护航航母在射程内对抗22艘日军战舰。

“塔菲3”编队中没有一艘舰装有5英寸以上口径的武器,在这个距离上美军无法反击:他们只能逃命。 但他们也跑不了太快,即便把所有锅炉都烧到顶也不行。战斗群中有些护航航母只能开到17节。斯普拉格后来承认:“我想我们撑不过15分钟。”

首轮齐射后不到一分钟,“大和号”的第二轮齐射便接踵而至,对“白平原号”形成了近距离跨射。巨大的水墙一度吞没了这艘“婴儿平顶”。

它继续前进,看似完好无损,但“大和号”近失弹那毁灭性的冲击波还是重重震伤了这艘轻型军舰。它的铆钉被震松,焊缝被扯开,电力中断,舰内灯光熄灭,无线电收发机都坏了,雷 达屏幕也灭了,舰桥上有一张桌子震断了一条腿,倒了下来。

在几分钟之内,“大和”号上的18 英寸口径的火炮和其他日本战舰上的14英寸口径的火炮在美国舰只周围向它们齐射。这些火力掀起了巨大的水 柱——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和紫 色的;每一发炮弹包含一个可区别的染料用来帮助炮手调整他们的射击精度和落点。 “他们利用颜色技术朝我们开火”,一名美国水兵嘲讽说。

当溅落的海水暴雨般落在“白平 原号”的飞行甲板上时,“大和号”的第三轮齐射又到了。

用舰长丹尼斯·J. 沙利文的话说,这次六枚炮弹落点“近得用显微镜才能分出来”。“军舰被剧烈地摇晃和扭曲,许多人都被震倒在地,许多零备件也从平时存放的水平架子上落到甲板上。”

一枚炮弹钻进水中,在舰体下方龙骨左边爆炸。根据战后报告,“军舰被扭曲和抬起,第101和146号肋骨左右两侧出现挤压和撕裂伤痕”。爆炸的冲击波撕裂了水线下的舰体钢板,炸断了舵杆,致使甲板和舱壁扭曲,燃油和航空汽油在全舰各处渗漏出来。

在飞行甲板上,一 架正准备起飞的野猫式战斗机被震得 跳了起来,越过轮挡向前滑去,螺旋 桨在前面一架飞机的机翼上狠狠咬了一口。舰上四台锅炉中的两台蒸汽压力突然下降。如果这枚炮弹在水下的炸点再后移几英尺,它就可能会使海水淹没军舰的轮机舱,让“白平原号”瘫在海面上,任由快速接近的敌人处置。

“大和号”打出的一式穿甲弹是专门设计要在敌舰近处入水冲到目标下方爆炸的。这一枚炮弹真正达到了其设计目的,入水后保持直线弹道,0.4秒后爆炸。虽然它没有直接撞击敌舰,但它的爆炸波却可以冲击炸点上方舰体的薄弱部位。从这个角度看,一式弹的效果类似于水雷或者美军使用的磁性引信鱼雷,它们的设计都是要让战斗部在敌舰正下方爆炸。

“大和号”的这一次炮击,足以让它拿下舰炮射击命中最远距离的世界纪录——34587码, 接近20英里。

“甘比尔湾号”的舰载机中队长爱德华·J.赫克斯塔布尔正和手下飞行员一起在军官餐厅吃早饭,这时大喇叭里传来紧急集合的厉声警报。

他立刻冲向飞行甲板,也没注意周围发生了什么事。他的座机,一架TBM“复仇者”,此时还没有装上炸弹或者鱼雷,但航空副舰长看起来急着要他无论如何都先起飞。跳进驾驶舱时,赫克 斯塔布尔很疑惑,不知自己为什么要驾驶这架无武装的飞机起飞。突然,一轮重炮齐射溅落在‘白平原号’旁。敌人已经这么近了!“我要挂上弹射器!”。

赫克斯塔布尔跟在其他几架“复仇者”后面弹射爬升,他们钻进了1200英尺高处一片灰色的云层里。斯普拉格将军在无线电里发出了指令:“立即进攻。”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7)

TBF鱼雷机

此时,空中的能见度很低,赫克斯塔布尔只能隔着低垂的云雾努力辨认敌人舰队。他看见4 艘日本巡洋舰正接近“塔菲3”的左后方,于是决定发动扫射,希望能拖慢其追击。

他沿着日舰的航行轴线低空飞行,轮流从每艘舰上空飞过。高炮炮弹的爆炸震动着他的飞机,但他的手指始终压住扳机,将.50口径的曳光弹猛射向敌舰甲板。

之后他压坡度转弯,再次低空通场,这一回他打开了格鲁曼飞机狭长的炸弹舱门。他的弹舱里没有鱼雷,但日本人也能看见他打开了舱门,或许模拟一次鱼雷攻击能唬住日本人,让他们做规避机动,好为正在逃命的本方航母争取时间。

其他几十名飞行员也是这么想的。来自多个中队的飞机在日本舰队上空盘旋,从云层中冲出来对栗田舰 队进行扫射、轰炸和鱼雷攻击,或者是用没有武器的“假通场”来假装进行扫射、轰炸和鱼雷攻击。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8)

进攻的美机编队

从“圣洛号”“方肖湾号”“基昆湾号”航母上起飞的防空和反潜巡逻机在战斗初期进行了有效的攻击,命中了日军战列舰“金刚号”,重巡洋舰“羽黑号”、 “鸟海号”和“筑摩号”的上部,还有一些近失弹也击伤了敌舰。

防空火力很猛,许多美军飞机被高炮击伤,但被击落的飞机却没几架。一名日本舰长抱怨说他的炮手们就算是“弹幕盲射”也不会比这差到哪里去。

7时27分,重巡洋舰“铃谷号”遭到了一群TBF的同时轰炸:一枚炸弹落在左后方近旁,冲击波炸弯了左侧外部螺旋桨轴,令其无法使用。“铃谷号”的最高航速降低到20节,它掉了队,放弃 了追击。

早晨7时15 分,斯普拉格转向南以寻求路过暴雨区的掩护。越来越多的美军飞机聚集在日本舰队周围,它们常常没有合适的武器,但还是想尽办法逼迫敌人转向远离正在逃生的航空母 舰。

“塔菲3”的飞机和七艘战舰发起的反攻是如此猛烈,如此集中,如此有效,以至日本人仍然相信他们遇到的是一支更加强大的舰队。所有能够飞行的飞机保持连续在空中飞行。

飞行甲板上的工作人员在飞机落回甲板时,给它们补充燃料、重新武装。一旦航空母舰的少 量存贮的鱼雷用光之后,鱼雷飞机就装载上炸弹;当炸弹用光的时候,飞行员们就投下深水炸弹,或者作空飞来欺骗日军。

战斗机用机枪扫射甲板和船桥,逼使炮手和舰桥军官跳入水 中。每名战斗机的飞行员要进行20次进攻——而往往10次后就没有任何 子弹了。

多雨的天气进一步恶化了能见度。日军瞭望哨总是高估敌舰的尺寸,把驱逐舰误当成巡洋舰,把护航航母当成埃塞克斯级航母。这是一场致命的猫鼠游戏,猎物在烟幕和雨雾之间时隐时现。射击窗口稍纵即逝,日军炮手很难看见他们的弹着点,因此也无法为后续的齐射进行矫正。

在航母后方拉烟的美军驱逐舰遭到了日军战列舰和巡洋舰的猛烈射击。染了颜色的水柱把周围打成了一 片五颜六色的万花筒:黄色、红色、 蓝色、粉色和绿色。一名水兵叫道:“他们用彩色的炮弹打我们!”

在半英里宽度上施放烟幕的驱逐舰“约翰斯顿号”发现自己落在了危险的后卫位置上。它比其他任何美舰都更接近敌人,因此受到了敌人炮手的特别关注。它多次被14英寸和8英寸火炮的齐射跨射。“红色、绿色、紫色和黄色,若是在其他场合可能会很美丽,”“约翰斯顿号”枪炮官鲍勃·哈根说,“但此刻我才不喜欢这些彩色图案。” 当右侧一支日军巡洋舰编队追击到1.8万码外时,“约翰斯顿号”的5英寸主炮开始还击。

拼死反击的“铁皮罐头们”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9)

萨马岛海战,美军主要迎击部队就是“塔菲3”编队。和对手相比,完全就是支“侏儒舰队。”

早晨7时16分,斯普拉格命令驱逐舰掉头向敌人发动鱼雷攻击,以求打断他们的追击。

“约翰斯顿号”舰长欧内斯特·E.埃文斯中校还没接到命令时就已经在准备这样的攻击了。“准备鱼雷攻击,”他下令,“左满舵。”于是,这艘2700吨的弗莱彻级驱逐舰转过身来,单枪匹马向追杀而来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动了正面冲锋。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10)

冲锋的“约翰斯顿号”

和他的对手相比,“约翰斯顿号”满载排水量甚至不及“大和号”一个炮塔的分量,更不用说火炮口径和数量了。

埃文斯“个子不高, 胸肌厚实”,他在俄克拉何马州的波尼市出生和长大,具有3/4美国原住民血统。他的母亲是纯血统的切罗基族人,父亲则有一半的克里克族血统。

这一天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在大炮射程内和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敌人舰队进行一场生死搏杀。但是他就站在这里,“约翰斯顿号”也是。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11)

刚刚服役的“约翰斯顿号”

这艘小小的双烟囱舰剧烈倾斜着向敌人急转,随即如同猎犬一般扑了上去。它开出了最高速度,超过30节。

随着彩色的水柱在它近旁升起,埃文斯下令调整航向以“追逐弹着点”——就是要朝每一次弹群入水的位置开,以规避敌方炮手的校准。5英寸火炮也进行了还击,打出超过200枚炮弹,随着距离接近,炮弹开始不断命中。

7时20分,当“约翰斯顿号”距离领头的日军巡洋舰“熊野号”9000码时,它齐射出了10枚鱼雷。这 些鱼雷发射角彼此相差1°,都被设为低速模式以增加射程。

它们呈扇形展开,向敌人扑去,全都“猛烈、笔直,而且运作正常”。随后埃文斯下令向右急转,军舰随即向左大角度倾斜,躲进自己施放的烟幕掩护之中。 由于烟幕的阻挡,舰员们无法看到战 果。

很久以后,舰上的幸存者们才知道他们射出的一枚鱼雷正面击中了“熊野号”,在舰首炸开了一个大口子,迫使它退出队列。“熊野号”不得不蹒跚北撤,舔舐伤口,退出了这场 战斗。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约翰斯顿号”向东退却,安全躲进了自己施放的烟幕中。

然而7时25分,它短暂地从烟幕中现出了身影,“大和号”的炮手们立即用这艘超级战列舰的主炮和副炮打出了齐射。此时的射程是20313码:3枚18英寸炮弹命中了“约翰斯顿号”主甲板中部左侧。 “就像一只小狗被大卡车碾过一样。 ”鲍勃·哈根回忆道。巨大的爆炸把这艘小小的军舰推得向右直晃,炮弹穿入了下甲板,摧毁了左侧轮机 舱。锅炉舱里的一台锅炉炸裂,舱室 里顿时充满了滚烫的蒸汽,有几个人甚至被活活烫死。

几秒钟后,“大和号”6英寸副炮的一轮齐射命中了“约翰斯顿号”的前部烟囱和舰桥左侧,舰桥里的高级军官们都被抛了起来,撞到舱壁上。哈根的头盔、通话器和望远镜都被从头上和脖子上甩了下来。他坐的小凳子被震碎了,让他摔在了甲板上,伤了膝盖。

不过这位枪炮官还算是幸运 的:两名站得比较近的人被当场炸死,另两人被弹片打死。埃文斯中校摔倒在哈根旁边几英尺的甲板上,光着上身——他的卡其色衬衫被爆炸的冲击波从身上扯掉了。舰长的头发被烧焦,脸被熏黑,流着血,左手被炸掉了两根手指。他带着伤站了起来, 像没事人一样继续下达命令。他自己用一块手帕包扎住被炸断的手指根部。医生来时,埃文斯拒绝了救助,他说:“现在别打扰我。”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12)

栗田的舰队杀入萨马岛海域。

打到这个时候,“约翰斯顿号”和“塔菲3”其余各舰已身处险境。

恰在此时,一片暴雨云及时从东边飘 来,很快便将军舰笼罩起来。“拐子”斯普拉格将军直接冲了进去,于是在从左后方快速接近的一队日军巡洋舰眼中,他的6艘“婴儿平顶”便仿佛消失了一般。这令处在敌人惊人准确的舰炮火力下的美军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暴雨区中的能见度降到了几百英尺,但日军仍在继续开火,美军水兵们依然能看到熟悉的、弹着点密集的彩色水柱在自己队形中间炸开。“约翰斯顿号”也在向看不见的敌人还击,他们依靠的仅仅是经过改进的火控雷达——虽然炮手们无法目视确认是否击中目标,但确实有几艘日军巡洋舰在这时被5英寸炮弹击中。

斯普拉格并不觉得自己的胜算有多大。暴雨很快就会飘走,把他的军舰再度暴露出来。敌人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最高速度稳超25节,而他的护航航母只能达到17节。

在敌人看不见自己的时间里,斯普拉格把航向转向了西南方。他希望把追击者引向南方,带到莱特湾里奥尔登多夫舰队的那些巨炮面前。

他还分析,如果能引诱敌人舰队远离圣贝纳迪诺海峡,那么敌人就将难以逃脱盟军其他海空力量的反击。至于“塔菲3”编队自己,“这场战斗看起来只可能有一种结局——完全毁灭”。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13)

施放烟雾的美军驱逐舰

“尾追难追”,这是老海军们的格言——这天上午在萨马岛外的追击战正是如此。

栗田中路舰队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比“塔菲3”编队的那些护航航母大约快10节,但斯普拉格灵活地指挥舰队机动,改变航向,将追击者置于尾后,并完美利用了烟幕和多雨的天气。

他让他的6艘“婴儿平顶”在暴 雨中躲了20分钟,其间他转向南,继而转向西南。日军根本无法像斯普拉格最害怕的那样抄他的近道截杀他,只能跟在他后面转弯,追击距离拉长了许多。

栗田松散的梯队队形也不断被空袭阻碍,这些飞机有些来自“塔菲3”编队自己,有些则来自南方相邻的其他“塔菲”编队。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塔菲3”编队中护航的小“铁皮罐头”们——几艘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 ——打了一场激烈而拼命的后卫作战,迫使日舰反复躲避鱼雷,为航母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早晨7时50分,“霍埃尔号”、“赫 尔曼号”和“雷蒙德号”以最大航速向右急转,向敌人冲锋。

驱逐舰开到了30节航速,螺旋桨拍击着海水,舰尾下沉,舰首上扬,直冲敌人的核心力量战列舰而去。

遭到重创的“约翰斯顿号”靠着应急操舵,也努力跟在进攻的驱逐舰后面,用它的5英寸主炮向最近的日本巡洋舰开火。日军也开到了近30节航速,因此双方的距离迅速缩短。

当打头阵的驱逐舰“霍埃尔号”与敌人距离接近到1.8万码以内 时,舰上的鱼雷兵们做好了发射的准备。他们把鱼雷调到中等速度。一半鱼雷管对准了迎面开来的战列舰,另一半则瞄准了右舷的巡洋舰。“霍埃尔号”在9 000码距离上射出了鱼雷, 随后向右急转脱离。

日军让这些勇敢的小驱逐舰付出了代价。当“霍埃尔号”的侧舷暴露在敌人面前时,一阵弹雨砸进了它的左侧,炸毁了舰桥。舵手和几名军官被当场炸死,所有的语音无线电通信也都中断了。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14)

被日军舰队集火的“约翰斯顿号”

它的后部锅炉舱和后轮机被直接命中,左侧发动机被炸毁。一枚命中舰尾的炮弹导致船舵卡住,使得“霍埃尔号”只能原地转圈。舰员们迅速转为应急人工操舵,才保持住了航向,脱离敌人。

与此同时,“霍埃尔号”的鱼雷呈扇面向北扑去。

7时54分,“大和号”上的瞭望哨指着左前方袭来的鱼雷航迹大叫了起来,这艘巨大的战列舰随即向左急转以躲避危险。但这么一来,它便转向了北方,离自己的敌人越来越远。4枚鱼雷航迹在它右舷,航向大致平行,左舷还有2枚。 “大和号”的航速是26节,和鱼雷差不 多,于是它被鱼雷夹在了这一航向上,直到它们耗尽燃料沉入海底。“大和号”被迫向北航行了大约10分钟,等到航迹消失后,才最终得以向右转弯,然后开足马力继续追击。

“霍埃尔号”的鱼雷管里还有几枚待发的鱼雷,但是鱼雷兵们却在弹雨中死伤惨重。

于是一名前部鱼雷管的军官跑到后面,接管起那里的鱼雷 管,用目视瞄准,向从左后方6000 码外靠过来的日军重巡洋舰纵队射出了5枚鱼雷。

“打完10枚鱼雷,我们认定,现在是时候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一名“霍埃尔号”的幸存舰员 说。

但是由于一台发动机被毁,它的航速下降到了17节。现在,敌人战列舰从右后方驶来,巡洋舰则从左后方步步紧逼,“霍埃尔号”已经无可选择。

它左右摇摆着“追逐弹着点”,但是猛烈的炮火先是落在它的左右两侧前方,接着便砸在两旁。“霍埃尔号”很快便浑身中弹,千疮百孔。鱼雷舱、信号舰桥、救护所和两门 20mm高射炮都被炸掉了。其左舷水线上下多处中弹,致使下部舱室很快被水淹没,舰体严重左倾,全舰四处燃起大火并失去了控制。

舰桥上传来弃舰的命令,传令兵们被派往舰体下部各处,把弃舰令传达给战位上的水兵们。人们于是咳嗽着爬上了梯子,眼睛被烟熏得睁不开。他们从尸体和濒死的战友身上跌跌撞撞地走过,然后跳进海里。

即便舰尾已经没入水中,“霍埃尔号”的前部炮塔仍在勇敢地开火射击,于是一名传令兵被派过去告诉炮手们停止射击,到安全的地方去。

8时55分,“霍埃尔号”翻倒在水面上,舰尾朝下。它的舰首高高抬起,之后带着300名舰员中的253人渐渐沉入大海。

幸存者们在水中挣扎着,攀附到浮筒救生网上,并尽其所能地照顾好伤员。日军舰队从手枪射程距离上经过,却无人向水中的人射击。

美军水兵们抬起头,和经过的军舰上从栏杆后静静看着自己的日军水兵四目相对。四艘战列舰从旁边经过,还有八艘巡洋舰。巨舰一艘接着一艘,全都悬挂着红白相间的旭日军旗。

宇垣将军从“大和号”的舰桥上看着下方的“霍埃尔号”逃生者们,他很想知 道:“他们对我们追击舰队的雄姿有何感想?”

莱特湾海战所有模型(决战莱特湾第五幕)(15)

美军飞机疯狂攻击敌方战舰。

美军水兵们确实被巨大的“大和号”和它高耸的灰色宝塔形桅楼震撼到了。

有个人叫道:“我的上帝,看那个!”当一架美军战斗机穿出云层,扫射经过的舰队时,他们更是惊呆了。

“我们离军舰特别近,都能听到.50口径子弹打在坚硬的木甲板上,”“霍埃尔号”幸存者格伦·帕金 说,“日本人用差不多所有的轻武器还击。那架F6F冲下来,进行了扫射又回到云中,前后不超过30秒。我的上帝,这太好看了——还是在前排佳座。”

未完待续。。。

#创作挑战赛##历史##军事##新手小白冲刺1000粉##我要上 #

萨马岛海战无疑是莱特湾之战的高潮:弱小的美军护航舰队直面日本海军的全部水面舰艇精锐,而在西南面大约100英里的地方,海滩上满是黑压压的登陆部队,海湾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运输船只。

“如果敌人进入了莱特湾,他们强大的舰炮将会消灭海域中任何一艘鸡蛋壳般脆弱 的运输船,摧毁滩头上那些急需的补给物资。海滩上数以千计的美军士兵将会被包围,并被来自陆海两个方向的敌人火力压在地 上,陷入绝境。”-----麦克阿瑟将军对于萨马岛海战的评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