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谈伊朗制裁 伊朗首任总统去世

10月9日,全球各地又传来三个消息,每一个都值得令人深思,也与我们息息相关。

第一个消息,马克龙要推动全球各国废除死刑。

马克龙谈伊朗制裁 伊朗首任总统去世(1)

法国最近可谓是非常热闹,“潜艇门”的后续仍在发酵,法国一边找英、澳两国算账,一边也不忘了在欧洲提升自己的地位。

据路透社10月9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天在纪念法国废除死刑40周年的演讲中表示,法国将在2022年上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届时法国将与其他成员国合作,推动一项联合国决议,要求各国每年报告死刑判决和执行死刑的数量。同时马克龙还强调,要让这些国家的人们相信废除死刑的“重要和紧迫”。

现在全球很多国家的法律制度中依然保持着死刑,其中包括美、俄、印、日等国家,所以说法国这项提议有些天方夜谭的意思。

法国虽然是全球第35个废除死刑的国家,但法国国内声音并不统一,尤其是在前些年法国频繁发生恐怖袭击的时候,法国民众对恢复死刑的呼声一再高涨。

其实马克龙现在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国内问题和欧盟身上。

马克龙谈伊朗制裁 伊朗首任总统去世(2)

就法国国内来讲,民众对政府不满的情绪仍持续高涨,从马克龙隔三差五遇袭就能看出来。

从欧盟方面来讲,各国之间的小矛盾也不断发生,尤其是最近波兰表现得有些“叛逆”,让法、德外长都发表联合声明“警告”。

法国一直在强调欧洲一体化进程,如果现在出现“分裂”的情况,那置法国的面子于何地?英国脱欧,那法、德自然是急在脸上,乐在心里,英国走了即便欧盟有些麻烦,但欧盟也就成为真正的欧盟。可一些小国家要是“离家出走”,那无疑是在对着大国啪啪打脸。

所以马克龙的工作重心还是要放在这里,稳定好家里的事,才能说其他的。

第二个消息,伊朗首任总统在巴黎去世。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日报道,伊朗首任总统阿布·哈桑·巴尼萨德尔在法国巴黎去世,终年88岁。

巴尼萨德尔1933年出生在伊朗一座小村庄,50年代初期参加民族阵线,支持石油国有化运动。在1980年1月当选伊朗第一任总统,但仅仅在1一年后就被罢免总统职务并遭受通缉。

纵观中东国家,政权的颠覆算是常事,像现在的伊朗能成为地区性强国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马克龙谈伊朗制裁 伊朗首任总统去世(3)

10月9日,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率代表团到访叙利亚,双方就周边热点话题进行交流。现在伊核协议谈判在不断推进,伊朗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法国、俄罗斯都表现出会和伊朗进行深化合作,伊朗的前景必然是光明的。

未来中东会不会也效仿欧洲追求地区一体化是个未知数,但可以确定的是,中东国家一定会将外界武装势力排除出去,才能追求自身的稳定。在这种局势下,美俄在中东还能待多久?以色列今后又何去何从?这些问题都需要慢慢去探讨。

第三个消息,美国再向澳大利亚出售军火。

据ABC9日报道,澳大利亚海军直升机机队将放弃欧洲制造的MRH-90,改用美国制造的“海鹰”直升机。

自打“潜艇门”事件后,澳大利亚就当着全世界的面立场鲜明地站在美国一边,现在澳大利亚再次向美国购买军火,也引起热议。

一方面是澳大利亚国内认为这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根本没用。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会继续加剧地区军备竞赛的可能性。

此前美英要帮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的消息一出来,新西兰和东盟国家就纷纷表示担心,毕竟这片地区已经好久没有紧张的氛围了。美英澳三方虽一再安抚,但潜在的因素已经种下,军备竞赛似乎已不可避免。

马克龙谈伊朗制裁 伊朗首任总统去世(4)

可以看出,无论是澳大利亚还是日本,都身为美国的盟友,也是破坏地区稳定的罪魁祸首。美国的亚太策略在部署,而亚洲国家已经纷纷表现出担忧的心情,可见美国这个庞然大物的介入让很多国家都预感不妙。

美国身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一直以“世界警察”的身份自居,可在别国眼中却如同洪水猛兽。

其实美国现在应该好好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什么盟友越来越少,而“对手”却越来越多,现在这般失道寡助的局面完全是美国一手造就的结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