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陈多硕(陈多硕淑女遐想)

最早对“淑女”一词的认识,是在中学课文《关雎》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的“淑女”只是一位采荇菜的清纯小村姑,与现代所说的淑女有所差异。

很多人把“窈窕淑女”理解成为身材苗条的女子,这多少有点狭隘了。在古代,人们评价女子,讲究“美心为窈,美状为窕”,就是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后来读了明末清初《美人谱》,作者徐震以为美人应有:螓首、杏唇、犀齿、酥乳、远山眉、秋波、芙蓉脸、云鬓、玉笋、荑指、杨柳腰、步步莲、不肥不瘦长短适宜。除此外形,“倚栏待月”“嫣然巧笑”“怀抱琵琶半遮面,临去秋波一转而含情脉脉”都是美人应有的风韵。

从古藉上看,“汉瘦小娇,唐白胖妖,元高大骚”,一语道破历代文人笔下审视“美人”的文化变迁。而在女性的塑造上,我看《诗经》中的“美女”——“硕人”更为传神:《卫风·硕人》:“手如柔荑;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淑女”形象。

淑女陈多硕(陈多硕淑女遐想)(1)

那么,淑女到底是怎样的女子?淑女闳识孤怀,性情温婉体贴。她既有美德的传统价值,又不失现代社会价值,淡泊名利且从不唯利是图,更不会斤斤计较;待人以恭,又不惟命是从。富有一颗“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胸怀,又有“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品行。具有荷的清醇,梅的傲骨。面对人间扭曲的价值观,她依然冰清玉洁,纤尘不染,并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去塑造自我,成就自己经霜不凋、至死不渝的大气品性。她会给人一方净土,没有威势,只有体贴。犹如春风,走到哪里都会给人带来一丝爽意。她关爱家人,温良恭俭,会让家在她的打理下变得井井有条,富于情趣而舒适,丈夫面前温和柔顺,长辈面前忠孝贤惠,孩子面前母爱浓浓。她深谙贤惠的本分,无时不刻地散发着温润和煦的人性光芒。淑女气质优雅,形象清新怡人。她虽和倾国倾城的形象有些距离,但她没有浓厚的脂粉气息,更没有浓重的香水味道;肤色白润,口唇透着自然的光泽,一头靓丽的直发随风飘拂,弯弯的柳眉,眼睛如星辰明月而显得俊美,颇有“清水出芙蓉”之感。与你擦肩而过的瞬间,你就强烈地感到她是一个优雅而高贵的女子。世间美女,风情万种,肥环燕瘦,无一人有她那样超俗不凡的的气质。她可以身材骨感,也可以形体丰满,可以略施粉黛,也可以素面朝天;可以华衣美食,也可以箪食壶浆;可以安居广厦,也可以寄居茅舍;可以气贯长虹,也可以举案齐眉。大气者在于识大体,就是不以一己好恶评论世事,只以包容之心善待众生。她那由内而外流泻的美丽使人赏心悦目。淑女颇具才华,天然蕙质兰心。不一定得有高学历、高文凭才是淑女。但一定得有较深的文化修养,懂得不断地用丰厚的学识充实自己,在学习中芬芳自己的生命,中外名著启迪她的智慧,唐诗宋词陶冶她的情操。凭借特有的灵气与悟性,她在某些方面有所造诣,李清照的词,张爱玲的文,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淑女并非艳光四射更可能芳华已逝,岁月的痕迹爬上眼角或鬓梢,但知识的渊博,温文尔雅的谈吐,就象经典著作,让人爱不释手,锲而不舍的去阅读、去欣赏。她有极好的悟性,颇有自己的见地,愿做有把握做好的事!却常常出人意料地悄然抽身,激流勇退,留下惋惜一片。淑女举止优雅,仪态端庄大方。她不一定要“娴静时若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但她一定是恬淡平和,充满朝气,无论是行走,还是端坐,都不失幽雅体态;仪容配搭绝不随波逐流,也不哗众取宠。给人的印象是清新、亲切和轻松,像山野的绿树和花草,像江上的清风和明月。无论着古装还是时装;无论着职业装还是休闲服,均衬托肥瘦适中的身体,简洁而别致,朴素而典雅,更不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不善张扬,更不会孤芳自赏,率直而不鲁莽,活泼而不轻佻,工作紧张而不失措,休息时轻松而不懒散,热情纯厚而不尖酸刻薄,情感豁达而善解人意。她宽容自重,不会在人背后说长道短,也不会在被别人误解时暴跳如雷,更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不值得的男人身上,淑女风范自然显现。淑女透着淡淡的清香和无尽的回味,“红颜易老,青春易逝。”惟有贤良淑德的品质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淀为永恒!

作者简介:陈多硕,笔名陈墨,安徽省怀远县人,本科学历,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沪昆客专贵州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在《经济日报》《人民铁道》《中国铁道建筑报》等全国各地30多家中央和地方报刊,发表新闻作品、文学作品和摄影作品等近万篇,出版《议论风声》《长路铿锵》等个人作品集多部。

摘选自:文学陕军,版权属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