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共性和审美差异性的具体内涵(初颖分)

摘要:审美活动是一种群体性的互相交融影响的共识、共鸣活动。在社会变迁过程中,青年群体不断更新换代,审美模式呈现出时代性差异。通过纵向比较可以发现,当代青年与父辈之间业已形成鲜明的审美代际差异,其中折射出审美观念的变化、审美环境的重构,以及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所产生的微妙情感互动。在互联网审美语境中,以“90后”和“00后”为审美主体的青年一代,与“70后”“80后”呈现出风格迥异的审美观念。本研究通过历时态的观察,尝试厘清各个时代的审美偏好、分析审美迭代的原因、探究审美转向的内在逻辑,从而为引导当代青年形成健康的审美判断、培育良好的审美能力提供认知基础和现实指导。

关键词:青年审美;审美代际;审美观念

一、引言

审美是对美进行的一种判断和鉴赏的过程,审美活动的形成源于审美需求的产生,但审美需求要以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为起点。关于审美观念的起源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审美意识是与生俱来的。英国经验派美学家Shaftesbury认为,审美的能力是人的一种天生本能。他的学生Hutcheson提出“对事物的美感或感觉力是天生的,先于一切习俗、教育或典范”[1]。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心理学教授Langlois通过照片合成的实验,认为人们视觉上普遍认为的人脸的美,实际上是一种常规状态或常模,它集合了人的诸多特征而具有某种普遍性。这一说法似乎验证了希腊美的理想范式,不是个体美,而是集合诸多美女特征的理想型,所以人们对趋于平均状态一种脸的常模更觉得有吸引力。即便是婴儿,也不愿意接近没有吸引力的人,更愿意靠近漂亮的陌生人。第二种,审美观念是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审美能力存在着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审美社会化的过程[2]。既然审美观念是在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观念,那它必然与历史语境、人文环境、思想运动等社会因素相关联,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美学探讨,审美观念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状态。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而这些时代特征会对当下社会群体的情绪和社会化过程产生影响,从而形成这一代人特有的对美的认知,即审美共识。

进入网络社会,互联网的产生为当代青年提供了全新的审美环境、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过程,以及审美体验等,在互联网平台完成了极具时代风格的转型,进而赋予了当代青年审美鲜明的时代特征。与“70后”“80后”人群在传统审美环境下形成的审美认知不同,新生代青年的审美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丰富、光怪陆离。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跨阶层、跨圈层、跨文化的海量信息,重构了审美客体的相互关系。与此同时,多元化的融媒体带来了更为激烈的内容竞争。为了吸引关注、产生流量,进而获得经济收益,各种感官刺激、娱乐消费、网红审美等现象肆意蔓延,“美”与“丑”都可以成为流量变现的工具。互联网语境中,审美客体日益丰富,积极的、消极的、正面的、负面的信息内容都成为当代青年群体审美的一部分,并影响其审美观念的形塑。

当代青年群体的审美活动从传统语境走向互联网,青年审美的嬗变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存在怎样的微妙变化,审美场域的重构对审美体验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对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70后”“80后”“90后”“00后”进行结构访谈,试图寻找四代人审美的代际差异和迭代的原因,进而引导青年群体形成健康的审美判断,呼吁青年进行积极的审美创新,从而描绘更加美好的明天图景。

二、青年审美的代际差异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审视,个体的审美意识必然构建于特定的时代氛围中,主动或者被动地共享着自己所处时代的共同记忆,而共同记忆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共同审美情感,正是建构审美集体认同的基础条件”[3]。在文学艺术和美学研究领域,“代”概念的引入始于20世纪90年代。依据Mead的阐释,广义的“代沟”指的是年长一辈和年轻一辈在思想方法、生活态度、行为方式、审美观念等方面的重大差异或隔阂;而狭义的“代沟”把范围缩小到父(母)子(女)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际差异,其实就是上一辈与下一代人观念差异的体现,论及当代中国的审美代沟及其形成原因,以Mannheim的“代”理论为基础,可以将“代”界定为特定年龄段的个体处于相同或相似的社会位置,经历了相同的社会重大事件或社会文化潮流,因此具有了共同或相似的社会经验和集体记忆,并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情感结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方面表现出共同或相似的倾向[4]。因此,如果以“代”为单位去看待每一代人审美观念的更迭,其过程中都存在着代与代之间的延续传承、收编校正、改革创新等复杂的内在规律。审美文化和文化传承一样,都存在着后代向前代学习、同代人之间相互影响和学习,以及后代对前代的反向影响过程,从而形成每一代人的审美观念。

无论是处于哪个时代的个体审美,都离不开主流审美的框架体系。青年审美是以青年人为审美主体的一种审美现象,是人类大的审美体系中的一种独立现象,体现了青年群体对美的一种群体意识,是青年群体在当下的时代中经历了相同社会事件、文化潮流、拥有共同或相似的社会经验和集体记忆后,所形成的群体性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倾向。青年审美文化并非独立于主流审美的文化现象,却不断与主流审美进行反抗和融合,从而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在主流审美和父辈审美为主导的框架下,浸染在互联网语境中的青年群体呈现出更为主观性、自我性的审美认知,形成了在同辈之间使用的全新的审美符号表征。与此同时,在融媒体平台的硬件支持下,青年群体的审美环境和社会化过程也发生了变化,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受到挑战。笔者于2022年3月、4月,分别对20名受访者进行了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覆盖“70后”“80后”“90后”和“00后”。访谈内容主要围绕受访者对于美的认知、审美教化路径、审美对象偏好和个体内化等方面展开。通过更加客观地整理和收集各群体审美需求的产生、审美对象(符号)的出现,以及审美教化途径的现状,以期厘清青年审美的代际特征。

1.审美内化:从客观引导走向主观认同

青年审美是在审美过程中以青年为审美主体而进行的审美活动,是青年群体意识的一种体现形式,审美的过程离不开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与选择,是青年在对现实生活的观照、体验、欣赏、创造过程中,对与自身观念、特点相吻合的诸般现象、事物、情景、特质等所发生的情感共鸣与心理协调[5]。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年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都在发展与成长中,对青年的情绪与情感产生很大的影响。青年情绪有丰富性、强烈性、倾向的定型、不稳定、心境化等特点,而被青年心理和生理变化所影响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区别于儿童和成人的青年审美特征,“强烈的情感体验是审美区别于科学、道德意识活动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情感往往决定青年的审美注意,制约青年的审美态度,也影响美感的深浅程度”[6]。而审美的个体内化,就是在主流审美标准与青年个体认同之间寻找平衡,是客观的审美标准与自身主观的审美认知相结合的“同化”过程。现如今,在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语境下,青年群体对于审美形式与内容的丰富和多元化更能接受,主流文化对于青年审美也有着一定的收编和纠正。因此,呈现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众多审美元素,让主流审美的标准和青年个体审美的界限逐渐模糊。主流的审美标准声音弱化,青年将主观的审美认同变为自身审美的主要标准。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在四代人中,“90后”与“00后”更为主动地关注审美对象,主动地产生对美的追求和需求,其中“00后”更将美的实践活动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遵循自己的审美标准。1996年出生的ZY,是一位刚入职的老师,在学生时期就已经开始关注和主动追求潮流,打扮自己。在网络审美环境的催化下,工作后的她更加注重对外形美和生活美的追求,认为美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很重要,每个人都很美,不希望自己淹没在人群中。而2004年出生的Benson(男),在初中就开始关注自身形象,开启审美实践。他并不追求标新立异、抓人眼球的造型感,而是觉得适合自己、展示出自己最好状态的造型就可以了,遵循自己的喜好。认为保持良好的外形和喜欢美的事物是很主观和个人的事儿,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电视会看,广播学生时期会听,后来还是以上网为主,看网站、豆瓣、微博什么的。从小就喜欢画画,家人会带着看画展,自己对好看的衣服和发型感兴趣。会主动去追潮流和打扮自己,大学期间就喜欢看这些时尚的,但是学生生活经费有限,会比较局限。工作后,就更可以尝试不同的美妆效果了。可能本身不属于特别天生丽质好看的那种,所以更多就是自己想变得更美,让自己高兴,取悦自己。形象美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很重要,特别是现在周围好看的人很多,不希望自己不太起眼。目前对自己容貌是满意的,但还是可以尝试更多的妆容让自己变得更美,眼睛再大一些。平时也会花蛮多时间在研究和尝试美妆上。可以接受各类容貌变美的方式,医美可以晚一点,现阶段感觉美妆就可以了。出门一般在1小时或者以上,希望自己每次出门都很美,上班的时候也会化妆,以素颜感精致的为主。主要看小红书的美妆教程,也会分享给朋友,一起讨论。(ZY,1996年出生,老师)

感觉对于美这件事,爱美之心人都有吧,不会刻意地去追求,出门穿得干净整齐,得体最重要。平时看到自己喜欢的时尚风格都会多看一下穿搭。也不会专门地花时间去研究这些,但是有自己倾向喜欢的风格。不看电视,都在网上追剧,平时主要看抖音、小红书这些。定期也会买衣服或者包,但是喜欢专属性个性化一点的。不会买超过自己消费水平的东西,适合才是好的。出门1个小时左右,衣服有平时习惯穿的,发型需要时间。但感觉准备1小时出门很正常。(Benson,2004年出生,学生)

“90后”对美有着主动性,愿意花时间追寻和探索美的实践,也接受多元化美的形式。“00后”将美的追求和体验带入生活,对于审美的主动性进一步升级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并以主观的审美认知为导向,逐渐从外在的环境催化,变为内在的主动追求。反观“70后”与“80后”在访谈中对于美的需求,没有“90后”那么明显,也没有“00后”那么自然。对美的启蒙和认知在上了大学或工作之后才开始,但也会因群体因素,不好意思或者被动地去关注美的信息,对于生活和工作本身的关注和重视多于美,美并不是必需品,因此审美的体验并不如“90后”“00后”丰富。“80后”的成长是伴随着视觉媒体的产生以及互联网新媒体发展同时进行的,对于美的追求是发自自我需求,但更多的还是会受到工作环境和主流审美的影响和约束,不会像“90后”和“00后”一样以主观审美认同为导向。

其实我们学生的时候没有像现在一样的手机电脑,基本的休闲娱乐就是去借小说,和同学互相交换着看。那时候比较流行看武侠小说和琼瑶的爱情小说,都幻想成为女主角。所以很向往电视剧里女主角的样子,很淑女,很文艺的气质。但也只是想一下,还是以学习为主,不会去刻意地模仿。那时候还是觉得学生要以学习为主,花时间打扮美化自己的不是好学生。我是一直到工作以后,才开始注意自己形象,但是也没有需要到很时尚、很注意外形美。现在工作出门也很简单,基本不化妆,半小时内就可以出门。衣服穿搭上,颜色也不会很多种,只要过得去、得体就行。生活中,觉得购买家庭用品或者装修还是以实用务实为主,好看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LYD,1978年出生,医生)

我一直是在本地上学,然后工作结婚。初中、高中的时候,会看漫画,日本的《灌篮高手》《机器猫》《蜡笔小新》《圣斗士》之类的。偶尔会看时尚杂志,但是不多。学校里基本每天都穿校服,也没什么机会打扮,最多聊的是音乐、娱乐八卦,打打游戏。那时候追星也没现在这么多活动,那么疯狂投入,就是去现场听听演唱会,买CD支持,最多去下粉丝见面会。后来到大学,那会儿已经有自己电脑了。也开始关注一些时尚和美妆,周围的同学宿舍里会讨论怎么化妆,哪些好用,会有交流,大家在一起,就也会关注。但若是一个宿舍周围没这个氛围,就也不会打扮自己。那时候手机和现在不一样,也不是现在的智能手机,所以了解衣服美妆的渠道还是传统的,主要是看杂志、互联网上看看论坛、同学之间交流。那时候还流行网络小说,青春文学,痞子蔡的《轻舞飞扬》,后来还有郭敬明的青春小说,都会看。还会比较羡慕这些青春文学里的女主角,文艺气质的。反正上网很频繁,刷刷网页。现在会在手机上看抖音、小红书,了解一些信息。好像也不太注意自己形象了,年轻的时候上班还会稍微注意下,现在越来越无所谓了。不太接受整容手术,会定期做护理保养,也会锻炼身体。现在平时上网刷刷抖音、淘宝,偶尔看看时尚搭配,但还是会看和家庭生活、小孩子相关的内容。(罗经理,1986年出生,二线城市企业项目经理)

2.符号生产:主体与客体的兼容与互换

在互联网发展之前,传统媒体是主流审美观念的重要传播教化路径,所谓的审美对象,其实是主流文化与青年群体之间对话的信息内容。主流文化想要传递给青年群体的信息中包括审美观念,审美的语言符号则是信息传递的外在呈现,直接影响了信息对青年的吸引力和青年对信息的接受度。例如,在“70后”和部分“80后”的传统审美环境和传播语境中,父辈或主流审美是审美语言符号的创造者,青年群体被动地接受他们创造出来的审美符号和信息。调研中,大部分“70后”所接触的审美环境主要是电视、杂志、广播类,并且觉得审美对象和自己有一定的距离感。而互联网时代,“90后”与“00后”在审美对象上可以有更为自主的选择权,甚至是创造权。

我们以前二十几岁的时候,主要就是看电视,看《三联生活周刊》《读者》一类的杂志。1995年的时候《瑞丽》杂志出版,就有很多美妆和时尚的潮流信息,同学之间就会互相传阅,但我算是同龄人中比较朴素的。那个时候就比较忙工作想赚钱,后来谈恋爱之后会比较重视自己的外形。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经济好一点了,就会追求高气质了,觉得气质知性很美很有文化,就会追求衣服、包,化妆品要有牌子,要在香港买的。有段时间,墨镜也是很时尚的。因为从事新闻工作的原因,不化妆不出门,但是不能是浓妆。一直以来没有什么容貌的焦虑,主要也是家庭老公没给我这类压力,工作环境都是幕后工作,也没有这样的氛围。现在出门快了,不上班,基本不化妆就走了。衣服主要还穿习惯舒服的几件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在照顾家人和孩子身上。(G小姐,1971年出生,新闻从业者)

在网络社会中符号是审美对象的呈现形式,发送者在符号形式和对象内容之间有了审美选择,选择什么样的美感和方式呈现这条信息,或者说如何呈现审美客体,要与信息(审美客体)的接收者(解释者)有着相同的审美趣味,才可以吸引审美客体的解释者,从而更好地让接受者(使用者)接受并理解相关信息。传统时代,信息的制造者与发送者是主流文化或父辈文化,传递出来的信息是有指导性和目的性的,信息的传递路径是自上而下的,包括审美的呈现形式。传统的审美模式下,青年群体没有过多的选择,他们被动地接受着审美观念和审美客体的传递。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特别是短视频媒介的兴起和普及,信息传递的门槛降低了。“身份认同、情感接受和思想观念等因素在不经意间被定格在某一时段的特定艺术载体上”[7],而青年则成了审美客体的发送者,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想要表达的信息内容,创造属于自我的特定的艺术载体,也就是审美的语言符号。同时,审美客体的创造者与接受者是同一批青年群体,通过生产并使用易于引起共鸣的符号语言,同辈之间相互吸引,产生了横向的影响作用。例如,火星文、网络用语、标签符号、语言缩写等,从文化的传递方式看,都是青年群体之间独特的情绪表达,形成了具有代际特征的审美文化。在这种互喻文化的助推下,“90后”同辈之间逐渐形成了特定的审美圈层,屏蔽了“70后”甚至是“80后”群体的介入。

3.社会化路径:从传统语境走向互联网

社会的审美教化,是指不同的审美群体组合而成的执行者,实施个体审美社会化过程[8]。在青年的社会化过程中,他们(社会化的执行者)以各自特有的价值和行动样式同化个体而使其社会化。在以往的研究中,审美教化的主要执行者,也就是影响青年审美的社会群体和组织,包括家庭、同侪群体和学校、工作单位、集团等社会组织,以及各类大众媒介。这些审美群体,在社会环境中都有自身特有的规范和价值,在青年的社会化过程中使用的方式和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在青年从儿童过渡到成人的过程中,他们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的审美观念,参与或干涉青年的审美体验。

从儿童时期开始,家庭是个人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执行者,对青年早期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之后的学校环境传授青年进入社会生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社会上的单位与组织则规范青年的社会准则,培养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年人。这些外在的审美教化路径,辅之以大众传媒的宣传引导,社会范畴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直接影响了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观念、社会态度与审美认知。然而,在网络社会中,青年群体逐步脱离了传统社会的教化途径,互联网成为青年获得信息、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3%,其中20~29岁、30~39岁、40~4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7.3%、19.9%、18.4%[9]。在2019年抖音短视频用户画像中,主要用户集中在19~24岁、25~30岁、31~35岁,占比分别为21.7%、24.8%、22.9%[10]。同侪群体之间审美倾向的相互影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校场域与老师的监督管理,更多地聚集在互联网平台,自发形成志趣相投、情感共鸣的群体。这类群体独立于传统社会教化路径的规范和约束,具有圈际化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倾向。

在传统的社会化过程中,“社会要求人们形成什么样的形象,并且具有影响形成过程的制约力量”[11]。也就是说,对于青年群体进入社会成为其中一员会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并且通过传播渠道和社会化的执行者对青年群体形成制约和引导。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主流社会的话语影响力被分散和消解,很难和传统语境中一样,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等直接强势介入青年群体审美观念的形塑。网络社会更为包容性、多元化的教化语境,是当下审美的时代特征之一,这为青年审美观念的形成带来了诸多创新,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负面的社会化结果。以抖音为例,最新的用户画像显示,24岁以下年轻用户的占比高达75.5%。“90后”对于二次元、游戏、读书知识类的视频偏好度较高[12]。在调研中,抖音和小红书等网络视频软件成为青年群体主要使用的渠道,也是超前的审美教化途径。“90后”“00后”青年群体与“70后”“80后”相比,更早地从互联网接收信息,过早地脱离了主流文化和父辈文化的审美引导和教化途径,在自身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的时候,就要对网络社会中形态多样的审美客体作出审美判断。在复杂的网络社会,信息内容与质量参差不齐,美与丑的界定并不清晰。面对众多青年亚文化的诱惑,如何判断、识别并继承良好的社会规范,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如何正视自己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青年的审美观念面临着考验与挑战。

三、审美转向的原因探析

由于社会加速发展,青年审美观念的更新迭代愈加频繁,青年审美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70后”与部分“80后”,由于早期并未依赖网络社会的审美环境,他们中的多数人是步入社会后才接触到互联网,他们的审美观念更多地受到主流审美的影响和父辈文化的影响;而另有少部分“80后”,逐渐开始在网络平台上构建自己的审美文化,试图反叛或脱离主流文化。“70后”如同审美活动的接受者,“80后”是审美的破冰者,而“90后”则是审美客体的创造者,“00后”更像是全新审美体验的实践者。“90后”,由于审美环境的过度迁移,这一群体的审美观念变得更为独立和个性化。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90后”在心理和生理机制尚未成熟的低龄阶段,过早地接触以物质经济为导向的审美暗示,从而在不稳定的情感加持下发展出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

1.审美认知的个性化

在审美过程中,审美的观念是更为主观性还是更为客观性?这一争论来自审美现象的复杂性。审美现象是一个复杂的形成,但在每个时代的审美实践中,逐渐形成或约定俗成了审美的趣味、审美的尺度、审美的需求,形成了一套客观的审美标准,这是一群人共同认可的审美标准。然而,由于审美具有时代性,所以审美中的个体独特性与群体文化性是影响审美标准的重要因素。每个审美主体都存在差异性,特别是青年群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的差异性更为鲜明。这些差异性反映在个体的审美理解力、想象力以及审美修养上。而这一切也取决于青年从儿童过渡到成年时,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完善时所带来的对社会的探索,以及对情绪的感知。在互联网的交互沟通中,“90后”“00后”的年轻一代,更加热衷并依赖互联网平台的生存模式,他们将自己抛进互联网的大网中,自由呈现“我”的形象。为了强化自我的形象以及归属感,年轻人会主动将自己归入群体,标签化自己,以确立群体的归属关系和身份感。因此,在网络社会中,除了个体性被强化,群体性也被放大,审美活动成为群体之间产生共鸣、共同认可的过程。审美现象的共同性、审美趣味和审美观点的一致性,形成了审美的群体性[13],而这些个体性和群体性的文化现象,在审美文化自由的网络社会中肆意地扩大影响力,逐渐成为青年群体用于反抗或脱离主流权威审美的方式。

在互联网语境中,被放大的自我意识在各代青年群体中也有所不同,越到“90后”“00后”则呈现出带有个人情感和情绪的审美对象。“80后”在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生活瓶颈时,出现了“房奴”“薪奴”“屌丝青年”“高富帅”等自我调侃和自嘲的标签,放大了自身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成为“80后”一代人自我安慰、自嘲的审美方式。而“90后”与“00后”,在图文并茂的时代,可以多元化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看法,由于生活压力暂未比肩“80后”,但在海量信息中已经接触到部分社会现实,因此会呈现出“佛系”甚至是“躺平”的状态去面对和调侃生活中的一切,于是恶搞、审丑、佛系、躺平等标签成了他们的审美倾向。而这些标签化的审美态度,实则反映了各时代青年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对生活和社会的态度,带有鲜明的个体情绪和情感内涵,同时也是时代赋予青年特有的审美体验。在网络社会里,不稳定、变幻性、情绪化的审美占据了青年审美的重要位置,独自形成一个审美圈层,有自己的语言或运作体系,独立于其他的审美文化,形成自己的审美群体,部分青年沉溺其中。青年看似在这类审美过程中获得了情感的满足和成就,但过分的圈层壁垒与固化,成为青年群体逃避主流审美和社会生活的借口。过分沉溺于自身的单一情感需求,让审美的认知固化,变为一种长期情绪体验式,并不利于青年群体积累丰富完整的审美经验。

2.审美符号的商业化

现今,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兼容与互换,呈现出新型的审美符号,也代表了审美客体创作门槛逐渐降低,自由的审美环境产生了利益驱动下的商业符号。“80后”和“90后”都是在物质生活逐渐富裕中成长起来的,总体上如一些学者所概括的那样,属于“世俗青年”一代。一些青年之所以对政府和公共事务不太关注,是因为他们更关心物质需求的满足,而相对满足感则显得较低[14]。相较于“70后”和部分“80后”,“90后”与“00后”的生活被网络社会完全覆盖,更早地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影响。商家在以利益为导向的消费环境中,引导着青年的审美文化,并试图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的审美标准。中国的古人早已总结出审美规律的智慧,审美愉悦要“目悦”、“耳悦”和“心悦”,“目悦”“耳悦”就是人的不同的审美感受,是审美客体对人的感官系统产生的反应,而“目悦”“耳悦”最终是为了“心悦”,即神志、精神、灵魂愉悦[15]。这也是开始良好审美过程的第一步,审美主体要对审美客体产生良好的感情波动或良好的印象,审美客体才具备“被审”的资格,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审美体验。而在短视频等以视觉为导向的新媒体传播语境中,商家首先满足了审美规律中“目悦”“耳悦”的生理需求,如何抓人眼球,博取关注,已然成为网络社会的首要任务。这时审美的、审丑的、高雅的、低俗的甚至于瞬间产生的感官效果,都可以成为吸引力的表现形式。因此,青年的审美逐渐转化为以视觉化的表现吸引力为主导,审美体验渐进性逐渐缺失,青年群体更在意容貌外形,并衍生出更多的负面情绪。

商业化的视觉美,引起了青年群体对于外形视觉上的焦虑。中青网的调研显示,59.03%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其中,男生(9.09%)中严重容貌焦虑的比例比女生(3.94%)高,而女生(59.67%)中度焦虑的比例高于男生(37.14%)[16]。以外形容貌的审美为例,青年群体的审美观念逐渐单一,并未呈现出多元化和创造性,“白”“幼”“瘦”成为流行的形象美标签,映射着青年对某种特定标准的追求,大量近乎完美的模板化形象充斥着社交软件。新华网发布的《“95后”就业观》一文的数据显示,“95后”最向往的职业是“网红、主播”,近半数受访者希望通过“颜值”引起同事的关注,比例超过“通过自身能力得到认可”[17]。自卑心理(53.51%)、普遍流行的单调审美(51.68%)、过于期待他人认可(49.39%)、互相攀比的心理(47.51%)是导致容貌焦虑的主要原因[18]。

3.审美场域的细分化

每个时代的审美主体,在审美的过程中都会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大到社会的主流审美文化环境,小到身边人群的亚文化环境,都会影响个体审美体验的过程。在网络社会中,“90后”与“00后”群体正逐步远离传统社会的审美环境,互联网成为青年获得信息、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自由开放的审美环境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网络亚文化,青年借助互联网平台,根据自身的社会认知和审美倾向,创造出全新的文化现象,即偏离主流文化之外的青年亚文化。在迈克尔·布雷克的《青年文化比较》一书中,人类学家Ralph Linton提到,“青年人有他们自身特有的文化形态”[19],比如,嬉皮士文化、摇滚文化、嘻哈文化、草根文化、御宅族、佛系青年、斜杠青年等,而青年群体也不用再受到家长和主流社会的制约,可以相对自由地进行审美选择与创造。亚里士多德对青年的论述是,“从气质上来说,青年人追求的是满足自己多种多样的愿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要荣誉,特别是好胜(青年希望表现自己的优越性,在荣誉和金钱之间,更喜欢前者,因为他们还没有感觉到对金钱的需求)”[20]。无论是瞬间涌现的青年文化,还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延续,这些被细分、独立的文化都体现出来青年一代源源不断的活跃性与创造力。这些新型的文化是青年人情感的宣泄和抒发,也是青年在网络社会中寻找志同道合、相互理解的同道中人的方式。青年以此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去缓解和释放自身对于主流文化的对抗。这也进一步丰富了青年群体两种心境的自由发展—欢喜、顺心、幽默、自信等积极的心境;悲哀、忧愁、惆怅、颓丧等消极的心境。积极的心境有利于激发青年欢悦愉快的美感;消极的心态会产生沮丧颓废的负面的美感。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健康的心境和愉快的审美才能滋养出正确的审美观念。互联网审美环境让青年群体的审美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化、多样化、自主化,然而内在的审美原则并未改变,因为“审美具有感染人、塑造人的潜移默化作用”[21]。

短视频审美形式的兴起,也为青年审美环境的细分提供了物质的技术基础。2021年,在我国互联网应用中,网络视频包含短视频的使用率仅次于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9.75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794万,占网民整体的94.5%。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3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6080万,占网民整体的90.5%[22]。短视频内容门槛的降低,让每一个青年个体都能够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内容的接收者和再创造者。细分化的审美环境,看似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和志同道合的审美共鸣,但审美过程中审美客体从产生审美需求到审美意识和观念的形成,都要经历从表象的吸引到内在的影响,一步步循序渐进。然而网络社会对内在美的发掘逐渐匮乏,当青年急于寻求情感归属感时,容易陷入没有深入思考的盲目跟风状态。

四、当代青年的审美趋向展望

审美共性和审美差异性的具体内涵(初颖分)(1)

在时代的变迁和青年审美中,青年的敏感与憧憬、丰富与变易、趋同与层次、强烈与官能等特点都更为丰富地释放在互联网平台上,“90后”与“00后”作为当下的青年审美主体,相关表达与呈现更为明显。然而,真正优质的审美趣味并不是一味地放纵青年群体进行自我个性的释放,青年审美的客体元素在青年热烈地认同与狂欢后依旧要接受主流社会审美的检验与收编。

1.价值重建:主流审美的传承与发扬

审美是人类在发展的进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是对于真善美过程的不断继承与探索。“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23]。因此,在主流审美文化中,那些经历过历史时间验证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审美观念,是在每一代青年更迭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完成了传承的使命,指引青年在具有自我独立个性的审美观念中继承传统的审美观念。在“70后”“80后”的审美成长过程中,学校、家庭会给予青年正确的审美观念,及时约束偏离的审美观念,以电视、广播、杂志为主导的媒介宣传承担着传递正向审美价值观念的责任。然而,在过于宽松的网络社会语境中,主流媒体对青年群体审美观念的输入和引导式微,青年滋生出自己的审美文化,部分青年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出现角色转换。自由的审美平台让青年群体沉溺于自身创造的审美文化中,尽管传统经典文化中的审美观念也在同步传播,但由于其表现形式不够贴合青年群体的审美取向,故被淹没在网络社会丰富的审美客体中。因此,主流媒体应当借力互联网平台,根据青年群体对视觉形象美的追求和对信息的包容度,重新塑造经典的造型,通过形象美的愉悦性,用青年人熟悉的审美方式,完成审美观念传承与发扬。2022年备受瞩目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用符合现代青年审美的艺术表现,将传统经典《千里江山图》的创作历程呈现出来,以及《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表演的出圈,都进一步诠释了现代审美与传统经典文化的结合。

2.文化收编:多元审美的创新与规范

青年阶段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人在童年过渡到成年人之间最富有创造力的人生阶段,青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青年去探索真实的社会和世界。而在青年情感尚未成熟时期,好奇心和求知欲带来的情感波动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最大化的延展。

“70后”与“80后”的审美过程被主流媒体所影响,初期的互联网平台也不具备让青年群体自由地进行审美客体的创造。当代青年的创造空间要远大于“70后”和“80后”的青年时期,“90后”“00后”青年可以在网络社会自由展示自己的活力与创新,并在最后等待主流社会的纠正与收编。

在青年审美文化创新中,嘻哈文化可以看作是青年文化与传统审美文化结合的典型。嘻哈文化诞生于美国社会底层的黑人平民区,进入中国之后由于本身的反叛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使得嘻哈说唱音乐处于小众、边缘的地位。直到2017年《中国有嘻哈》这一现象级的综艺节目,将嘻哈文化呈现在大众面前,塑造出“中国嘻哈”的青年形象。之后的《中国新说唱》进一步调整了节目方向,内容更加积极向上,向社会传播正能量,既尊重了青年审美的自由发展,也及时引导其进入主流文化的审美范畴。

3.理性复归:正向审美的社会化表达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24]。在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青年群体在信息来源、内容筛选方面更加自由,青年审美不可避免地出现视觉化、娱乐化、表象化等表征。在这些看似戏谑、娱乐、恶搞的情绪化审美表达背后,当代青年群体也在用自己特有的审美方式捍卫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2016年发生的“帝吧出征”事件,2017年发生在香港中文大学的“”闹剧,都有一批“90后”“00后”青年网民出征Facebook平台,用表情包大战表达反对“”的立场[25],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歌曲《东方之珠》等元素加入其中,用“爱国主义言论”和表情符号“攻占”了相关组织的网页。这一系列表现形式看似娱乐和热闹,实际上是这一代青年群体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主权的坚守与维护[26]。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2023年第1期

欢迎关注@文以传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