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1)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2)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3)

南宋湖州诗人画家宋伯仁写过一首《秋花》诗:“凤儿花杂雁来红,更有鸡冠弄紫茸。可笑倚阑人醉后,只将青眼看芙蓉。”写了秋花三种:凤仙、鸡冠与芙蓉。而杨万里的《秋花》诗:“憔悴牵牛病雨些,凋零木槿怯风斜。道边篱落聊遮眼,白白红红匾豆花。”也写了秋花三种:牵牛、木槿和匾豆。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4)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5)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6)

秋天,是一个色缤纷、各种颜色与心情交汇的季节,也是花开繁盛的季节。江南很多花都花开夏秋两季,初秋时节依旧是盛花期。秋天依然会有几朵不甘寂莫的荷花,顽强地迎着秋风盛开着。紫薇花姿优美,花色艳丽,全株花期6至9月,故有“百日红”之称。木槿花花期亦在6至9月,花朵的颜色为红色,开花后花朵形状饱满美观。月季全年有两次盛花期,6月和10月,红的、紫的、白的、黄的、橙的,月季五缤纷,有规则或无规则地盛开着,让人感觉这仿佛是春天的时光。凤仙花期为7至10月,鸡冠花期为7至9月,都是花初开于盛夏,而盛于初秋,因此常常被古代诗人当做秋花的代表。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7)

秋季的花,让人觉得心中各种各样的情怀是怎样在窒息的美丽中慢慢荡漾开来的。最能代表和象征秋日的花,是桂花、菊花与芙蓉花。江南人的秋天是从中秋赏桂、尝桂才真正开始。只要闻见桂花的味道,江南的秋天就已经悄悄来了,清可绝尘,浓能远溢,丝丝香甜芬芳涌入鼻尖,气息总是令人沉醉。桂花以多为胜,正是那些隐藏在枝繁叶茂中若隐若现的小花,乳黄纯美的金桂、雪白粉嫩的银桂、橙红艳丽的丹桂,用它们独有的芳香成为这个季节的主角。仲秋的月,清爽的风,淡淡的桂花香,或许,这才是你最钟爱的江南。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8)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9)

李清照写诗赞美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在我国有着长达2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整个江南的秋天,都是桂花的味儿。从唐代以来,湖州城内城外,就出现了很多赏桂盛地。在科举时代,桂花象征文人的荣誉。而且乡试于九月放榜,因时值秋季,桂花盛开,所以也称桂花榜,因此在古代县学、府学,以及各类民间书院里都有种植桂花的习俗。归安县学旧址在今东风小学南园校区内,幸存的两株百年丹桂,每年金秋都飘香满园。“蟾宫折桂”是古代进士及第的雅称,“山寺月中寻桂子”是古代文人的雅事,植桂是湖州寺观的传统,金盖山古梅花观有多棵高大的银桂散布在观内的各个院落里,空气中始终浸润着桂花的馥郁芬芳。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10)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11)

桂花可以赏,还可以“喝”,可以制成香气芬芳的桂花茶,酿成回味良久的桂花酒。湖州桂花冬酿酒,其实只有3度,是一种充满桂花香味甜甜的糯米酒。秋天不吃桂花,真真是浪费了江南这秋天的风物。偏好甜食的江南人更是将桂花融入食物,为各种点心、小吃增添芳香。再清淡的食物,经过糖桂花的醍醐灌顶,都能走向大彻大悟的美味境界,所有平平无奇的小吃,都因为桂花而温暖起来了。一定是为了留住有桂香的秋天,江南人才发明了糖桂花。桂花糖藕、桂花年糕、桂花汤圆……有了糖桂花,食物便有了灵魂。桂花糯米藕就是这样的极品,吃起来有嚼头;糯米浸泡整夜,灌入孔眼,藕片切好后再淋一勺糖桂花,毫不浪费,还未动口,就已经被桂香味虏获了。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12)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13)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14)

每个季节都有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三候中有“菊始黄华”,农历九月又称菊月。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开得艳丽。重阳时节菊花盛开,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在气象学上,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菊花是源于中国的名花,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诗经》和《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它不仅有清纯淡雅的身姿和清隽高雅的芳香,更有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时节傲霜怒放的气节。有关赞扬秋菊的诗词佳句俯仰皆是,陶渊明爱菊成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当是最最让人惬意的了。

今天的菊花品种甚多,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达7000个品种以上。最初的菊大概只有黄色的。“鞠有黄华”、“零落黄花满地金”,“黄华”和菊花是同义词。后来就发展到什么颜色都有了。黄色的、白色的、紫的、红的、粉的、绿的,都有。其次,花瓣形状多样,有平瓣的、卷瓣的、管状瓣的。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15)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16)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17)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诗人们对野菊花更是倍加称誉。野菊随地发,西风一起,匍匐于山崖、田野、沟壑、路边的野菊们,像听到集结号一般,不约而同地焕发了精神,绽出一朵朵夺目的小花儿!生在哪长在哪,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菊花不仅供观赏,而且可食、可酿、可饮、可药用途广泛。每年十月底,菊花茂盛之时,产于桐乡和湖州的杭白菊,味道清醇甘美,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而野菊花味苦、辛,性凉,更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凉肝的功效。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江南的秋天,芙蓉树错落有致,或是几棵挤在一堆,或是一株独立,千朵万朵,挂满枝头,看似娇艳却不媚俗,个中自有一股清丽之质。秋天的芙蓉,花大色丽,为我国久经栽培的园林观赏植物,原名木芙蓉。木芙蓉一年四季,各有风姿和妙趣。中国自古以来多在庭园栽植,可孤植、丛植于墙边、路旁、厅前等处。特别宜于配植水滨,开花时波光花影,相映益妍,分外妖娆,所以《长物志》云:“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因此有“照水芙蓉”之称。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18)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19)

芙蓉花盛开于农历九至十一月,这时百花凋谢,它却傲霜绽放,因此它有一个别名叫拒霜花。“如馆如城几艳丛,拒霜不觉老西风”,“西风不是芳菲节,木落山空景凄切。赖有桂菊聊记时,殿后拒霜花始发”,“颇云此花最宜霜,待有霜时酒还设”,“半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唤作拒霜犹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诗人们反复咏叹都是芙蓉花。

木芙蓉的花早晨开放时为白色或浅红色,中午至下午开放时为深红色,一日三变,俗称“三变花”,人们把这种颜色变化叫“三醉芙蓉”、“弄色芙蓉”。这是因为芙蓉花光照强度不同,引起花瓣内花青素浓度变化所行成的。有些芙蓉花的花瓣一半为银白色,一半为粉红色或紫色,人们把这种芙蓉花叫做“鸳鸯芙蓉”。相传宋代有道名菜,以新鲜的木芙蓉花煮嫩豆腐,红白相映,如雪后红霞,美曰“雪霁羹”。有人还曾用芙蓉花染缯为帐,取名“芙蓉帐”,这说明芙蓉花还可以做染料,《长恨歌》也叹“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20)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21)

“东邻槛外芙蓉花,初开粲粲如朝霞”,芙蓉花美艳无比,在我国象征富贵吉祥,文人常以芙蓉为题材吟诗作画,民间常刺绣芙蓉图案作装饰,并以芙蓉作礼品馈赠。芙蓉与牡丹放在一起,寓意“荣华富贵”;芙蓉如与桂花组合,寓意“夫贵妻荣”;芙蓉花与一只鸳鸯鸟的图案,寓意一路荣华;红色芙蓉配文竹,寓意大吉大利。朋友的生日赠送缀有满天星的粉红芙蓉,寓意祝愿快乐幸福,友谊纯真。红色芙蓉花雍容华贵,用以祝贺新婚之喜。

霜花满袖(霜醉秋花锦)(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