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沛县(一只穿越千年的)

民间艺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他的现在是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的艺术体现近日《徐州日报》大篇幅报道了我县的民间艺术封侯虎

千年古县沛县(一只穿越千年的)(1)

全文如下

↓↓↓

古老的祈愿 封侯虎

受访地:沛县 受访者:张振华

1972年8月出生,沛县安国镇人,为“沛县封侯虎”第五代传人。8岁时,开始跟母亲杜素英学做“沛县封侯虎”,以单头虎及虎枕造型为主。作品《封侯虎2号》曾获得“中国民间文化珍贵艺术品”“外国使节最喜爱的民间文化品牌”大奖,并作为国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赠送外国使节,被誉为“大汉卡通—最美的中国卡通”,张振华也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称号。多个作品被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收藏人士收藏。

千年古县沛县(一只穿越千年的)(2)

在沛县乡间,孩子出生后,亲戚朋友有送布老虎、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的风俗。这种风俗由来已久,它渗透了乡民们对孩子美好的祝福,即希望生下的孩子长得健康壮实、虎头虎脑、虎虎生威。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封侯者达143人,其中沛籍23人,仅沛县安国镇就有三位,也有“五里三诸侯”一说。因此,沛县民间的布老虎得名封侯虎,民俗中送礼常送大红的封侯虎。

一只穿越千年的“虎”

这是西汉时期的沛县王陵府,月下的村庄,夜色撩人,宁静安详。

循着几声犬吠向村内眺望,一盏接着一盏的油灯次第燃起,点点微光映照一室斑驳,那是一位母亲手持针线在灯下缝制的身影。

大大的脑袋、圆溜溜的眼睛、咧开的嘴巴,一只带着美好祝愿的布老虎完成了。健康成长、读书上进、衣食丰足、快乐永安……针头透过布片的每个瞬间,母亲都会在心里祈祷一遍。

这是要送给孩子的礼物,昏黄的油灯下,母亲一遍遍抚摸,一次次凝视,嘴角上扬的微笑似是透过布片穿越时光,看到孩子未来成长的每个瞬间。

村子的夜晚是冷的,但灯下缝制的身影却透着世间最温馨的暖意。透过那昏黄的细碎光影,孩子笑闹的声音似穿越千年,流传至今。

还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1980年除夕夜,低矮的瓦房内,8岁的张振华缩在暖和的被窝里,认真端详着奶奶和妈妈手中的针线,缝制、塞棉、做造型……谈笑间,一只憨态可掬的布老虎呈现在他的眼前。

小屋里萦绕着温馨氛围,蜡梅的香气沁人心脾,橘黄色的灯光、五彩斑斓的丝线、活灵活现的布老虎……这些都成为张振华难忘的童年记忆。

在那个物质不丰的岁月里,一只小小的封侯虎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白天是玩具,晚上是伙伴,这对我来说是最具知性与灵性的美好的礼物。”回忆儿时,张振华满是怀念。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2023年的初春,张振华坐在孩子们中间,一手持针,一手捏布,讲解着封侯虎的制作方法。

“把这两片裁剪好的布片标齐,然后从直边处缝补,注意从两边抽线,然后再继续缝。”多年教育一线的从业经历让张振华在教授孩子们制作封侯虎时从容有余。

蹙眉、探身,年过半百的张振华挥舞起手中的针线依然稳健精准。他举起手中刚缝好的布片做最后的检查,大红色的薄纱在灯光的照射下折射出细碎光影,那一闪一闪的光亮,似与千年之前昏黄的油灯倒影重叠。从那里,张振华看到了更多关于封侯虎过往的故事。

刘邦有子亦属虎

公元前202年,刘邦开创了大汉基业。

从沛县走出,定都长安,汉高祖刘邦君临天下,长袍一挥,封侯者达143人,其中沛籍的就有23人。封侯虎的寓意也由此而来。

所谓“五里三诸侯”,即刘邦登基所封的这23个沛籍诸侯中,仅沛县安国镇就有三位,分别是颍阴侯灌婴、安国侯王陵、绛侯周勃。他们的居住地相距不足五里路。

“虎,百兽之王、山中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里,虎为生命的保护神。”对于封侯虎的渊源,张振华再熟悉不过,“在众多布老虎中,我们沛县地区的封侯虎,绝对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布老虎家族中的一朵奇葩。”

史载伏羲的后代部族有以白虎为图腾崇拜的传统。西周的王后和嫔妃怀孕后,为了期盼生个健壮而勇敢的男孩,会在孕妇的住室内挂虎鼻壁挂,用虎作祈愿。

在沛县乡间,孩子出生后,亲戚朋友有送布老虎、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的风俗。这种风俗由来已久,它渗透了乡民们对孩子美好的祝福,即希望生下的孩子长得健康壮实、虎头虎脑、虎虎生威。

沛城民风淳朴,对沛籍诸侯十分敬重。因沛人喜送寓意吉祥的布老虎,“封侯拜相”又是那个时代对于子女成长美好的期待,于是寓意祝福的“虎”就渐渐变为“封侯虎”。人们在年节及给产妇送贺礼时,往往会送上大红的封侯虎,寓意吉祥幸福。

“汉汤沐邑”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和发迹之地,千百年来,沛县关于刘邦的传说代代相传。刘邦还乡的传说中有一段关于封侯虎的插曲,也由此让沛县的布老虎成为皇家的吉祥物。

据传说,安国侯王陵的邻居中,有一位巧手妇女,在高祖还乡即将离开时,亲手缝制了封侯虎、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送给高祖刘邦。因太子刘盈是属虎的,代表沛人送此礼物祝福太子健康,高祖大悦,赐予巧手妇人许多田产,并把这种手艺和民俗带到了长安。

秦人尚黑,汉代尚赤。红色代表勇猛、热血,所以传统的封侯虎多以浓烈的大红色为主色调,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辅以各色的纹饰,别具一番乡情韵味。

属于孩子的礼物

儿时的那只布老虎,渐渐成为陪伴张振华成长最亲密的伙伴。也是这只布老虎,打开了他艺术思维的大门。

八九岁的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每逢课间,孩子们都会出去嬉戏玩耍,只有张振华静静地坐在教室一角,描画着心中最美的封侯虎。

从小热爱画画与缝制的他在1988年以徐州市文化课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了徐州师范学校美术教育专业,而后又在1991年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美术教师。

如何让农村美术教学课堂更具实践性,让孩子们从绘画中感受文化之美?带着这些疑问,张振华闷头钻研。终于在1993年,张振华感觉机会来了。

那是江苏省首届青年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比赛现场。才艺展示环节,张振华现场穿针引线,缝制布老虎的手艺得到了不少赞叹。

比赛的收获让张振华萌生了将封侯虎带进学生课堂的想法。“封侯虎本就是属于孩子们的礼物,现在用另一种方式再带给孩子们有何不可?”30多年来,张振华潜心研究,如今,“沛县封侯虎”手艺课程已经成为一门系统可操的实践课程。“学虎、画虎、做虎、悟虎,从封侯虎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美术知识,还对沛县传统文化和手工艺术加深了了解。”

因祈愿孩子美好成长而生,如今又在孩子们的手中得以继续传承,封侯虎的故事就是这样,在一轮又一轮的传承中不断被赋予更新的含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