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讲六波罗蜜(何等是二种波罗蜜)

《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造

卷第五十三

释无生三观品第二十六(经作无生品)

问曰:净色乃至净一切种智,即是净菩萨道,何以故更问?

  答曰:菩萨能令色毕竟空,是名清净,是事深妙,不可顿得。是故舍利弗问:新学菩萨云何修是初方便道?须菩提答:若菩萨能行二种波罗蜜,六波罗蜜是初开菩萨道;能用无所得空,行三十七品,是开佛道。净者名为开,如去道中荆棘,名为开道。何等是二种波罗蜜?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世间者,须菩提自说义,所谓须食与食等。是义,如初品中说。若施时有所依止,譬如老病人依恃他力,能行能立。施者离实智慧,心力薄少故依止。依止者,己身、财物、受者,是法中取相心著,生憍慢等诸烦恼,是名世间,不动不出。动者,柔顺忍;出者,无生法忍。声闻法中,动者学人,出者无学。余者五波罗蜜亦如是。是名初开菩萨道。

  问曰:菩萨道,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何以更问?

  答曰:菩萨时有道,佛已到不须道,是道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菩提道。菩萨行是道故,名菩萨道。此中佛说:远道,所谓六波罗蜜菩萨道也;近道,所谓三十七品菩提道也。六波罗蜜中布施、持戒等杂,故远;三十七品但有禅定、智慧,故近。六波罗蜜有世间、出世间杂,故远;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等乃至大慈大悲,毕竟清净,故近。

  复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者,从初发意乃至金刚三昧,其中为菩提菩萨行,皆是菩提道。

佛家讲六波罗蜜(何等是二种波罗蜜)(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