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研究热点(妇科肿瘤学名词正式公布)

妇科肿瘤学名词经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审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于2022年9月正式出版公布。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

2019年10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共同组建了妇科肿瘤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同时成立了妇科肿瘤学名词编写委员会,开始妇科肿瘤学名词的词条遴选并加注定义或注释。在妇科肿瘤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及编写委员会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经多次审定讨论修改,于2021年10月28日形成了妇科肿瘤学名词征求意见稿,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审核批准予以征求意见3个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网站及有关媒体公示征求社会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妇科肿瘤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再次修改和完善,于2022年9月上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正式公布。

妇科肿瘤研究热点(妇科肿瘤学名词正式公布)(1)

妇科肿瘤学名词(ISBN 978-7-03-073064-0)

该规范名词内容包括:总论、妇科肿瘤学基础、妇科肿瘤流行病学、妇科肿瘤预防学、妇科肿瘤诊断学、妇科肿瘤病理学、妇科肿瘤疾病、妇科肿瘤治疗学、妇科肿瘤生殖学和妇科肿瘤临床试验10个部分,共1883条,每条均有定义或注释。名词条目可通过“术语在线”网站(www.termonline.cn)及“术语在线”微信小程序免费查询。

妇科肿瘤研究热点(妇科肿瘤学名词正式公布)(2)

妇科肿瘤研究热点(妇科肿瘤学名词正式公布)(3)

妇科肿瘤研究热点(妇科肿瘤学名词正式公布)(4)

部分妇科肿瘤学名词预览

1. 妇科肿瘤

gynecologic tumor, gynecologic neoplasm

定义: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肿瘤。分良性和恶性。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外阴肿瘤、阴道肿瘤、宫颈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等。以子宫、卵巢肿瘤多见,外阴、输卵管肿瘤少见。

2. 坐骨棘

ischial spine

定义:坐骨体后缘下部的三角形突起。位于真骨盆的中部,双侧坐骨棘间径是中骨盆的横径。是尾骨肌、肛提肌、上孖肌及骶棘韧带的附着部。

3. 坐骨海绵体肌

ischiocavernosus muscle

定义:始于坐骨结节内侧,沿坐骨升支及耻骨降支前行,向上止于阴蒂海绵体(阴蒂脚处)的成对肌组织。

4. 肛门外括约肌

external anal sphincter

定义:围绕肛门的环形肌束。前端汇合于会阴中心腱,有缩肛作用,可随意控制。按其所在部位的深浅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

5. 闭锁卵泡

atretic follicle

定义:在卵泡发育的各个阶段停止生长并退化的卵泡的总称。

6. 颗粒细胞

granulose cell

定义:分布于卵泡腔周边的体积较小、排列密集、呈颗粒状的细胞。构成卵泡壁,随卵泡发育逐渐成熟,细胞表面有女性相关激素受体,并可合成类固醇激素。

7.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

molecular phenotyping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定义:根据分子特征,将子宫内膜癌组织进行分类的方法。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运用整合基因组学将子宫内膜癌分为4种亚型,即聚合酶ε基因超突变组、微卫星不稳定高突变组、低拷贝数变异体组和高拷贝数变异体组。

8. 雌激素效应

estrogen effect

定义:雌激素作用于细胞、组织、器官所产生的促进细胞增殖、刺激骨组织和乳腺导管生长及降低血管通透性等效应。与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密切相关,根据雌激素受体细胞定位的不同,分为基因组效应和非基因组效应。

9. 卵巢癌二元论模型

dualistic model of ovarian carcinoma

定义:根据形态学、分子遗传学和临床特征将上皮性卵巢癌分为Ⅰ、Ⅱ两种不同亚型的发病模式。2004年由施益民(Ie-Ming Shih)和库尔曼(R. J. Kurman)教授提出。

10. 人乳头瘤病毒免疫逃逸

human papilloma virus immune evasion, HPV immune evasion

定义:人乳头瘤病毒(HPV)逃避机体免疫识别和攻击的现象。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