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清朝圈地(详解清初圈地运动)

最近央视热播的《于成龙》,感觉这部历史剧还是比较有看点的,此剧中开篇便以圈地作为故事的索引,为此,小编也就清初圈地运动,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什么叫清朝圈地(详解清初圈地运动)(1)

清朝统治者在入主中原之初,实行了一系列的厉民暴政,这其中就包括了圈地。清初的圈地运动起始于顺治元年(1644年),彻底废除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这段时间里,圈地运动一直陆陆续续在进行,但真正大规模的圈地只有三次。

第一次圈地发生在顺治二年(1645年),第二次发生在顺治四年(1647年),第三次发生在康熙五年(1666年),这三次累积圈占京畿一带耕地二十万顷左右。

圈地令于顺治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下颁布,令清查无主荒地。将这些土地分配给从龙入关的满洲贵族、八旗兵丁。虽名为无主荒地,实际是“不论有主无主”一律圈占。原定只圈占近京三百里以内的土地,到了顺治二年十一月已扩展到五百里之内的河间、滦州、遵化一带,此次圈地约12万顷。

顺治四年(1647年)初,为了安排陆续入关的八旗将士以及对第一次圈地中的贫瘠之地予以调换,清廷决定再次圈占京畿一带耕地,不论有主无主,悉行圈占。

其中包括顺义、怀柔、密云、平谷、雄县、大城、新城、容城、任丘、昌平、良乡、房山、易州、安肃、满城、完县、通州、三河、蓟州、遵化、沧州、涿州、保定、乐亭等州县。此次圈占土地约5万顷左右。

清廷把圈占的土地拨给内务府建立皇庄(属于皇帝)、王庄(属于亲王贝勒),副都统以上各给园地八十亩、大田地六十亩,一般兵丁拨田三十亩。

顺治二年、四年的圈地酿成京畿一带数十万汉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出无可耕之田,入无可栖之室”,五百里之内钱粮无人办纳,粟草料豆无人搬运。为此,清廷被迫于顺治四年三月二十九日下达“自今以后,民间房屋不得复行圈拨”的命令。此后的二十年间再未出现大规模圈占土地、房屋,但零星圈占房地却时有发生。

什么叫清朝圈地(详解清初圈地运动)(2)

康熙初年由于人口的增加,满洲贵族内又在酝酿大规模的圈地之举。康熙三年(1664年),辅政大臣鳌拜以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蓝等旗地亩不堪,令户部在“顺天、保定、河间、永平等府州县圈出地亩十三万二百五十垧分给各旗,每壮丁一名给地五垧(一垧等于五亩)。”

康熙五年(1666年)鳌拜因第二次圈地时镶黄旗与正白旗错位,以换圈为名,进行大规模的圈地,此即清初第三次圈地。主持此次圈地的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保定巡抚王登联均因反对圈地而被处死。

在实行圈地运动的同时,清廷还实行了“投充”。顺治二年三月二十五日,清廷下达投充令,允许被俘汉民的亲属及“无衣无食”、“不能资生”的贫民投到旗下为奴,且明确规定投充旗下之人,有逃走者定例治罪。

畿辅一带的汉民或畏于圈地,或畏于屠城,“不论贫富相率投充”,仅几年时间投充所得地已逾三万顷。而土地一经投充旗下,一应地丁钱粮俱免,直接影响到赋役的征收。

什么叫清朝圈地(详解清初圈地运动)(3)

另外,关于圈地运动还值得注意,当时不仅仅是在京八旗有圈地,驻扎在外的八旗也有圈地行为,驻防在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宁夏等地的八旗也进行过圈地,但规模较小。

电视剧《于成龙》中出现的山西永宁州圈地现象发生在顺治末年,按推断说那个时期圈地运动规模很小,不至于荼毒到山西永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