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在战国叫什么(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

陕北延安是近代重要的革命圣地,新中国的摇篮,1982年被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虽然在历史名城分类中,延安被归为近代史迹型,但其建城历史相当悠久,自先秦两汉到宋元明清,数千年的文物重重叠叠,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符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延安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陕西延安在战国叫什么(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1)

清代延安府肤施县。

延安建城起始,消失的高奴县

从地理上来说,陕北因位于陕西北部而得名,最初没有这个建制。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抵达延安后,将原本的中央苏区划分为陕北省和陕甘省,抗战爆发后合并为陕甘宁特区。战争时期说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包括今日的陕北、甘肃庆阳和宁夏东部,现在陕北地区则专指延安和榆林两个地级市。这个区域的地貌以黄土高原为主,自古就是我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汇的前沿阵地,久而久之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兼有北方草原文化的独特个性。

陕西延安在战国叫什么(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2)

清凉山上俯瞰延安城区。

贺敬之在《回延安》中写到:“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简单几句就勾勒出延安昔日的生活场景。其中的米酒以陕北当地的大黄米为原料,也叫黍子,是最早的五谷之一,西周时期陕西地区就开始大量以黍子酿酒了。油馍也叫油圐圙,过去延安方言管圆圈的东西叫圐圙,来自于蒙古语中的营地一词的音译,现在外蒙乌兰巴托的前身就叫大库伦。不过汉字这个写法很有意思,两个口中包含了四方和八面,有了一种安全感,这是两种文化在汉字上的直观体现。窑洞是陕北地区的代表性民居,脑畔上的脚步声则说明这个窑洞是靠崖式的,一家窑洞的顶上往往连着另一户的平台,是一个半开放式住宅。

陕西延安在战国叫什么(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3)

杨家岭靠崖式窑洞。

先秦时期,陕北一直是畜牧区,活动于这里的有一支白狄(翟)部族,以游牧兼狩猎为主,传说他们经常穿着白色的衣服。《史记·晋世家》记载,“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当年晋文公在继位之前,曾长期流亡在陕北一带。三家分晋后,这里最初属于魏国上郡,后来割让给秦国。战国后期,延安一带农耕业得到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区,有了常驻居民。秦昭王时期,在延安城东设立了高奴县,城址位于尹家沟一带。高奴县是延安建制之始,距今已经超过两千二百年,筑城代表了农耕文明的向北推进。

陕西延安在战国叫什么(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4)

清前期延安府辖区。

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实力强大,高奴县一直稳步发展,经济繁荣。汉武帝时曾大量移民和屯戍,使陕北等地农业经济空前发展,被誉为“新秦中”。当时这一带自然环境似乎比现在优越,延安的母亲河延河古称区水,南北朝时叫清水河,泥沙含量并不大。汉代虞诩《请奏复三郡疏》中也有“水草丰美,上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描述。到了东汉末年,中原大乱,自顾不暇,中平六年(189年),高奴城被匈奴攻陷,高奴县废,从此延安一带落入北朝政权手中。

陕西延安在战国叫什么(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5)

牡丹山下木兰坟。

始建于唐代宝塔山,全国最著名的宝塔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延安一带的行政区划比较混乱。公元407年,朔方人赫连勃勃建立了大夏国,这个政权仅短暂存在了二十多年,其间他在延安城东的周家湾村附近修建了一座城池用于屯兵,俗称赫连城。此后北魏时期在此城立广武县,隶属于东夏州,西魏时改东夏州为延州,取群山延绵不绝之意,改广武县为丰林县,宝塔山最初的名字就叫丰林山。

陕西延安在战国叫什么(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6)

丰林县故城遗址。

著名的《木兰诗》最初是一首北朝叙事诗,后来延安民间将木兰附会为北魏太武帝时期的一位女子,参与了征伐柔然之战,后人还在延安牡丹山下修建了一座木兰坟。且不管木兰其人是否存在,诗中的情节确能反映出南北朝时期延州一带战乱不断的社会现实。隋朝统一天下后,改延州为延安郡,取“边陲久安”的意思,从此延安这个名字登上了历史舞台。大业二年(606年),分丰林、金明二县置肤施县,后在清凉山上修建了肤施县城,作为延安郡治,从此州、县合一,肤施作为附郭县延续到民国初年。肤施县本是秦汉旧县,得名于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王子肤施,当年赵国联军灭了中山国,曾将他迁到今绥德县境内,秦汉以后改为肤施县,汉末废弃。

陕西延安在战国叫什么(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7)

清凉山上的石窟,最早开凿于隋代,宋代形成规模。

唐代初年,延安郡改为延州,设总管府,下辖肤施,延长,临真,金明,丰林,延川,敷政,延昌,延水,门山十县。唐代前期,武力强大,社会稳定,延州境内太平无战事,经济文化繁荣,佛教逐步兴起。现在延安的地标建筑宝塔山岭山寺塔,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年),已经是一座千年古迹了。抗战时期,日本军机多次轰炸延安,这座宝塔成为空袭的航标,当时边区地方政府曾计划炸掉宝塔,被中央下令禁止了,古塔遂得以保全。

陕西延安在战国叫什么(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8)

宝塔山下延安老城。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时期,后梁延州刺史高万兴驻守延安时,曾大规模修建城防。他加固重修了汉代的高奴城,在嘉岭山上修筑了南卫城,又在云梯山上修建了北卫城,此时狭小的延河谷地已经有了四座城池。

陕西延安在战国叫什么(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9)

南关城城墙遗迹。

宋代的延安府,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

北宋建国后,延州地处北宋与西夏的边境,一跃成为热点城市。延安在历史上曾有两个时期汇集了全国精英人才,一次是近代革命根据地那些年,另一次就是北宋中期。公元1038年,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称帝建国,与北宋关系彻底闹僵。北宋宝元二年(1040年)7月,元昊派大军包围了延州,宋朝派出的援军也被击溃,后来由于宋将许德怀偷袭元昊得手,西夏军队才被迫撤离,延州得以保全。这次战争让宋夏双方都意识到了延州的重要性,西夏只要攻克延州,就可长驱直入占据关中;北宋只要守住延州,就可以向西北推进,数百里之外就是西夏国都兴庆府。

陕西延安在战国叫什么(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10)

北宋时期的延州形势图。

此时朝廷任命一代名臣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兼知延州,负责西北军事。范仲淹到任后迅速修筑工事,整军备战,延州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之后的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双方各有胜负,西夏军队在原州(今宁夏固原)遭遇惨败,直捣关中的美梦就此破灭。此时北宋虽屡战屡败,但在战略上坚壁清野,严防死守,基本稳定住了局面;而西夏国内经济崩溃,财用不给,还顺手得罪了辽国。庆历四年(1044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主要包括:西夏向宋称臣并取消帝号,称夏国主;西夏所占领的宋朝领土全部归还,双方可在自己疆土上自建城堡;宋每年赐予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另有其他岁时赏赐,合计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茶三万斤,史称“庆历和议”,宋朝再次破财消灾。之后几十年间,双方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进行贸易,边关重归安定。

陕西延安在战国叫什么(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11)

北宋延安五城格局。

庆历五年(1045年),北宋在延河西岸修筑城池,建成后将延州州治和肤施县治所都搬入新城,这就是延安府城,现在延安市区的所在地,旧城改做东关城。府城位于延河与南川河汇合处,东、南、北三条大川交叉的古驿要道上。城墙“周九里,高三丈,池深二丈。门三,东曰东胜、南曰顺阳、北曰安定,上建重楼,又有小东门曰津阳。西面依山,上建镇西楼。”城西依凤凰山绵延上下,东临延河水顺岸伸展,气势磅礴。山上城段,斩土为壑,陡峭险阻,城内平地呈船形,城墙全部为巨块面石垒砌而成,内部填土夯实,城墙截面呈梯形。自此延安形成了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三山为清凉山、凤凰山、嘉岭山(宝塔山),二水是延河与南川河(小南河),五城为延安府城、东关城、南关城、北关城、高奴城。

陕西延安在战国叫什么(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12)

始建于北宋的顺阳门,清代改为安澜门,现已重建。

我们从今天的地图上看,延安是一座三叉河谷型的城市,并没有正南正北的道路,但古人画地图时,都是将延河西北面的来水方向定为正北,将清凉山一侧称为东面,后来也就约定俗成了,现存的明清延安地图上都是这样布局的。

陕西延安在战国叫什么(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13)

明代嘉靖二十年延安府城图。

下一篇:

陕西延安(2)·延长石油源远流长,明清时期的府城与肤施县十景

陕西延安(3)从凤凰山、杨家岭到枣园,宝塔山下革命圣地的诞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